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孩子的攻击行为一般比女孩子多
B. 生理特征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C. 攻击行为常在3至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
D. 攻击行为方式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
E. 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抢东西
搜题
第1题
A. 男孩子的攻击行为一般比女孩子多
B. 生理特征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C. 攻击行为常在3至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
D. 攻击行为方式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
E. 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抢东西
第2题
A. 学龄儿童的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B.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C. 儿童性伤害是指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D.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
第3题
A.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6至10岁出现第一个高峰
B.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10至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C. 男孩多以语言攻击居多,女孩多以暴力攻击居多
D. 电影以及电视中的攻击行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
第4题
A. 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干预,帮助孩子在健康的养育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B. 通过对父母的行为干预,帮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品行的榜样
C. 通过司法介入,将孩子带离并寄养于品行良好的寄养家庭
D. 对父母进行情绪干预帮助父母学习情绪控制
E. 指导孩子学习正确的情绪宣泄途径,培养孩子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
第6题
A. 母爱剥夺
B. 攻击行为
C. 电子产品依赖
D. 校园欺凌
E. 意外伤害
第7题
A. 发现所研究的失学儿童群体的特殊
B. 推论失学儿童群体的总体特征
C. 验证有关儿童失学的理论假设
D. 归纳提炼出有关失学儿童问题的理论
第8题
A. 协助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B. 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附性
C. 推动有关儿童的政策立法
D. 增强儿童未来的经济独立性
E.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9题
A. 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
B. 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
C. 提升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D. 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负行为”班会
第10题
A. 学龄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
B. 书面语言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
C. 学龄阶段的儿童会面临自闭症的问题
D. 学龄阶段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动作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第11题
A. 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B. 儿童自身生理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
C. 学龄期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D.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第12题
A. 自我实现
B. 自我体验
C. 自我保护
D. 自我控制
E. 自我评价
第13题
A. 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
B. 帮助学生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
C. 提升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D. 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负行为”班会
第15题
A. 语言能力以表达机能为中心
B. 开始产生自我意识
C. 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
D. 开始了道德的发展
E. 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第16题
A. 包括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B. 辅导方式要多以儿童为中心,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C. 需要更多的聚焦社会边缘群体儿童,即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D.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联合父母和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第17题
A. 主要内容是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B. 辅导方式要多以儿童为中心,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C. 需要更多地聚焦社会边缘群体儿童,即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D.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联合父母和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第18题
A. 区分他人与自我
B. 性别认同的发展
C. 人际交往扩大
D. 以自我为中心
E. 道德的发展
第19题
A. 职业康复
B. 社区康复
C. 社会康复
D. 教育康复
第20题
A. 儿童友好社区是指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
B. 儿童友好社区就是能满足儿童的所有需求的社区
C. 儿童友好社区是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
D. 儿童友好社区是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的社区
第21题
A. 价值实现
B. 接受教育
C. 医疗康复
D. 心理辅导
第23题
A. 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
B. 从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上
C. 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
D. 已经能从人的外表来认识性别,开始了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
第24题
A. 口头语言的发展
B. 书面语言的发展
C. 内部语言的发展
D. 能够不出声地思考问题
E. 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第25题
A. 挑食偏食
B. 攻击行为
C. 电视依赖
D. 自闭症
E. 意外伤害
第26题
A. 书面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高阶级
B. 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
C. 注意的稳定性增强、范围逐渐增大、分配能力逐渐提高
D. 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第27题
A. 儿童服务指的是对幼儿和少年的服务
B. 儿童福利服务一般由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共同进行
C. 儿童服务的提供由政府负责
D. 对弃儿的救助属于最基本的儿童服务
第28题
A. 促进学校、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的三餐饮食营养
B. 通过沟通技巧训练以提高“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C. 鼓励并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以增强自立能力
D. 组织“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子互助活动以维护亲情
E. 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者开办有关儿童生理、心理知识讲座
第29题
A. 学校保护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生命健康权
D. 文化教育权
第34题
A. 链接资源,策划相关学业的辅导活动
B. 帮助家长照管孩子
C. 为有需要的儿童举办素质教育活动
D. 督促儿童完成作业
E. 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辅导
第35题
A. 为补充父母或儿童主要照顾者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提供的儿童托管服务
B. 为临时无人看管儿童提供了安全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或者学习空间
C. 降低了儿童因临时缺乏监护而面临的各种风险
D. 该种辅导方式主要以亲子教育为主
第36题
A. 为补充父母或儿童主要照顾者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提供的儿童托管服务
B. 为临时无人看管儿童提供了安全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或者学习空间
C. 降低了儿童因临时缺乏监护而面临的各种风险
D. 该种辅导方式主要以亲子教育为主
第37题
A. 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B. 对于儿童生父母或收养关系已成立的养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且经公安机关教育不改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并依法追究生父母、养父母法律责任
C. 对于决定执行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或采取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将其未成年子女交给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监护
D. 对于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缺少监护人的未成年子女,执行机关应当为其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提供帮助
第38题
A. 留守儿童缺乏提升抗逆力的机会
B. 父母缺乏陪伴儿童成长的机会
C. 照顾者缺乏科学养育儿童的方法
D. 当地缺乏让村民就业和创业
第39题
A. 为脑瘫儿童提供物质资源
B. 改变脑瘫儿童对问题的看法及应对问题的技巧
C. 训练脑瘫儿童,使其能够独立生活
D. 向各级残联部门汇报脑瘫儿童和他们家庭的困难,并进行政策倡导
第41题
A. 能够维持儿童与其关系密切人士的联系
B. 安置环境对儿童应无不利于其成长的约束
C. 回归原生家庭的可能
D. 从临时安置到永久安置的决策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第42题
A. 帮助王某认识到他的想法是幼稚的
B. 指导王某学习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技巧
C. 分析王某的情况是否与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
D. 帮助王某认识到惧怕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第43题
A. 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B. 青少年逐步学会区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
C. 青少年开始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和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D. 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E. 青少年的思维处于由理论型向经验型过渡
第44题
A. 家庭育儿能力和条件
B. 是否知晓收养儿童的手续
C. 希望收养多大年龄的儿童
D. 是否知晓收养家庭的权利
第50题
A. 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B. 儿童支持服务
C.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D. 家庭寄养服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