A. 体现社区工作的理性特征
B. 激发居民的潜能
C. 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
D. 彰显社区工作的结构导向特性
E. 促进居民的成长
搜题
第1题
A. 体现社区工作的理性特征
B. 激发居民的潜能
C. 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
D. 彰显社区工作的结构导向特性
E. 促进居民的成长
第2题
A.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计划的评估
B. 社区居民是社区计划的“消费者”
C. 社区工作者扮演专家或专业工作者的角色
D.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问题的诊断
第3题
A.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需要时间和经费的保证
B.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需要具备参与知识和技巧
C.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 居民愿意参加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区活动
第4题
A. “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属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态度中的无用感
B. 家人或朋友的赞成和支持会推动居民有较高的意愿和动机参与社会事务
C. 即使社区居民肯定参与的价值,但仍要看其是否愿意或有动机参与其中,并身体力行
D. 如果社区居民没有参与会议的经验,又缺乏有关的组织技巧,就会阻碍其参与社区事务
第5题
A. 查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会议记录
B. 非参与式观察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
C. 对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
D.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
E. 在社区网上论坛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
第6题
A. 现代社会居民不愿意参与社区事务
B. 社区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经济水平不发达
C. 社区居民自身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D. 社区不同人群的利益可以调和
第7题
A. 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既是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也是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重要工作原则
B. 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关注个别目标的完成与否
C. 尊重社区自决意味着社区工作者应不引导居民作出决策
D. 社区参与可以激发个人成长,实现社区工作以人为发展中心的目标
E. 社区居民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和参与活动都应该是民主和理性的
第8题
A. 筛选合格的居民参加组织活动
B. 鼓励热心居民积极参与
C. 邀请有意向的居民参加活动
D. 明确组织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E. 解决居民的问题及需要
第9题
A. 提升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
B. 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
C. 安置无家可归者
D. 发掘和培育社区居民领袖参与社区事务
E. 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
第10题
A. 参加动员工作的人力
B. 动员对象的职业与财力
C. 动员居民参与的事务是否已经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
D. 动员对象的参与动机
E. 动员对象的覆盖范围
第11题
A. 参加动员工作的人力
B. 动员对象的职业与财力
C. 动员居民参与的事务是否已经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
D. 动员对象的覆盖范围
E. 动员对象的参与动机
第12题
A. 何倩因盗窃罪被判入狱1年,于2015年1月出狱,出狱后的何倩改过自新,但因他曾犯过罪,没有资格参与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B. 王蒙是在校学生,2016年6月份年满18周岁,他可以参与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C. 李佳是外地户口,在H社区居住了1年,不能参加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D. 居民委员会李主任,已经连续3届当选为居民委员会主任,她还可以参与本次竞选
第13题
A. 有助于提高居民能力,推进社区民主
B. 有利于解决社区中的资源分配问题
C. 降低社区参与成本,提高社区参与效益
D. 善于解决利益群体的冲突问题
第14题
A. 聆听居民的意见,体谅他们担心添麻烦的顾虑
B. 不与对方争辩,尊重他们不愿参与活动的决定
C. 据理力争,强调进行垃圾分类是履行公民义务
D. 举例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动员居民积极参加
E. 通知对方的工作单位,让其领导说服居民参与
第15题
A.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B.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C.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D.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16题
A. 以人为本,积极回应双方居民的诉求,劝说养狗居民暂时把狗送走
B. 注重和谐,对双方居民进行说服教育,劝说不养狗的居民接受养狗行为
C. 增强权能,鼓励不养狗的居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制社区内居民养狗的行为
D. 注重参与,召集双方居民代表开展座谈,共同商议兼顾双方利益的解决办法
第17题
A. 访问社区居民中的热心活跃分子
B. 主动登门拜访社区居委会主任
C. 积极参与筹备社区消夏晚会
D. 访问社区内的社会服务机构
E. 联系街道办事处相关主管领导
第18题
A. 居民在收集资料和分析社区问题时起主导作用——社工或专家
B. 社会工作者在决定方案时起主导作用
C. 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推动社区改变
D.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需求的分析与界定
E. 社会工作者无需考虑居民的意见和看法
第19题
A. 了解居民对社区问题的真切感受
B. 入户调查,掌握人户分离的情况
C. 评估居民对公共设施的利用情况
D. 参与社区活动,观察居民骨干的影响力
E. 出席社区工作会议,并提供专业性意见
第20题
A. 机构的财力和场地资源
B. 居民对参与途径的偏好
C. 居民对问题的关注程度
D. 社会工作者擅长的宣传手段
第21题
A. 促进社区居民的成长和进步
B. 善用社区资源
C.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D.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培养民主精神
第22题
A. 促进社区居民的成长和进步
