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李女士告诉社会工作者小王自己与婆婆之间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摩擦,由此引发的自己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为此李女士十分苦恼。社会工者小王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的母亲十分理解李女士的苦恼,小王的适当做法应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李女士告诉社会工作者小王自己与婆婆之间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摩擦,由此引发的自己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为此李女士十分苦恼。社会工者小王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的母亲十分理解李女士的苦恼,小王的适当做法应是()。
A.
对李女士表示理解,对婆婆教育孩子的陈旧观念表示不认同
B.
对李女士做出同理反应,表达对李女士丈夫行为的不理解
C.
与李女士一同分析问题的原因,鼓励李女士与婆婆和丈夫进行坦诚的沟通,让李女士的自我选择与决定
D.
向李女士提供解决目前困扰的具体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社会工作者老李与郑女士面谈时发现,郑女士一会儿抱怨丈夫不管家,只顾自己,一会儿又数落孩子的不是,不理解母亲的辛苦。对此,老李拟应用聚焦技巧予以回应最适宜的做法是()。
A.
让郑女士记录家庭争吵的频率
B.
鼓励郑女士讲出内心的苦恼与委屈
C.
让郑女士明确自己面临的问题
D.
让郑女士看到丈夫与孩子好的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自小孩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子从小体质弱,比较敏感,即使上了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以工作为由将接送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应该了解()。
A.
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B.
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C.
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D.
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李女士因为家庭不和前来求助,她说丈夫整天忙于工作,不顾家里,儿子也整天打游戏,乱花钱,她为家里付出那么多,感觉一点也没有得到回报,现在觉得她的人生很失败。社会工作者小刘打算用聚焦的技巧来了解李女士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技巧的是()。
A.
李女士,您刚才说了那么多,您认为最让您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
B.
李女士,我很理解您作为家庭妇女的不容易
C.
李女士,遇到这些问题,您通常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D.
李女士,我听说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您的儿子把聪明用在学习上会怎样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以下描述中,属于病态家庭结构模式的是()。
A.
小王与妻子长期打工在外,把13岁的女儿放在老家一边上学一边照顾长期卧床的奶奶
B.
由于性格不合,并长期两地分居,在决定家庭事务时常靠儿子两边传话
C.
金宝是家里的独苗苗,爸爸妈妈不认同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但又无法对抗长辈的权威,为了家庭和谐,只好把金宝放在爷爷奶奶家,做到眼不见心不烦
D.
李女士的儿子处于青春期,丈夫与儿子常常发生口角和情绪冲突,李女士认为儿子是孩子,丈夫应该包容,因此在父子发生冲突时,李女士常站在儿子一方为其辩护
E.
小赵是一个高中生,因为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在医院照顾妈妈,小赵每天放学后去医院替爸爸照顾两个小时妈妈,让爸爸休息一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王女士发现12岁的儿子最近学习不专心,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明显下降。为此,王女士与丈夫尝试了很多方法管教儿子,但收效甚微。儿子平时还算听话,与王女士夫妇也较亲近,就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让王女土颇为烦恼。遂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接案后,首先进行需求评估,以便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工作步骤中,小李运用家庭结构图描述王女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王女士与其儿子关系的连接线应是()。
A.
实线
B.
虚线
C.
波折线
D.
阻断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李女士是单亲母亲抚养两个孩子,最近失业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了解李女士的具体情况后找到心理调适、儿童抚育、职业训练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为李女士提供帮助,小王的上述做法反映出个案管理的()特点。
A.
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
B.
服务对象面临多重问题
C.
为服务对象寻找所需服务资源
D.
为服务对象获取完整服务
E.
为服务对象解决个别心理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王女士觉得儿子小强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母子经常争吵。王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秦,希望小秦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此时,小强属于()
A.
现有服务对象
B.
潜在服务对象
C.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D.
转介的服务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社会工作者老王在为李女士提供婚姻辅导时,李女士面对丈夫的家庭暴力问题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离婚。想请老王帮助拿主意。老王没有告诉李女士是否该离婚,而是和李女士一起分析了是非利弊,最后李女士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了。老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A.
尊重服务对象独特性
B.
尊重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
维护服务对象尊严
D.
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社会工作者老王在为李女士提供婚姻辅导时,李女士面对丈夫的家庭暴力问题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离婚,想请老王帮助拿主意。老王没有告诉李女士是否该离婚,而是和李女士一起分析了是非利弊,最后李女士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了。老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A.
尊重服务对象独特性
B.
尊重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
维护服务对象尊严
D.
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的再婚造成困难。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深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阻止王女士的错误做法
B.
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C.
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D.
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去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再婚造成困难。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深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阻止王士士的错误做法
B.
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C.
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D.
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王女士的单位每个月为其缴纳600元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王女士自己应该缴纳200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B.
