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B. 个别化
C.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D.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搜题
第1题
A.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B. 个别化
C.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D.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第2题
A.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B. 直接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C.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D. 个别化
第4题
A. 瞄准精准扶贫的目标
B. 尊重服务对象自决权
C. 关注服务对象的特点
D. 注重服务的经济效益
第5题
A. 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
B. 介入行动要改变的人和系统
C. 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加以改善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
D. 介入行动要改变的家庭和群体
E. 介入行动要改变的组织和社区
第6题
A.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B. 个别化
C. 瞄准服务目标
D.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第7题
A. 制订服务目的及目标
B. 制订评估方法
C. 描述关注的问题及对象
D. 选择介入的方法
E. 选择介入的行动
第8题
A. 考虑经济效益
B.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C. 个别化
D.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第9题
A. 特殊化
B. 个别化
C. 人性化
D. 服务对象自决
第10题
A. 个别化
B. 特殊化
C. 人性化
D. 服务对象自决
第11题
A. 个别化
B. 以人为本
C.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D. 服务对象自决
第12题
A. 用“三国杀”游戏为爱好桌游的小柯进行社交连接
B. 为患脑部疾病的波波联系医院、申请医疗救助
C. 用唱京剧的方法为丧偶的张大妈做哀伤辅导
D. 组织社区居民跳广场舞
E. 为流浪儿童提供安置服务
第13题
A. 服务网络
B. 服务结果
C. 介入对象
D. 介入行动
第14题
A. 目的及目标
B.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C. 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
D. 确定服务期限
E.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第15题
A. 目的及目标
B.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C. 确定服务期限
D. 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
E.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第16题
A. 目的及目标
B.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C. 确定服务期限
D. 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
E.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第17题
A. 个别化
B.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C.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D. 瞄准目标
第18题
A. 个别化
B. 服务目标聚焦
C. 经济效益
D. 与服务对象相互信赖
第19题
A. 个别化
B.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C.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D. 考虑经济利益
第20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C. 为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21题
A. 为保证服务对象的最大利益,社会工作者应利用专业知识,主动为服务对象进行选择和决策
B. 社会工作者要敏锐并及时的发现服务对象的不正确言行和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专业价值观对给予矫正指导。
C. 接纳服务对象意味着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真诚地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和信仰
D.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
第22题
A. 个别化
B. 以人为本
C. 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D. 服务对象自决
第23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C. 考虑到服务对象的自尊,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24题
A. 对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详细了解和评估就是社会工作预估阶段要做的工作
B. 预估的目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以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介入
C. 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D. 预估是一个认识社会工作者自我服务水平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第25题
A. 个案转介需要办理必要手续
B. 个案转介只发生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时
C. 当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时,可以转介
D. 在个案转介之前要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并说明转介理由
E. 当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本机构工作人员价值观相悖时,应当转介
第26题
A. 促进学校、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的三餐饮食营养
B. 通过沟通技巧训练以提高“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C. 鼓励并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以增强自立能力
D. 组织“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子互助活动以维护亲情
E. 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者开办有关儿童生理、心理知识讲座
第28题
A. 切实提供符合服务对象需要的信息
B. 确认服务对象的真正需要
C. 确保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服务对象可接受的标准
D. 对整个服务介入过程进行检查和反思
第29题
A. 个人
B. 家庭
C. 小组
D. 社区
第31题
A. 服务者的道德伦理
B. 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
C.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D. 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E. 服务介入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第32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C. 考虑到服务对象的自尊,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我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33题
A. 个别化
B. 服务目标聚焦
C. 经济效益优先
D. 与服务对象相互信赖
第34题
A. 个人
B. 家庭
C. 小组
D. 社区
第35题
A. 构建行动计划
B. 设定目的和目标
C. 方案评估
D. 决策反馈
第36题
A. 哪一些服务对象更需要该项服务
B. 评估志愿服务将给志愿者带来哪些收益
C. 评估服务对象选择服务类型时的动机
D. 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接纳程度,以及对志愿者性别、年龄等的要求
第38题
A.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B. 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C.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D. 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E. 实施介入计划
第40题
A.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B.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C.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D.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41题
A. 直接介入
B. 间接介入
C. 整体介入
D. 综合介入
第43题
A. 直接介入
B. 间接介入
C. 长期介入
D. 综合介入
第45题
A. 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
B. 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
C. 积极进行环境的改变和政策的倡导与实施
D. 重点放在改变家庭或小群体内的人际交往
E. 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参与帮助
第46题
A. 采用多层面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B. 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
C.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D. 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
E. 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
第47题
A. 结案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
B. 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社会工作者应给予转介
C. 在结案后社会工作者就不能再与服务对象接触与见面
D. 如果需要转介,转介服务对象时,工作者需要与其他机构建立互联网络,了解转介条件,为服务对象做准备,妥善结案。
第48题
A. 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干预的重点应是行为训练
B. 服务对象的问题往往是固有的,必须深入探讨其早期经历才能了解问题成因
C. 助人过程中首先应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行为,然后深入解决错误的认识
D. 为了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助人过程中要实现服务对象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相结合
第49题
A. 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B. 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C. 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D. 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
E. 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50题
A.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B. 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C. 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D. 治疗中的研究阶段仅限于资料的收集过程
E. 服务介入包括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层面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