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社会工作者老王在为李女士提供婚姻辅导时,李女士面对丈夫的家庭暴力问题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离婚。想请老王帮助拿主意。老王没有告诉李女士是否该离婚,而是和李女士一起分析了是非利弊,最后李女士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了。老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社会工作者老王在为李女士提供婚姻辅导时,李女士面对丈夫的家庭暴力问题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离婚。想请老王帮助拿主意。老王没有告诉李女士是否该离婚,而是和李女士一起分析了是非利弊,最后李女士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了。老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A.
尊重服务对象独特性
B.
尊重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
维护服务对象尊严
D.
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社会工作者老王在为李女士提供婚姻辅导时,李女士面对丈夫的家庭暴力问题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离婚,想请老王帮助拿主意。老王没有告诉李女士是否该离婚,而是和李女士一起分析了是非利弊,最后李女士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了。老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A.
尊重服务对象独特性
B.
尊重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
维护服务对象尊严
D.
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女士,41岁,结婚18年,工人。丈夫也是工人,女儿15岁。在求助中,王女士说:“多年来一直被丈夫打,结婚没多久他就开始打我。有时他还打女儿。他又赌又嫖,还不能说他,急了就逼我离婚。我害怕离婚,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一个离婚的女人,让人指指戳戳,是无法生活的。再说,想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怕缺乏父爱影响她的成长。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不打我们就行。我希望他年岁大点脾气会改好,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这个样。我有时被打得鼻青脸肿上不了班,女儿见到他就哆嗦。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该忍下去?”问题:.王女士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运用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提出针对王女士服务介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张女士离婚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并准备结婚。但是遭到女儿的反对。张女士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B.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社工反对张女士再婚
C.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D.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王女士32岁。与丈夫分居两年,目前带着8岁的女儿与父母一起生活。王女士父亲今年60岁,刚退休;母亲56岁,还在工作。根据上述家庭资料,社会工作者绘制的家庭结构图中,正确的是()。
A.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379025920.png」
B.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446134784.png」
C.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513243648.png」
D.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576158208.png」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张女士离婚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并准备结婚。但是遭到女儿的反对。张女士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B.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反对张女士再婚
C.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D.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社会工作者老张为王女士提供生涯规划辅导时,无意中发现王女士的丈夫对她有暴力行为,此时,老张首先应该做的是()
A.
因所获信息与服务无关,不必采取行动
B.
遵守保密原则,不向第三方透露王女士的信息
C.
征询王女士意见,问她是否愿意讨论家庭暴力问题
D.
直接向当地妇联反映,维护王女士的合法权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女士告诉社会工作者小王自己与婆婆之间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摩擦,由此引发的自己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为此李女士十分苦恼。社会工者小王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的母亲十分理解李女士的苦恼,小王的适当做法应是()。
A.
对李女士表示理解,对婆婆教育孩子的陈旧观念表示不认同
B.
对李女士做出同理反应,表达对李女士丈夫行为的不理解
C.
与李女士一同分析问题的原因,鼓励李女士与婆婆和丈夫进行坦诚的沟通,让李女士的自我选择与决定
D.
向李女士提供解决目前困扰的具体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李女士因为家庭不和前来求助,她说丈夫整天忙于工作,不顾家里,儿子也整天打游戏,乱花钱,她为家里付出那么多,感觉一点也没有得到回报,现在觉得她的人生很失败。社会工作者小刘打算用聚焦的技巧来了解李女士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技巧的是()。
A.
李女士,您刚才说了那么多,您认为最让您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
B.
李女士,我很理解您作为家庭妇女的不容易
C.
李女士,遇到这些问题,您通常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D.
李女士,我听说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一般都很聪明,您的儿子把聪明用在学习上会怎样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自从发现丈夫有了外遇之后,王女士便不断与丈夫争吵,每次争吵后,王女士都在女儿面前抱怨。不久,王女士发现女儿开始厌学,逃课,学习成绩下滑。王女士非常担心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王女士()。
A.
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B.
加强与女儿的沟通
C.
调整其丈夫与女儿的关系
D.
明确与女儿的界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年近50岁的李女士是某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门通知她准备办理退休手续。李女士不愿退休,找到社会工作者老王,寻求帮助。老王协助她查阅了相关文件,向李女士讲解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议她与企业协商,协商不成,再通过工会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在上述过程中。老王扮演了()角色。
A.
教育者
B.
协调者
C.
促进者
D.
咨询辅导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的再婚造成困难。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深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阻止王女士的错误做法
B.
