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服务对象讨论是否需要转介
B. 立即把服务对象转介给其他同事
C. 拒绝妻子.继续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D. 答应妻子的要求.对服务对象多加关照
搜题
第1题
A. 和服务对象讨论是否需要转介
B. 立即把服务对象转介给其他同事
C. 拒绝妻子.继续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D. 答应妻子的要求.对服务对象多加关照
第2题
A. 婉拒赠送,表示感谢
B. 接受赠送,转赠同事
C. 婉拒赠送,结束服务
D. 接受赠送,表示感谢
第3题
A.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B.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C. 人本治疗模式
D. 任务中心模式
第4题
第5题
A. 小赵说“我不干了”可视为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义务
B. 小赵说“我不干了”并不意味者劳动合同已经解除
C. 小赵无须对甲公司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D. 小赵应当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
第6题
A. 1,3,36
B. 2,4,40
C. 3,5,44
D. 4,6,48
第7题
A. 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 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C. 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D. 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第8题
A. 赵某让组员“面对面”澄清困扰他们的问题、期待解决的需要
B. 赵某协调并且鼓励组员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发展的经验
C. 赵某在小组中扮演使能者的角色,激发组员的潜能
D. 赵某促使组员之间、组员和小组以及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
E. 赵某让组员在小组中养成平等的关系
第9题
A. 对赵涛进行心理辅导,帮其戒除网瘾
B. 鼓励赵涛参加青少年自我认知小组,增强他对自己的肯定
C. 鼓励赵涛多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加强他与同学的沟通
D. 与赵涛的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帮助赵涛
E. 改善赵涛与父亲的沟通方式,让赵涛的父亲学习正确处理家庭冲突的方法
第10题
A. 对赵涛进行心理辅导,帮其戒除网瘾
B. 鼓励赵涛参加青少年自我认知小组,增强他对自己的肯定
C. 鼓励赵涛多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加强他与同学的沟通
D. 与赵涛的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帮助赵涛
E. 改善赵涛与父亲的沟通方式,让赵涛的父亲学习正确处理家庭冲突的方法
第11题
A. 通过评估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父亲的老战友
B. 向养老院申请回避参与对老李的评估
C. 如实告知父亲自己的工作职责
D. 当作没这回事不做任何反应
E. 劝老李入住其他养老院
第12题
A. 给予关怀和支持,协助小赵处理失败感
B. 让小赵“自我觉醒”,自主思考这一过程
C. 协助小赵认识偏差行为的反复性特点
D. 联系派出所,与小赵一起去探视小明
第13题
A. 给予关怀和支持,协助小赵处理挫败感
B. 让小赵“自我觉醒”,自主思考这一过程
C. 协助小赵认识偏差行为的反复性特点
D. 联系派出所,与小赵一起去探视小明
第14题
A. 小赵说“我不干了”可视为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义务
B. 小赵说“我不干了”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已经解除
C. 小赵无须对甲公司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D. 小赵应当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
第15题
A. 提供夫妻生二胎政策指南
B. 协助夫妻沟通并就在生二胎问题上达成共识
C. 指导夫妻和睦相处的方法
D. 提高夫妻情绪管理的能力
第20题
A. 让赵大姐记录自己感到愧疚时的想法并改变自我对话
B. 引导赵大姐通过开展自由联想发现自己深层次的想法
C. 帮助赵大姐发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勇敢面对当前困难
D. 让赵大姐意识到当前的苦难有意义并且自己能做选择
第21题
A. 老赵的父母,老夫妇独立生活,与老赵住在同一个小区
B. 老赵的配偶,46岁,4年前离开家在寺庙里修行
C. 老赵的女儿,22岁,和老赵一起生活,本科毕业未找到工作
D. 老赵的儿子,20岁,因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第22题
A. 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B. 为组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C. 协助组员进行自我规划
D. 分析评估组员职业发展迷茫的原因及需求
第23题
A. 赵某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由1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赵某任理事长,另外其中5名理事是赵某的近亲属。
B. 赵某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赵某任理事长,赵妻任监事
C. 赵某用私人财产设立的公募基金会,由1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赵某任理事长,另外其中2名理事是赵某的近亲属
D. 赵某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由1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赵某任理事长,另外其中2名理事是赵某的近亲属
