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开展评估
B. 建立关系
C. 聚焦问题
D. 稳定情绪
搜题
第1题
A. 开展评估
B. 建立关系
C. 聚焦问题
D. 稳定情绪
第2题
A. 与李奶奶进行良好的沟通
B. 对李奶奶的问题进行预估
C. 与李奶奶讨论介入策略
D. 确定李奶奶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3题
A. 耐心地了解和关心小成的处境,共同面对小成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B. 由常见事例谈起发展到特殊问题,用适当的提问来确定小成最关注的事件
C. 对小成的处境给予回应,感同身受地表示对小成处境的的了解
D. 总结督导会谈中计论过的事项,鼓励小成将讨论中的收获作为工作指引
第4题
A. 了解
B. 引导
C. 鼓励
D. 摘述
第5题
A. 按照计划结束小组,将小王的问题搁置不予理睬
B. 更改计划加开小组,将小王的问题及时妥当处理
C. 更改计划延长小组,将小王的问题将由组员讨论
D. 按照计划结束小组,将小王的问题通过跟进解决
第6题
A. 联结
B. 总结
C. 摘述
D. 聚焦
第7题
A. 深究问答型
B. 重新定向型
C. 反馈阐述型
D. 封闭型
第8题
A. 心理治疗
B. 转介服务
C. 行为治疗
D. 外展服务
第9题
A. 深究回答型的提问
B. 重新定向型的提问
C. 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
D. 澄清要点型的提问
第10题
A. 小欢,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是否觉得你这样说话会伤害小莫呢?
B. 小莫,对不起,小组是大家的,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不适合,你的分享时间有些长了。
C. 谢谢小莫与我们分享!对小欢的意见我们待会再讨论,下面,我们先听其他的组员的分享,好吗?
D. 是的,这确实是这一段我们小组要注意的问题。不过小欢已经提出来了,小莫好像也已经意识到了,那我们继续往下进行吧。
第11题
A. 封闭式的提问
B. 开放式的提问
C. 深究回答型的提问
D. 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
第12题
A. 按原计划结束小组,将小玉的问题搁置不予处理
B. 更改计划加开小组,将小玉的问题及时妥当处理
C. 更改计划延长小组,将小玉的问题交由组员讨论
D. 按原计划结束小组,将小玉的问题通过跟进解决
第13题
A. 小组讨论的唯一形式是座谈会
B. 小组讨论的主题要明确
C. 事先准备好讨论草案
D. 挑选合适的参与者
E. 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
第14题
A. 与小李讨论公文写作的规律
B. 为小李示范婉拒领导的方法
C. 协助小李宣泄负面情绪并反思自我
D. 将小李的工作职责反馈给街道领导
第15题
A. 中立
B. 鼓励
C. 引导
D. 澄清
第16题
A. 小张决定使用人本心理治疗法来对小强进行分析治疗
B. 小张经过分析认为应该让小强重新认识自我,让他看到一个有优点的自我
C. 小张要让小强相信恋爱的前提是要先爱自己,接纳自己
D. 小张向小强指出他所喜欢的女生也是有不足之处的.并不需要自己这样喜欢
E. 小张帮助小强培养生活受挫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第17题
A. 熟悉团体成员的性格,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
B. 应该引导成员在同一主题上长时间的深入讨论
C. 首先对“社会感情型”成员的观点进行回应与引导
D. 事先早有准备,尽可能以固定和结构化的方式展开讨论主题
E. 促使团体成员自动自发、自由自在地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
第18题
A. 保持中立的态度,继续倾听其他组员表达对小李离开的不满情绪
B. 阻止组员讨论小李离开的事,指出背后议论其他组员是不恰当的
C. 让组员甲总结刚才大家对小李的看法,共同分析小李离开的原因
D. 疏导组员因小李离开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引导组员回归小组议题
第19题
A. 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作用,将小组话题转向下一议题
B. 分析上网问题讲的利于弊,澄清争论背后的价值差异
C. 重新调整小组规范,要求组员讨论时不得打断他人发言
D. 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参与原则,要求家长尊重孩子意见
第20题
A. 被督导者有机会相互分享和学习
B. 被督导者不易隐藏自己的问题
C. 可逐一检查被督导者的工作记录
D. 充分讨论服务个案的细节问题
第22题
A. 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的
B. 孩子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的不良沟通方式导致的
C. 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
D. 孩子的问题是由小李夫妇俩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的
第23题
A. 在学校发动募捐,帮小张渡过难关
B. 向学校领导汇报,希望减免小张学费
C. 将情况告诉小张的同学,争取他们的理解
D. 与小张商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24题
A. 组员老张性格内向,不愿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观点
B. 组员完成了对垃圾分类志愿者职责分工的小组讨论
C. 组员老赵在志愿者排版问题上侃侃而谈,发言超过规定时间
D. 老郑和老魏对垃圾房开放时间意见不同,竞相争取小冯支持
E. 在讨论垃圾的区分方法时,组员老孙谈论问朋友哪种垃圾袋更好用
第25题
A. 相互熟悉和相互契合
B. 相互信任和分享感受
C. 解释疑惑和归纳总结
D. 经验分享和同感
第26题
A. 小张和小李按当地风俗举办婚礼后即确立夫妻关系
B. 小张和小李应必须到小张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C. 小张和小李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D. 小张确因有事可书面委托小李到婚姻登记机关代为办理结婚登记
E. 小张和小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第27题
A. 小李承认婆媳存在沟通不良的事实
B. 小李认为婆媳沟通不良是个问题
C. 小李愿意改善婆媳关系
D. 小李反思自己的早期生活经验
E. 小李觉得有能力处理婆媳关系问题
第28题
A. 小李承认婆媳存在沟通不良的事实
B. 小李认为婆媳沟通不良是个问题
C. 小李愿意改善婆媳关系
D. 小李反思自己的早期生活经验
E. 小李觉得有能力处理婆媳关系问题
第29题
A. 组员小丁担心在小组讨论中说错话,表现比较被动,经常一言不发
B. 组员小王经常对小徐安排的小组活动提出质疑,并常指责其他队员