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C.
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D.
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去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再婚造成困难。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深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阻止王士士的错误做法
B.
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C.
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D.
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求助者李女士在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时,透露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小王觉得“同性恋”是违背社会道德的,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
A.
保密
B.
个别化
C.
非评判
D.
自我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李女士对上初中的女儿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必须在班级排名前三,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种做法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双方经常发生争吵,无奈之下李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求助,小刘打算使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来帮助李女士,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引导李女士质疑自己对女儿不合理的要求
B.
帮助李女士改变自己非理性的语言模式
C.
协助李女士探索儿时上学经历带来的影响
D.
向李女士演示如何更加理性地与女儿沟通
E.
运用放松疗法帮助李女士缓解内心的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王女士离异多年,除工作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女儿小青身上。读大四的小青正面临就业选择,王女士希望她留在自己身边,而小青想到外地工作,远离母亲的约束,为此母女发生了多次争吵,关系异常紧张。于是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老李求助,老李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让母女俩呈现争吵过程,并引导王女士认识到不应过多干涉小青的选择。老李的上述做法运用的技巧是()
A.
重演和划清界限
B.
角色扮演和重演
C.
澄清和打破平衡
D.
划清界限和澄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自小孩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子从小体质弱,比较敏感,即使上了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以工作为由将接送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应该了解()。
A.
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B.
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C.
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D.
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魏女士和丈夫结婚后育有一女,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但是两年前丈夫开始以工作繁忙为借口经常夜不归宿,后来魏女士发现丈夫有了外遇,愤怒之下的她将事情告诉了上学的女儿。此后,俩人开始闹离婚,女儿不忍看着父母分开,于是想通过努力学习来挽回父母的婚姻。但是这期间,魏女士因心情欠佳经常对女儿发脾气,在女儿升入高中后,父母频繁的争吵使她无法安心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父母离婚后,女儿与魏女士生活在一起,但是女儿开始抱怨她,并不时地与她顶撞。面对女儿的变化,魏女士感到很无助,于是前来向社会工作者张萍求助。张萍介入此案,则以下介入策略正确的是()。
A.
张萍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母女关系上
B.
间接地批评魏女士不应该把自己的婚姻纠葛告诉女儿直至影响女儿
C.
用家庭沟通理论重建魏女士和女儿之间的沟通模式,改善母女的沟通现状
D.
帮助魏女士和女儿合理地疏解和宣泄积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
E.
首先对魏女士进行心理治疗和安慰,因为是魏女士的婚姻失败造成了母女的关系紧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李女士离婚后带着12岁的女儿来到城市打工,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工作逐渐稳定。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令李女士感到困惑的是青春期的女儿总是和她对着干,随地乱扔东西的坏习惯也改不掉,母女俩为此多次争吵。女儿还吵着不想上学要回老家,最近成绩明显下滑,李女士为此求助社会工作者小王,根据家庭处境化原则,小王适宜的做法是()。
A.
了解李女士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
B.
分析李女士女儿成绩下滑的原因
C.
探寻李女士来到城市打工的原因
D.
观察李女士与女儿日常如何沟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抱怨,其女儿有很多坏毛病,包括作业拖沓,写字速度慢,从不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等。为了帮助王女士聚焦问题,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让王女士清楚描述女儿的问题表现
B.
让王女士澄清希望解决其他问题
C.
协助王女士根据严重程度给问题排序
D.
帮助教育其女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王女士的单位每个月为其缴纳600元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王女士自己应该缴纳200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B.
王女士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每月会增加380元
C.
王女士的月薪应该是10000元
D.
王女士的单位为他缴纳的是她月薪的3%,而她自己缴纳的是她月薪的1%
E.
王女士的统筹基金每月会增加42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李女士在丈夫陪同下向社会工作者小杨求助,会谈后,小杨发现李女士具有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但从机构的服务范围来看,无法向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小杨想把李女士转介给其他专业机构。在转介前,小杨首先要征得()
A.
李女士丈夫同意
B.
机构同意
C.
李女士自己同意
D.
督导同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李女士是单亲母亲抚养两个孩子,最近失业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了解李女士的具体情况后找到心理调适、儿童抚育、职业训练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为李女士提供帮助,小王的上述做法反映出个案管理的()特点。
A.
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
B.
服务对象面临多重问题
C.
为服务对象寻找所需服务资源
D.
为服务对象获取完整服务
E.
为服务对象解决个别心理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求助者李女士在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时,透露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小王听到后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争取使其回归喜欢异性的正途上来。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
A.