王女士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每月会增加380元
C.
王女士的月薪应该是10000元
D.
王女士的单位为他缴纳的是她月薪的3%,而她自己缴纳的是她月薪的1%
E.
王女士的统筹基金每月会增加42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李女士对上初中的女儿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必须在班级排名前三,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种做法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双方经常发生争吵,无奈之下李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求助,小刘打算使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来帮助李女士,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引导李女士质疑自己对女儿不合理的要求
B.
帮助李女士改变自己非理性的语言模式
C.
协助李女士探索儿时上学经历带来的影响
D.
向李女士演示如何更加理性地与女儿沟通
E.
运用放松疗法帮助李女士缓解内心的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小李夫妇的独生女儿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流,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级最后。小李夫妇经常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吵。小李认为孩子太懒,学习不用功,而妻子又纵容孩子,才使得孩子学习不好:妻子则认为小李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太严厉,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依据家庭系统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的
B.
孩子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的不良沟通方式导致的
C.
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
D.
孩子的问题是由小李夫妇俩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抱怨,其女儿有很多坏毛病,包括作业拖沓,写字速度慢,从不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等。为了帮助王女士聚焦问题,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让王女士清楚描述女儿的问题表现
B.
让王女士澄清希望解决其他问题
C.
协助王女士根据严重程度给问题排序
D.
帮助教育其女儿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社会工作者小童为社区内的青少年家长开设“亲子沟通”小组。在近几次的小组活动中,李女士与坐在她身旁的张女士、陈女士比较谈得来,不再积极与其他组员一起做活动。当其他组员在分享如何教育子女的经验和体会时,她们三人一直在讨论孩子上哪个学校好。这时,小童适宜的做法有()。
A.
不予理睬、继续开展小组
B.
重新安排李女士等三人的座位
C.
运用小组程序和练习分离次小组
D.
要求李女士等人更多地与其他组员交流
E.
鼓励其他组员形成次小组以增加小组凝聚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求助者李女士在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时,透露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小王觉得“同性恋”是违背社会道德的,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
A.
保密
B.
个别化
C.
非评判
D.
自我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儿子沉迷网络游戏不爱学习,父母劝他也不听,还与父母顶撞,王女士希望社会工作者小李能教育儿子小强。小李在确认小强有接受服务的意愿后,与王女士母子签订了服务协议。小李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运用过程中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张女士年迈的母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病毒不幸逝世,她感到悲痛欲绝,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随即对张女士进行危机干预,下列做法符合危机干预模式的是()。
A.
协助张女士申请医疗救助
B.
帮张女士适当宣泄悲痛的情绪
C.
叮嘱张女士的丈夫和孩子多关心她
D.
判断张女士是否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E.
帮助张女士联系尽快入住方舱医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张女士离婚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并准备结婚。但是遭到女儿的反对。张女士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B.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社工反对张女士再婚
C.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D.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陈女士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此陈女士辞了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女儿,长此以往,陈女士觉得自己付出得太多,对丈夫和婆婆的意见很大,致使家人之间矛盾不断。社会工作者了解后开始介入,工作重点应该在()。
A.
危机干预
B.
哀伤辅导
C.
心理社会评估与干预
D.
病情评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小李夫妻因工作繁忙请父母来照看孩子。但不久就发现.老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差别很大,两代人之间时常发生争执。他们认为老人太溺爱孩子,而老人觉得孙子还小,大了自然懂事了。小李夫妻为此很苦恼,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A.
观察和倾听孩子的想法
B.
倾听和理解家庭每个成员的感受
C.
协助老人明白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D.
说服小李夫妻接受老人的教养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翁女士和丈夫中年得子,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喜事。但不幸的是,由于出生时孩子吸入了羊水,导致短暂窒息,出生后被诊断为脑瘫儿童。这让翁女士的丈夫难以接受,所以对儿子一直都很抗拒,没有什么感情。他甚至想放弃这个孩子,但翁女士不同意,决心要好好抚养这个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由于丈夫对孩子不管不问,而翁女士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常常感到无能为力。现在,翁女士为照顾孩子的事情常常与丈夫吵架。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你为翁女士一家提供服务。问题:.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特点。.在上述案例中,翁女士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针对翁女士一家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人到中年的谢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诉说自己的苦恼,并表示自己常常想要离家出走。社会工作者了解到谢女士感到工作压力很大,同时孩子上小学在学业和生活方面需要自己照顾,家中老人也需要自己照顾,而丈夫因为在外地工作,一点也帮不上自己的忙。这让她感到心力交瘁。社会工作者针对这种情况,在社会层面采取的措施较为合适的是()。
A.
普及健康知识,协调并整合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服务
B.
让谢女士的情绪问题随时间与经验的发展,顺其自然的消除
C.