第24题
A. 通过评估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父亲的老战友
B. 向养老院申请回避参与对老李的评估
C. 如实告知父亲自己的工作职责
D. 当作没有这回事不做任何反应
E. 劝老李入住其他养老院
第25题
第26题
A. “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困惑是怎么出现的?”
B. “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可以怎样改善?”
C. “您做过哪些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婚姻?”
D. “您对自己的婚姻有哪些期待?”
第27题
A.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陈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
B.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林对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境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C.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王了解他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D. 社会工作者对王某做危险性判断
第28题
A.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陈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
B.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林对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境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C.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王了解他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D. 社会工作者对王某做危险性判断
第29题
A. 依然合法,因为小赵和女孩随着收养关系的确定,已经不再有亲戚关系了
B. 不合法,虽然被别人收养,但自然血亲关系没法改变
C. 依然合法,因为小赵和女孩真心相爱,不在乎世俗
D. 合法,因为结婚时双方并不知道彼此的关系
第30题
A. 让学生讨论并建立辅导的目标
B. 更多地向学生讲解做人的道理
C.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辅导讨论过程中成为讨论的中心
D. 采取评比、排名方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第31题
A. 社区社会工作
B. 矫正社会工作
C. 家庭社会工作
D. 学校社会工作
E. 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32题
A.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以组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小组目标
B. 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发展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C. 组员之间的“面对面”和密切的互动关系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D. 小组工作者要向组员说明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说明小组的作用
第33题
A. 志愿者不属于困难人群,不应成为小王的服务对象,小王应该向领导解释自己的专业,将该项工作转交给社区中其他工作人员。
B. 从我国对社会工作者的三种理解看,小王所服务的社区中的志愿者是普通社会工作者,而小王是行政性社会工作者。
C. 小王可以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指导志愿者有序高效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D. 为社区中的志愿者提供指导和服务,并进行管理,也属于小王的专业工作范畴。
第34题
A. 小组工作中注意对组员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彼此之间健康互动
B. 小组工作是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平台
C. 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小组凝聚力的重要
D. 社会工作者也要关心小组的改变,通过小组改变影响个人改变
第35题
A. 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组员的过程
B. 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C.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
D. 小组组员相互影响,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
E. 小组成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从而改善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第36题
A. 自我管理型团队
B. 问题解决团队
C. 多功能型团队
D. 项目管理团队
第37题
A. 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B.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C. 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D. 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从而达到改善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促进个人或群体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目标
E. 小组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第38题
A. 和老赵一起讨论他遇到的问题
B. 全面评估老赵的问题及需要
C. 以照顾性服务为重点制定服务计划
D. 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帮助老赵
E. 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
第39题
A. 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B. 服务对象包括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脱的个人
C. 服务对象包括贫困和成员关系严重失调的家庭
D. 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者间接服务或帮助的对象
E. 服务对象包括陷入困境的社会群体以及内部关系不佳、缺乏发展活力的社区
第40题
A. 小组工作中注意对组员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彼此之间健康互动
B. 小组工作是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
C. 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小组凝聚力的重要
D. 社会工作者也要关心小组的改变,通过小组改变影响个人改变
第41题
A. 精神分析小组
B. 阿德勒式小组
C. 行为治疗小组
D. 完型治疗小组
第42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
C. 社会工作者应当使用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违法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43题
A. 全部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第44题
A. 对所有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
B. 尊重意味着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的倾听、回应
C. 社会工作者可以让服务对象接受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D. 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和想法,尽量减少其主观判断和意见
第45题
A. 对于服务对象来说,服务协议是服务对象获得有效服务的规范化保障
B.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服务协议则是社会工作者敦促服务对象参与服务过程、与社会工作者积极配合的必要保证
C. 当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时,可允许社会工作者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
D. 社会工作者在制订好了服务工作计划之后必须与服务对象签订书面的服务协议
E. 包裹式服务不是一个机构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能够完成的,通常涉及许多相关认识和机构的配合
第46题
A. 防止矛盾激化
B. 权利义务对等
C. 调解不收费
D. 尊重当事人权利
第47题
A. 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B. 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C. 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
D.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
E. 协商各自的看法
第48题
A. 飞扬跋扈
B. 清高孤傲
C. 反抗权威
D. 自制力差
第49题
A. 帮助老张提高对赌博危害性的认识
B. 帮助老张提高对吸毒危害性的认识
C. 与老张探讨压力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变的途径
D. 建议老张跟家人坦白,请家人帮忙筹资还赌债
第50题
A. 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志愿服务是志愿者针对专业理论的社会实践活动
B. 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活动表明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更严,因此,他们比志愿者更高级
C. 志愿者从事的多是一般性服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是较困难的问题
D. 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则不必有此前提条件
E. 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及效果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比较一般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