保密
B.
非评判
C.
接纳
D.
自我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多选)老王的老伴去世有半年了,这半年里年轻时就丧偶的邻居王奶奶对老王照顾有加,两人一来二去产生了感情,老王想和王奶奶结婚。可是老王的儿女们坚决不同意,对老王说他若和王奶奶结婚,就不认他这个爸,还去王奶奶家骂人闹事。关于老王儿女的行为,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A.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他们的母亲才刚去世半年
B.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老王再婚会增加他们的赡养负担
C.
老王儿女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侵犯了老王的婚姻自由
D.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老王若先去世,王奶奶会有一部分的继承权
E.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王奶奶不是他们的亲生母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单选)老王的老伴去世半年了,这半年里年轻时就丧偶的邻居王奶奶对老王照顾有加,两人一来二去产生了感情,老王想和王奶奶结婚。可是老王的儿女们坚决不同意,对老王说他若和王奶奶结婚,就不认他这个爸,还去王奶奶家骂人闹事。关于老王儿女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他们的母亲才刚去世半年
B.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老王再婚会增加他们的赡养负担
C.
老王儿女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侵犯了老王的婚姻自由
D.
老王儿女的行为正确,因为老王若先去世,王奶奶会有一部分的继承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李某与丈夫结婚13年,育有两儿一女。自结婚以来,其丈夫暴躁的脾气始终未改变,经常对李某拳脚相加,李某想过离婚,但是一看到可爱的儿女,她又动摇了。然而,她感觉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住丈夫的暴打,该不该离婚,李某自己也拿不定注意。于是,她找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给她拿主意。接待李某的社会工作者在听完李某的陈述后,分析其个人及其家庭的处境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但并没有明确告知李某该不该离婚。这里社会工作者严格遵循了()。
A.
尊重原则
B.
个别化原则
C.
自决原则
D.
非批判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王女士失业后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她到社会工作机构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小李与王女士进行了面谈。在面谈中,小李运用影响性技巧给予的最佳回应是()。
A.
“您刚才说了失业后的感受.我很同情您”
B.
“您刚才说了失业后的感受.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C.
“您刚才说了失业后的感受。失业这种事情确实让人感觉很不好”
D.
“您刚才说了失业后的感受。我有一些建议给您,可能会对您有帮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张女士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小飞生活。最近,张女士认识了一位陈先生,双方感觉不错,有意结合,可是却遭到了小飞的强烈反对。张女士想请社会工作者帮她出个主意,社会工作者的适当做法是()。
A.
深入了解事情的情况,鼓励张女士作出决定
B.
为了孩子的利益,反对张女士再婚
C.
让张女士先散心,把事情放一段再说
D.
为了张女士的幸福,支持张女士再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社会工作者老李与郑女士面谈时发现,郑女士一会儿抱怨丈夫不管家,只顾自己,一会儿又数落孩子的不是,不理解母亲的辛苦。对此,老李拟应用聚焦技巧予以回应最适宜的做法是()。
A.
让郑女士记录家庭争吵的频率
B.
鼓励郑女士讲出内心的苦恼与委屈
C.
让郑女士明确自己面临的问题
D.
让郑女士看到丈夫与孩子好的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王女士近来情绪波动很大,严重影响了生活。情绪低落时,王女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情绪平稳时,王女士能够像平时那样生活。对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制订的服务目标是()
A.
防止王女士情绪进一步低落
B.
帮助王女士发现生活中的意义
C.
鼓励王女士主动与他人交往
D.
延长王女士情绪平稳的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李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求助,她表示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常常让他喘不过气来,一方面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加班,另一方面还要处理与婆婆的关系,照顾孩子。这让他觉得心力憔悴,烦躁不安。社会工作者针对李女士的情况,在社会层面采取的较为合适的措施是()
A.
和他的家人联系,给予李女士更多的情感支持,帮他渡过难关
B.
运用个案或者小组工作的方法,对更年期女性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进行疏导
C.
普及更年期健康知识,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为李女士提供服务
D.
整合社会力量帮助李女士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营造舒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黄女士今年37岁,家中有三口人,她、12岁的女儿以及74岁的老母亲。丈夫在去年因病去世。黄女士身体也不好,三年前,她因患有肺病而失去了超市的售货员工作,到如今她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做些小时工挣得一点钱,再加上每月320元的低保金生活,一家三口生活很拮据。女儿正读小学五年级,再过一年就要升初中了,需要准备学费,还有老母亲的医药费等,面对家中的境况,黄女士一筹莫展。【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家庭帮助计划,帮助黄女士改变家庭困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45岁的齐女士长期忍受丈夫家庭暴力,但她由于种种顾虑致没有离婚。最近,齐女士又一次被丈夫施暴,她忍无可忍向社会工作者老郝求助。在建立关系的会谈中,老郝恰当的做法有()
A.