请谢女士的家人多给予她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助其渡过难关
D.
整合社会力量帮助人到中年的谢女士解决其社会生活中的难题,为其营造一个舒心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自从发现丈夫有了外遇之后,王女士便不断与丈夫争吵,每次争吵后,王女士都在女儿面前抱怨。不久,王女士发现女儿开始厌学,逃课,学习成绩下滑。王女士非常担心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王女士()。
A.
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B.
加强与女儿的沟通
C.
调整其丈夫与女儿的关系
D.
明确与女儿的界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王女士32岁。与丈夫分居两年,目前带着8岁的女儿与父母一起生活。王女士父亲今年60岁,刚退休;母亲56岁,还在工作。根据上述家庭资料,社会工作者绘制的家庭结构图中,正确的是()。
A.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379025920.png」
B.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446134784.png」
C.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513243648.png」
D.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576158208.png」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王女士离异多年,除工作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女儿小青身上。读大四的小青正面临就业选择,王女士希望她留在自己身边,而小青想到外地工作,远离母亲的约束,为此母女发生了多次争吵,关系异常紧张。于是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老李求助,老李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让母女俩呈现争吵过程,并引导王女士认识到不应过多干涉小青的选择。老李的上述做法运用的技巧是()
A.
重演和划清界限
B.
角色扮演和重演
C.
澄清和打破平衡
D.
划清界限和澄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李女士离婚后带着12岁的女儿来到城市打工,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工作逐渐稳定。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令李女士感到困惑的是青春期的女儿总是和她对着干,随地乱扔东西的坏习惯也改不掉,母女俩为此多次争吵。女儿还吵着不想上学要回老家,最近成绩明显下滑,李女士为此求助社会工作者小王,根据家庭处境化原则,小王适宜的做法是()。
A.
了解李女士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
B.
分析李女士女儿成绩下滑的原因
C.
探寻李女士来到城市打工的原因
D.
观察李女士与女儿日常如何沟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家庭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影响个体,下列表述中属于纵向影响因素的是()。
A.
小王的父亲在小王3岁时离家出走,母亲独自带大小王,为了不再重复母亲的人生,小王拒绝了男友的求婚
B.
小王向工作者表示每次过节回家,家里的长辈就会为他安排各种相亲活动,如果拒绝,长辈们就会说他不懂事,母亲还会在他面前抹眼泪。为此他特别害怕过节。
C.
小王对社会工作者说自己父母经常当着自己的面大打出手,为此他觉在家里一点也得不到温暖,他更愿意和朋友在一起。
D.
小王性格内向,与父母很少交流,婚后小王除了逢年过节外,与父母互动也不频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哭诉,她丈夫前不久因车祸去世,孩子年幼,公婆又年迈多病。社会工作者认真倾听王女士的诉说,让她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并适时递给她面巾纸,让其擦拭眼泪。社会工作者应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技巧。
A.
支持
B.
直接影响
C.
探索一描述一宣泄
D.
澄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哭诉,她丈夫前不久因车祸去世,孩子年幼,公婆又年迈多病。社会工作者认真倾听王女士的诉说,让她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并适时递给她面巾纸,让其擦拭眼泪。社会工作者应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技巧。
A.
支持
B.
直接影响
C.
探索一描述一宣泄
D.
澄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陈女士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此陈女士辞了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女儿,长此以往,陈女士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对丈夫和婆婆的意见很大,致使家人之间矛盾不断。社会工作者了解后开始介入,他的工作重点应该在()。
A.
危机干预
B.
哀伤辅导
C.
心理社会评估与干预
D.
病情评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案例王萍今年16岁,出生在广东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现为北京某打工子弟学校初二学生。王萍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她是老大。去年,她被父母接到上海读书,同时也帮助照看父母最疼爱的弟弟。王萍的父母在上海已经打拼了十年,现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观,每天收入有400~500元,但是需要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起早贪黑,很少和女儿见面。王萍的父母采用“金钱”加“管教”的方法教育王萍,认为在金钱上好好满足王萍就是爱她,当她做错事的时候,管教一下就是关心她。王萍的母亲经常打骂王萍,还常把自己在外面遭受的不快发泄到王萍身上。前两天,王萍又被母亲打了—顿。为此,她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最后离家出走了。[问题]请分析王萍目前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王萍面临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张女士离婚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并准备结婚。但是遭到女儿的反对。张女士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B.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反对张女士再婚
C.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D.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入户探访时了解到,李婆婆今年72岁,丈夫去世多年,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日常起居由女儿和女婿照顾。根据上述资料,小王绘制的下列家庭结构图中,正确的是()。
A.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077036032.png」
B.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144144896.png」
C.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211253760.png」
D.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269974016.png」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李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求助,她表示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常常让他喘不过气来,一方面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加班,另一方面还要处理与婆婆的关系,照顾孩子。这让他觉得心力憔悴,烦躁不安。社会工作者针对李女士的情况,在社会层面采取的较为合适的措施是()
A.
