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是针对在社区或机构中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的青少年以及部分成年人,其重点是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残疾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早期干预,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与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等相关的教育工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是针对在社区或机构中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的青少年以及部分成年人,其重点是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残疾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早期干预,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与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等相关的教育工作。
A.
职业康复
B.
社区康复
C.
社会康复
D.
教育康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儿童多动症、焦虑症、强迫症和学习障碍等问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期阶段
C.
学龄期阶段
D.
青少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人类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阶段
C.
学龄期阶段
D.
青少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符号思维能力从()开始形成。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阶段
C.
学龄期阶段
D.
青少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是()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阶段
C.
学龄期阶段
D.
青少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说法中,关于婴幼儿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
B.
婴幼儿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某种目的
C.
开始形成内部语言
D.
自我意识经历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人类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阶段。
A.
婴幼儿
B.
学龄前
C.
学龄期
D.
青少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负、性伤害等问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阶段
C.
学龄阶段
D.
青少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动作发展最为迅速,机械记忆比较发达的时期是()。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阶段
C.
学龄阶段
D.
青少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儿童从出生到18周岁以前,其青少年阶段属于()。
A.
13~18周岁
B.
14~16周岁
C.
14~18周岁
D.
12~18周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规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政府通过支持普通学校中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及专业人员,指定其招收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B.
政府加强十二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为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残疾人教育教学、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
C.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D.
适龄残疾儿童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但不能纳入学籍管理
E.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就近到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是人一生中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前阶段
C.
青少年阶段
D.
青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人的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处于()。
A.
婴幼儿阶段
B.
学龄期阶段
C.
青少年阶段
D.
青年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进步发展。这属于()的主要特征。
A.
婴幼儿期
B.
学龄期
C.
青少年期
D.
青年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某基金会连续多年在贫困山区开展“春蕾计划”,累积资助失学女童上千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该基金会保障了这些女童的()权利。
A.
学校保护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生命健康权
D.
文化教育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逐步掌握独立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A.
婴幼儿期
B.
幼儿期
C.
儿童中期
D.
青少年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在迅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从出生到年满18岁,儿童会经历两个相对来说更加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一是出生后第一年,二是()。
A.
婴儿阶段
B.
青春期
C.
学龄阶段
D.
幼儿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人的个体发展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为有其不同的特征,婴幼儿阶段是人个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其生理发展的特征是()。
A.
动作发展最为迅速
B.
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
C.
行为上出现攻击行为
D.
动作逐渐熟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在儿童的(),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养。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前期
D.
学龄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埃里克森(Erikson)的认同八阶段理论,也可称为认同危机理论,在儿童的婴幼儿期以()为主要工作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学龄阶段的儿童描述正确的是()。
A.
学龄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
B.
书面语言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
C.
学龄阶段的儿童会面临自闭症的问题
D.
学龄阶段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动作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根据人生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6—7岁儿童的发展特点有()。
A.
语言能力以表达机能为中心
B.
开始产生自我意识
C.
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
D.
开始了道德的发展
E.
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此题为2009年真题,新版教材已删除)按照杜瓦尔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如果一个家庭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子女,那么这个家庭始终处于()。
A.
育儿期
B.
学龄前期
C.
学龄期
D.
青少年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最基本的儿童社会工作包括()。
A.
培养儿童的艺术鉴赏能力
B.
对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
C.
对残疾儿童的救助
D.
对受虐儿童的援助
E.
对童工的救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关于儿童社会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儿童服务指的是对幼儿和少年的服务
B.
儿童福利服务一般由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共同进行
C.
儿童服务的提供由政府负责
D.
对弃儿的救助属于最基本的儿童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依恋性心理的阶段是()。
A.
婴幼儿期
B.
幼儿期
C.
儿童早期
D.
老年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服务于(),强调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方面均尚未成熟。
A.
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
B.
问题学生
C.
婴幼儿
D.
三好学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埃里克森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并且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人的一生。其中,主要冲突是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重要的联系是同辈群体和角色模式,这个发展阶段属于()。
A.
幼儿期
B.
青少年期
C.
儿童早期
D.
儿童中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在学龄前阶段,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儿童在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A.
母爱剥夺
B.
攻击行为
C.
电子产品依赖
D.
校园欺凌
E.