B. 推动居民参与,培养民主精神
C. 提高社会意识,尊重社区自决
D. 善用社区资源,培养关怀美德
第23题
A.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B.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C.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D.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26题
A. 提高居民社会意识
B. 推动居民参与
C.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D. 培养人文关怀
第27题
A.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B.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C.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D.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E. 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第28题
A. 旁听社区议事协商会议
B. 参与筹备社区广场舞比赛
C. 邀请新闻媒体报道社区居委会换届
D. 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
E. 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上门探访居民
第29题
A. 强调社区责任
B. 非正式照顾是重要因素
C. 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
D. 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E. 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第30题
A. 直接喊话
B. 召开居民大会
C. 请社区居委会发通知
D. 请学校帮忙通知家长
E. 每个楼门口贴通知
第31题
A. 会议主持技巧
B. 演讲技巧
C. 信息收集技巧
D. 沟通与游说技巧
第32题
A. 以人为中心,促进社区居民的成长和进步
B. 急人之所急,大力发展社区的医疗卫生设施
C.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培养民主精神
D.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尊重社区自决
E.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33题
A. 善用社区资源
B. 尊重社区自决
C. 培养民主精神
D.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第34题
A.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B.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C.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D.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E. 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
第35题
A.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B.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C.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D.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E. 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
第36题
A.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B.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C. 培养合格的志愿者
D.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E.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37题
A. 访谈居民了解加装电梯工作的主要难点
B. 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讨论工作的细节
C. 发放关于加装电梯调查问卷并回收统计
D. 提出工作方案并征求街道和居委会意见
第38题
A. 二者都关注多数居民的问题
B. 二者都动员居民参与
C. 二者都重视任务目标
D. 二者都可以帮助政府节约福利开支
第39题
A. 参加动员工作人员是否持有社会工作师证书
B. 参加动员工作的人员数量是否足够逐户拜访
C. 本地区新闻媒体是否关注社区环境卫生事宜
D. 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事务的参与意愿与动机
E. 需要动员的对象在本社区的覆盖范围有多大
第40题
A. 主动邀请居民参与活动
B. 积极回应居民的需求
C. 与居民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D. 通过面试挑选志愿者
E. 评估志愿家庭的工作绩效
第42题
A. 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B. 强调社区居民参与
C. 完全让社区居民自己选择和决定社区的改变方式和行动方案
D. 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
第43题
A. 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B. 团结邻里
C. 社区教育
D. 社区参与
第44题
A. 团结邻里
B. 社区教育
C. 社区参与
D. 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
第46题
A. 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B. 团结邻里
C. 社区教育
D. 社区参与
第47题
A. 向对方承诺参加活动可以得到辛苦费
B. 委婉指出对方不忙的事实
C. 向对方说明参加邻里恳谈会所需时间不多
D. 在下次举办活动之前仍然邀请对方参加
E. 分辨对方是否是找借口推辞
第48题
A.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应该承接政府安排的工作
B. 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应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工作,维护居民的权益
C. 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协助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
D. 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组织居民参加
第49题
A. 让居民通过充分的讨论来分析交通不便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B. 联系公交公司和有关政府部门重新规划本地区的公交线路
C. 代表居民向公交公司和有关政府部门反映问题
D. 告知居民该问题难以得到迅速解决并提出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第50题
A. 肯定社区居民的能力,增强其信心
B. 告诉社区居民自己与他们不再有关系
C. 向居民承诺随叫随到,减轻居民的忧虑
D. 悄悄离开,避免社区居民伤心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