C. 组员小李比较积极,主动向大家分享自己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经验
D. 组员小赵有些伤感,认为小组结束后要忙学习,不如再延长几次
第30题
A. 接案
B. 预估
C. 计划
D. 评估
第31题
A.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B. 以具有共同需求或相近问题的群体为服务对象
C. 由于需求和问题的千差万别,因此组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度
D. 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
E. 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第32题
A. 问题应按顺序排列,主观题放在前面,客观题及个人背景放在后面
B. 开放式问题应注意空间大小,封闭式问题应关注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C. 问题语言应简短明了,避免“双重涵义”与含混不清
D. 题数适当,一般以被调查者在20~30分钟内完成为宜
E. 问题应按顺序排列,熟悉、简单、对方感兴趣、封闭式的问题置于前面,行为、态度、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
第33题
A. 专注倾听小李的困扰
B. 明确小李问题的表现
C. 阐明小李的权利责任
D. 确认小李的受助身份
第34题
A. "首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10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的"
B. "我在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也很茫然,对于未来有许多不确定"
C. "这里有几张图片,大家选一张,根据图片描述一下自己的未来生活"
D. "是不是大家对未来觉得迷茫?那我们一起来谈谈迷茫的原因,好吗?"
E. "我们今天讨论三个问题∶以后想做的工作,工作的前景,需要具备的能力"
第35题
A. 协助组员处理小组即将结束时产生的离别不舍情绪
B. 引导组员分享之前用过哪些知识和方法来保护自己
C. 模拟现实情景,帮助组员巩固在小组中的学习成果
D. 回顾小组服务的过程,鼓励和肯定每位组员取得的进步
E. 鼓励组员澄清自己的问题和需求并一起讨论如何应对
第36题
A. 帮助有需要的组员扩大社会支持网络
B. 挑战组员们之间不愿意讨论的话题
C. 鼓励组员谈论对小组的依赖感并澄清
D. 让居民意识到小组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37题
A. 认识社区问题
B. 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C. 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
D. 开展方案策划
E. 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服务的重要性排列优先次序
第38题
A. 提前告知小田工作即将结束
B. 巩固小田已经取得的行为改变成果
C. 跟小田探讨今后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
D. 告知学校老师关于小田的情况
E. 和小田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第39题
A. 提前告知小田工作即将结束
B. 巩固小田已经取得的行为改变成果
C. 跟小田探讨今后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
D. 告知学校老师关于小田的情况
E. 和小田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第40题
A. 小梅不知道自己存在交流问题
B. 小梅需要处理自己交流的问题
C. 小梅有能力处理自己这个问题
D. 小梅不愿意处理自己这个问题
第41题
A. 小梅不知道自己存在交流问题
B. 小梅需要处理自己交流的问题
C. 小梅有能力处理自己这个问题
D. 小梅不愿意处理自己这个问题
第42题
A. 保持中立,劝阻组员不要争执
B. 归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结论
C. 引导组员重述各自的想法,澄清观点
D. 运用“此时此地”的技术,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43题
A. 小张家庭的问题是小张的问题
B. 小张家庭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C. 如果对家庭问题作出回应,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D. 如果小张夫妇仍旧运用以往无效的问题解决方式,会加重问题
E. 让整个家庭看到问题与家庭互动之间的关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44题
A. “请问各位妈妈,您自己的焦虑情绪与孩子有什么关联吗?”
B. “有哪位妈妈愿意跟大家说一下最近一次产生焦虑情绪的情形?”
C. “刚才大家讲述了自己焦虑情绪发生的情形,哪位妈妈愿意帮忙总结一下?”
D. “刚才这位妈妈提到自己的焦虑总是发生在孩子考试前后,那其他妈妈情况是怎样的?”
第45题
A. 焦点小组的规模应在15人左右
B. 激励成员自由发言,不批评
C. 事先对主题、要求、时间、地点等保密
D. 针对敏感问题的讨论有很好效果
第46题
A. 了解
B. 限制
C. 沉默
D. 鼓励
第47题
A. 保持中立,劝阻组员不要争执
B. 归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结论
C. 引导组员重述各自的想法,澄清观点
D. 运用“此时此地”的技术,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48题
A. “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困惑是怎么出现的?”
B. “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可以怎样改善?”
C. “您做过哪些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婚姻?”
D. “您对自己的婚姻有哪些期待?”
第49题
A. 准备阶段
B. 开始阶段
C. 中期转折阶段
D. 后期成熟阶段
第50题
A. “小黄,谢谢你刚才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探访技巧,现在我们是不是听听其他组员的想法呢?
B. “接下来的时间不多,给大家一个挑战,每人只分享一个技巧,而且尽量是其他人没有分享过的。”
C. “小黄,你是否可以分享一下,为什么你会在病房探访中用到这些技巧呢?”
D. “我在病房探访过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我用了同理心、倾听的技巧。“
E. “在经验分享环节,请大家真诚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认真聆听其他人的分享。”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