意外伤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儿童社会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的特点,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在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人格的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人的童年是人生的最弱阶段,当家庭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时就会产生问题,就需要向他们提供服务。最基本的儿童服务包括()。
A.
对残疾儿童的救助
B.
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C.
对家长教育方式的培训
D.
对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辅导和帮助
E.
对童工的救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为小学生提供小组服务,针对煤气使用,交通出行,游泳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学龄儿童的特点看,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
A.
防范校园暴力问题
B.
避免儿童性侵问题
C.
减少儿童功利问题
D.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开展儿童支持服务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内容,而儿童的社会化引导服务又是开展儿童支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选项中关于儿童的社会化引导服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包括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B.
辅导方式要多以儿童为中心,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C.
需要更多的聚焦社会边缘群体儿童,即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D.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联合父母和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阳阳的妈妈发现上幼儿园的阳阳最近变化非常大,比如,她已经学会去帮助别的小朋友了,更喜欢和小女孩玩耍,越来越喜欢结交小朋友等。阳阳的这些变化体现了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A.
区分他人与自我
B.
性别认同的发展
C.
人际交往扩大
D.
以自我为中心
E.
道德的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下列关于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学龄儿童的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B.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C.
儿童性伤害是指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D.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按照人类成长理论,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这就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空间。()是人生中最弱小的阶段,当家庭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时就会产生问题,就需要向他们提供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任何专业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B.
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C.
学校应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
D.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是儿童社会工作另一项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是儿童友好社区的标志。
A.
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B.
社区有条件让儿童能与同伴见面和玩耍
C.
社区能够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
D.
社区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作用,尤其是在与儿童自身相关的社区事务中
E.
社区中家庭成员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和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人的个体发展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婴幼儿阶段是人个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其生理发展的特征()。
A.
动作发展最为迅速
B.
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
C.
行为上出现攻击行为
D.
动作逐渐熟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开展儿童支持服务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内容,而儿童的社会化引导服务又是开展儿童支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选项中关于儿童的社会化引导服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内容是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B.
辅导方式要多以儿童为中心,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C.
需要更多地聚焦社会边缘群体儿童,即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D.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联合父母和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米德将自我的发展划分为()阶段。
A.
模仿阶段
B.
游戏阶段
C.
概化他人阶段
D.
本我阶段
E.
超我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以下不属于婴幼儿阶段发展的主要内容的是()。
A.
大脑的发育
B.
口语词汇迅猛发展
C.
肌肉技能已有良好发展
D.
依恋的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下列关于社会工作领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B.
妇女社会服务主要针对的是成年和老年女性
C.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
D.
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病者有效链接医疗资源
E.
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可以把儿童发展纳入到工作范围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救助对象的家庭情况,及时摸清潜在救助对象对教育救助的需求,帮助申请政府提供的教育救助,使处于贫困状态的儿童和青少年能够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改变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机会,也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途径。那么救助对象主要有()。
A.
义务教育阶段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困供养人员
C.
不能入学的残疾儿童
D.
社区矫正人员
E.
下岗培训教育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方法是另一种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以下选项中关于儿童友好社区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儿童友好社区是指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
B.
儿童友好社区就是能满足儿童的所有需求的社区
C.
儿童友好社区是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
D.
儿童友好社区是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的社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案例: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留守人员”,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从监护情况看,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其余的4%是由其他亲友照料。“留守老人”以及其他亲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问题:.留守儿童有哪些需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开展哪些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
A.
6岁以下所有人
B.
12岁以下所有人
C.
14岁以下所有人
D.
18岁以下所有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在皮亚杰的理论中,青少年阶段是形式运算思维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
A.
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B.
青少年逐步学会区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
C.
青少年开始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和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D.
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E.
青少年的思维处于由理论型向经验型过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由于小双父母工作很忙,在小双三周岁前家里陆续请过三位保姆。每次换保姆,小双都会哭闹不止,妈妈只好请假在家陪几天,等与新保姆熟悉后,小双的情绪才会安稳下来。小双的表现体现出婴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实际生活中会有一些在生理、心理、智理、情绪或适应生活上遭遇到特殊困难的儿童,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以下()不属于微观层面儿童社会工作。
A.
对寄养和收养儿童的服务
B.
对孤儿、弃儿的救助
C.
残障儿童、问题儿童的救助、教育及机构照料
D.
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