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1岁
B. 3~6岁
C. 6~9岁
D. 青春期
E. 16—18岁
搜题
第1题
A. 0~1岁
B. 3~6岁
C. 6~9岁
D. 青春期
E. 16—18岁
第2题
A. 婴儿阶段
B. 青春期
C. 学龄阶段
D. 幼儿阶段
第4题
A. 学龄儿童的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B.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C. 儿童性伤害是指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D.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
第5题
A. 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
B. 婴幼儿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某种目的
C. 开始形成内部语言
D. 自我意识经历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第7题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体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第9题
A. 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B. 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C. 儿童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第10题
A. 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
B. 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C. 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D. 儿童是家庭概念中的基本要素
E. 儿童是联系家庭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第11题
A. 地震中丧失父母且17岁的孤儿
B.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
C. 生父母经常打骂,影响健康成长的7岁儿童
D.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18岁重度残疾子女
E. 生父母外出打工,将不满16岁的孩子留给精力不够的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
第13题
A. 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
B. 等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脑瘫儿童群体的困难
C. 建立脑瘫儿童家长的支持网络
D. 通过辅导提升脑瘫儿童父母应对问题的技巧
E. 协调教育和医疗康复部门,使脑瘫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
第14题
A. 学龄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
B. 书面语言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
C. 学龄阶段的儿童会面临自闭症的问题
D. 学龄阶段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动作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第15题
A. 儿童友好社区是指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
B. 儿童友好社区就是能满足儿童的所有需求的社区
C. 儿童友好社区是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
D. 儿童友好社区是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的社区
第16题
A. 动作发展最为迅速
B. 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
C. 行为上出现攻击行为
D. 动作逐渐熟练
第17题
A. 儿童成长安全
B. 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稳定且永久
C. 儿童身心健康
D. 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E. 家长育儿理念得到显著改善
第18题
A. 职业康复
B. 社区康复
C. 社会康复
D. 教育康复
第19题
A. 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B. 儿童自身生理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
C. 学龄期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D.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第20题
A. 基础性
B. 快速性
C. 发展性
D. 可塑性
第21题
A. 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
B. 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C. 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D. 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
第22题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同一性
第23题
A. 父母双方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15岁的甲
B.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出生6个月的弃婴乙
C. 父亲死亡的11岁儿童丙
D. 4岁的残疾儿童丁
第24题
A. 儿童成长安全
B. 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稳定且永久
C. 儿童自身身心健康
D. 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E. 家长育儿理念得到显著改善
第25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第26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第28题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29题
A. 对残疾儿童的救助
B. 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C. 对家长教育方式的培训
D. 对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辅导和帮助
E. 对童工的救助
第30题
A. 12周岁
B. 14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第31题
A. 儿童生存的问题
B. 儿童发展的问题
C. 儿童保护的问题
D. 儿童社会化的问题
第33题
第34题
A. 新生儿健康问题
B. 儿童营养问题
C. 儿童发育问题
D. 儿童膳食问题
第38题
A. 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B. 社区有条件让儿童能与同伴见面和玩耍
C. 社区能够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
D. 社区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作用,尤其是在与儿童自身相关的社区事务中
E. 社区中家庭成员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和睦
第39题
A. 正常票价的10%
B. 正常票价的50%
C. 折扣票价的10%
D. 折扣票价的50%
第40题
A. 家庭寄养情况下寄养儿童的监护权暂时性的发生变更
B. 儿童的户籍需要暂时迁到寄养家庭所在地
C. 家庭寄养,为所有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提供了家庭环境
D. 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为经过规定的程序,出现了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
第41题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第42题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第43题
A. 能够维持儿童与其关系密切人士的联系
B. 安置环境对儿童应无不利于其成长的约束
C. 回归原生家庭的可能
D. 从临时安置到永久安置的决策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第44题
A. 发展性
B. 探索性
C. 可塑性
D. 模仿性
第46题
A. 儿童性格
B. 儿童发展
C. 家长心理
D. 家长行为
第47题
A. 家庭育儿能力和条件
B. 是否知晓收养儿童的手续
C. 希望收养多大年龄的儿童
D. 是否知晓收养家庭的权利
第48题
A.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未成年工
C. 未满14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童工
D.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49题
A. 亲职辅导的目的是宣传和倡导
B. 亲职辅导的目的是解决亲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C. 亲职辅导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的父母和家人
D. 亲职辅导就是要为所有儿童家长传播科学育儿的理念
第50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B.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优先考虑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