制订双方认可的谈话规则
B.
创造宽松舒适的谈话氛围
C.
让齐女士自由地表达感受
D.
质疑齐女士未离婚的想法
E.
建议齐女士与丈夫多交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徐女士是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的亲职教育小组的成员,她跟社会工作者小秦表示了对个别组员的不满和对小李的抱怨,并想退出小组,希望改由小秦对自己进行个别辅导。根据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小秦最适宜的做法是()。
A.
同意徐女士要求,让她去征得小李的同意
B.
婉拒徐女士要求,劝其先与小李进行沟通
C.
建议徐女士去找小李的主管,让领导定夺
D.
同意徐女土退出小组,然后为其提供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小王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新社会工作者。某天早上,他接待了一名40多岁的女性案主胡女士,胡女士是位企业干部,结婚已15年,有一位正读初二的女儿。她与丈夫关系一直不错,家里的一切都由她操持。但最近胡女士发现丈夫另有新欢,这给她很大打击。她难以接受现实,想离婚又怕伤害女儿。胡女士来找社会工作者希望获得帮助。与小王交谈了一会儿后,胡女士表露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获得帮助;另一方面又怀疑年轻的小王能否理解她的感受,能否帮得了她。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该如何打消案主的疑虑?.试述接案工作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随着社会工作者小周对服务对象李女士的服务介入不断深入,李女士开始逐渐向小周倾诉自己以往的不幸经历和感受,对此小周与李女士一起面对这些不幸的经历,帮助李女士调整情绪、行为、认知。以上小周对李女士所提供的服务中,小周扮演了()的角色。
A.
使能者
B.
教育者
C.
倡导者
D.
治疗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王女士发现12岁的儿子最近学习不专心,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明显下降。为此,王女士与丈夫尝试了很多方法管教儿子,但收效甚微。儿子平时还算听话,与王女士夫妇也较亲近,就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让王女土颇为烦恼。遂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接案后,首先进行需求评估,以便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工作步骤中,小李运用家庭结构图描述王女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王女士与其儿子关系的连接线应是()。
A.
实线
B.
虚线
C.
波折线
D.
阻断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社会工作者小马接手了王女士的个案,准备进行接案会谈。在会谈的提纲中,小马应列出的内容有()。
A.
有关自己的介绍
B.
有关机构服务和工作程序的介绍
C.
王女士对会谈安排的意见
D.
王女士对机构服务的期望
E.
王女士的服务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社会工作者小童为社区内的青少年家长开设“亲子沟通”小组。在近几次的小组活动中,李女士与坐在她身旁的张女士、陈女士比较谈得来,不再积极与其他组员一起做活动。当其他组员在分享如何教育子女的经验和体会时,她们三人一直在讨论孩子上哪个学校好。这时,小童适宜的做法有()。
A.
不予理睬、继续开展小组
B.
重新安排李女士等三人的座位
C.
运用小组程序和练习分离次小组
D.
要求李女士等人更多地与其他组员交流
E.
鼓励其他组员形成次小组以增加小组凝聚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家庭社会工作者赵琦接受了刘女士的求助,刘女士说,她和丈夫老吵架,自己的婆婆老是站在儿子的一边。丈夫老是不务正业,我们用贷款买的房子,家庭收入也不高,压力特别大,儿子该上初中了不好管,自己最近情绪很差。赵琦打算采用家庭干预的聚焦技巧对刘女士提问,合适的问法为()。
A.
“听起来你遇到了许多不开心的事,是吗?”
B.
“你希望我帮你一起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吗?”
C.
“你真的觉得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吗?”
D.