和他的家人联系,给予李女士更多的情感支持,帮他渡过难关
B.
运用个案或者小组工作的方法,对更年期女性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进行疏导
C.
普及更年期健康知识,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为李女士提供服务
D.
整合社会力量帮助李女士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营造舒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求助者李女士在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时,透露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小王听到后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争取使其回归喜欢异性的正途上来。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
A.
保密
B.
非评判
C.
接纳
D.
自我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王女士儿子小强初中去了一所寄宿学校,和儿子沟通中王女士发现儿子情绪低落,不愿多说话。王女士觉得儿子适应寄宿环境有困难,为此王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求助。此时,小强属于()。
A.
现有服务对象
B.
潜在服务对象
C.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D.
转介的服务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王女士认为孩子应该有点特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周末时间都安排得很满,而王女士的丈夫却想让孩子多点玩的时间,两人为此争吵不休。王女士家庭的教养方式是()。
A.
冲突型
B.
娇纵型
C.
专制型
D.
支配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小李结婚五年,小孩两岁,婆婆和她住在一起,帮助她照看小孩,最近为孩子教育问题,婆媳经常争吵,婆婆赌气回了老家,小李只好暂时请假在家,照顾孩子。社会工作者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协助解决小李的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A.
小李承认婆媳存在沟通不良的事实
B.
小李认为婆媳沟通不良是个问题
C.
小李愿意改善婆媳关系
D.
小李反思自己的早期生活经验
E.
小李觉得有能力处理婆媳关系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小李结婚五年,小孩两岁,婆婆和她住在一起,帮助她照看小孩,最近为孩子教育问题,婆媳经常争吵。婆婆赌气回了老家,小李只好暂时请假在家,照顾孩子。社会工作者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协助解决小李的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A.
小李承认婆媳存在沟通不良的事实
B.
小李认为婆媳沟通不良是个问题
C.
小李愿意改善婆媳关系
D.
小李反思自己的早期生活经验
E.
小李觉得有能力处理婆媳关系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服务对象:“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失败的母亲,太关心孩子啦!我的严格管教,不但没有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反而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远。”为了重塑服务对象的认知,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回应是()。
A.
“你对孩子过于严格,当然不利于你们之间的相处,孩子怎么会喜欢你?”
B.
“你在管教孩子上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非常好,那你之后有什么打算呢?”
C.
“你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相信自己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说你很失败”
D.
“你一下子说自己失败,又说自己关心孩子,这两者之间不是很矛盾吗?我觉得你要好好想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社会工作者小马接手了王女士的个案,准备进行接案会谈。在会谈的提纲中,小马应列出的内容有()。
A.
有关自己的介绍
B.
有关机构服务和工作程序的介绍
C.
王女士对会谈安排的意见
D.
王女士对机构服务的期望
E.
王女士的服务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张女士是一个思想观念很传统的妇女,丈夫嗜酒如命,每次喝醉了就打她,已经成了习惯。张女士认为自己没本事,只能嫁鸡随鸡,被虐待是自己的命不好。如果依据增强权能理论,在个人层面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恰当的做法是()。
A.
着重从张女士儿童时期的经历来分析其宿命论的根源
B.
引导张女士与丈夫一起更好地掌握夫妻良性互动的技巧
C.
协助张女士消除无力感并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D.
组建受家暴妇女互助小组,协助张女士与组员相互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徐女士在第一次小组活动开始时有些拘谨,怀疑地打量着周围,也不与他人交谈。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该()。
A.
了解徐女士对小组的期望
B.
邀请徐女士与其他组员一起进行自我介绍
C.
评估徐女士是否适合参加本小组
D.
转介徐女士给其他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社会工作者为家长开设了一个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教育小组。在一次小组讨论中,王女士滔滔不绝地讲:“我太倒霉了,本来工资就低,丈夫摔伤花了不少医药费,孩子又不听话,真是心烦。”听到王女士的叙述,其他组员纷纷回应,诉说自己的经历。看到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说:“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处境,但今天主要讨论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咱们先说这个问题好吗?此时,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张先生和黄女士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吵,社会工作者在会谈中让他们各自诉说自己的教育观点,在倾听中,双方逐渐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A.
支持者
B.
关系协调者
C.
资源筹措者
D.
倡导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下列选项中()内容属于心理动力反思性直接治疗。
A.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陈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
B.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林对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境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C.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王了解他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D.
社会工作者对王某做危险性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下列选项中()内容属于心理动力反思性直接治疗。
A.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陈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
B.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林对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境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C.
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王了解他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D.
社会工作者对王某做危险性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