“在你刚才说的这些问题里,你认为你最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翁女士和丈夫中年得子,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喜事。但不幸的是,由于出生时孩子吸入了羊水,导致短暂窒息,出生后被诊断为脑瘫儿童。这让翁女士的丈夫难以接受,所以对儿子一直都很抗拒,没有什么感情。他甚至想放弃这个孩子,但翁女士不同意,决心要好好抚养这个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由于丈夫对孩子不管不问,而翁女士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常常感到无能为力。现在,翁女士为照顾孩子的事情常常与丈夫吵架。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你为翁女士一家提供服务。问题:.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特点。.在上述案例中,翁女士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针对翁女士一家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老王夫妇婚后多年不育,依法收养女婴招娣后,生下一对龙凤胎天天和亮亮。儿女成人后,老王的老伴离世,老王与蔡女士再婚。蔡女士儿子大钢已成家立业。支持母亲再婚,时常来探望母亲。而天天、亮亮反对父亲再婚,很少回家看望老王。年初,老王突发脑梗去世,生前未订立遗嘱。老王遗产应由()继承。
A.
蔡女士、招娣、天天、亮亮
B.
蔡女士、大钢、天天、亮亮
C.
蔡女士、大钢、招娣
D.
天天、亮亮、大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老王夫妇婚后多年不育,依法收养女婴招娣后,生下一对龙凤胎天天和亮亮。儿女成人后,老王的老伴离世,老王与蔡女士再婚。蔡女士儿子大钢已成家立业,支持母亲再婚,时常来探望母亲。而天天、亮亮反对父亲再婚,很少回家看望老王。年初,老王突发脑梗去世,生前未订立遗嘱。老王遗产应由()继承。
A.
蔡女士、招娣、天天、亮亮
B.
蔡女士、大钢、天天、亮亮
C.
蔡女士、大钢、招娣
D.
天天、亮亮、大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王女士向小李报怨,上小学的儿子上课时总是开小差,学习成绩不好;作业不会做,教他也不愿听。有时还和同学打架,玩过的东西从来不整理,行为习惯不好,小李拟运用聚焦的技巧,帮助王女士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其适宜的提问有()
A.
“目前您最希望看到孩子改变的是什么?”
B.
“您觉得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C.
“您就孩子的这些问题向其他人咨询过吗?”
D.
“您之前针对孩子这些问题做过改变的尝试吗?”
E.
”您能根据重要程度排列一下希望孩子改变的行为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徐女士在第一次小组活动开始时有些拘谨,怀疑地打量着周围,也不与他人交谈。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该()。
A.
了解徐女士对小组的期望
B.
邀请徐女士与其他组员一起进行自我介绍
C.
评估徐女士是否适合参加本小组
D.
转介徐女士给其他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张女士因夫妻关系不和十分痛苦,但又不想离婚。这时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处理方式是()。
A.
感受张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B.
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C.
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张女士向她学习
D.
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张女士年迈的母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病毒不幸逝世,她感到悲痛欲绝,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随即对张女士进行危机干预,下列做法符合危机干预模式的是()。
A.
协助张女士申请医疗救助
B.
帮张女士适当宣泄悲痛的情绪
C.
叮嘱张女士的丈夫和孩子多关心她
D.
判断张女士是否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E.
帮助张女士联系尽快入住方舱医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李奶奶育有三男两女,均已成家立业;王大爷育一男一女,也都结婚工作。由于李奶奶和王大爷的老伴都去世了,两人互有好感,在前年结了婚。现李奶奶突患重病,需要人照顾,李奶奶的五个孩子聚集起来在讨论,他们的讨论内容如下。则哪些人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A.
大儿子说“咱妈再婚了,应该是王大爷的儿女赡养她,我没有赡养的义务”
B.
二儿子说“咱妈虽然再婚了,但作为儿女,始终有赡养她的义务”
C.
大女儿说“我嫁出去了,要照顾公公婆婆,没有赡养咱妈的义务”
D.
小女儿说“咱妈一直对我都不好,我和她没什么感情,我没有赡养她的义务”
E.
小儿子说“当初咱妈再婚时我就不同意,她硬是和李大爷过一块儿了,现在她生病了,应该让李大爷照顾,我没有赡养的义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刘奶奶一家是村里的困难户,家里有三口人:刘奶奶、已离婚的女儿和6岁的外孙女。刘奶奶平常可以做些家务活,而家里的两亩地则主要靠女儿李梅操持,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业。农忙时,好心的邻居会帮帮李梅。由于婚姻失败的阴影,李梅拒绝再谈婚论嫁,一个人咬牙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增加收入,李梅还搞起了一亩大棚蔬菜。哪知一场暴风雪。把大棚都压坏了,另外一亩麦子还冻死了一大半,所有的劳动和投入都付诸东流,李梅开始灰心丧气,再想想自己婚姻的不幸,觉得自己命苦。就在这时,乡里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决定为她家提供服务。【问题】.上述案例中,案主李梅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针对案主李梅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