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供丰富生活条件
B. 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C. 提供疾病治疗
D. 办理丧葬事宜
搜题
第2题
A. 通过实物或者现金的方式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包括供给食物、衣物和零用钱等保障
B.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
C. 办理丧葬事宜,丧葬费用从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
D. 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给予住房救助
E. 给予教育救助,保证特困供养对象完成义务教育、中高等以上教育和继续教育
第3题
A. 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B.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受灾人员救助
C. 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D.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
第5题
A. 甲某,15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均45岁无工作,低保家庭。
B. 乙某,15岁,无生活来源,低收入家庭
C. 丙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亲死亡,母亲为特困供养对象,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双亡,无其他近亲属
第6题
A. 坚持托底供养,强化政府托底保障职责,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B. 坚持属地管理,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
C. 坚持城乡分类,根据城乡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进行保障
D. 坚持适度保障,实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
E. 坚持社会参与,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以及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特困人员提供服务和帮扶
第10题
A. 由村民委员会集中提供照料
B. 可为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提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
C. 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就近安排到相应的供养服务机构
D. 由村民委员会委托村民对供养对象提供照料
第12题
A. 国家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B.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
C. 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D. 供养形式分为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
第14题
A. 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B. 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C. 提供疾病治疗
D. 办理丧葬事宜
第16题
A. 义务教育阶段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困供养人员
C. 不能入学的残疾儿童
D. 社区矫正人员
E. 下岗培训教育人员
第17题
A. 王某
B. 定点医疗机构
C. 转诊医疗机构
D. 王某所在村村民委员会
第18题
A. 最低生活保障
B.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C. 医疗救助
D.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E. 临时救助
第20题
A. 爷爷
B. 居民委员会
C. 儿童福利机构
D. 父母所在单位
第21题
A.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 乡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
第23题
A. 救助站不应向孙某提供返乡车票
B. 孙某需支付救助站救助的费用
C. 救助站应先为孙某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D. 救助站应先向其询问清楚情况,再对其进行救助
E. 救助站延长救助期限,应当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24题
A.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现改为医疗保障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第25题
A.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特困供养人员
C. 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
D. 小康家庭的儿童
E. 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第26题
A. 甲某,19岁,就读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父母双亡亦无其他近亲属
B. 乙某,25岁,严重智力障碍,父母双亡
C. 丙某,70岁,无劳动能力,20年前,与成年养子女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现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5岁,在校就读初三年级,父母双亡,有一个在国有企业上班五年的哥哥
第27题
A. 只能本人提出申请
B. 村民委员会不能主动帮助其申请
C. 可以本人提出口头申请
D. 委托村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第28题
A. 教育救助的对象包括符合救助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
B. 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
C. 教育救助不仅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还包括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
D. 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介绍工作的,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30题
A. 小华,5周岁,幼儿园学童,特困供养人员子女
B. 小梦,9周岁,小学生,父母是福利企业残疾职工
C. 小丽,13周岁,初中生,低保家庭成员
D. 小君,19周岁,在职夜大学生,低保家庭成员
第31题
A. 小华,16周岁,品学兼优,刚刚考入某市重点中学
B. 小丽,19周岁,肢体残疾,刚刚到某福利企业就业
C. 老王,65周岁,因盗窃罪被判缓刑2年
D. 老李,70周岁,经过康复治疗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第32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健康成年人
B.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33题
A. 已满14周岁的无抚养人并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李某
B. 已满18周岁靠乞讨为生的身心健全的张某
C. 右腿残疾且无抚养人以维修电器为生的朱某
D. 儿女在外打工自己双目失明的80岁的乔某
第34题
A. 夫妻间扶养的内容包括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精神上互相慰藉
B. 夫妻间的扶养关系具有人身属性
C. 夫妻间的扶养关系是相互的
D. 夫妻扶养作为法定义务,具有法律强制性
E. 在离婚诉讼阶段,夫妻双方的扶养关系已经不存在了
第35题
A.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C.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D.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第36题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第37题
A. 村民委员会
B. 社区居委会
C. 乡镇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E. 街道办事处
第38题
A. 小花,9岁,父母双亡,只有一个21岁的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姐姐
B. 大利,25岁,盲人,无其他近亲属,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C. 老刘,70岁,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和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40岁的儿子因盗窃被判管制2年正在社区矫正并且是低保对象。
D. 大鹏,45岁,二级智力残疾;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70岁的老母亲,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第39题
A. 医疗救助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从而避免疾病的困扰
B. 医疗救助资助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参加最低生活保障
C. 医疗救助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物资补助
D. 医疗救助是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帮助贫困人群获得身体健康的一种制度
第40题
A.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B. 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
C.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D. 临时救助资金筹集机制
E. 政府监督管理机制
第41题
A. 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B. 加快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
C. 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D. 不断完善临时救助资金筹集机制
E.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机制
第42题
A.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特困供养人员
C.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D. 失依儿童
E. 临时救助人员
第43题
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D.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第44题
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D.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第45题
A. 住院救助
B. 门诊救助
C. 医疗保险报销
D. 参保医疗保险资助金
E. 所在单位报销
第46题
A. 免费教育
B. 必要的学习补助
C. 必要的生活补助
D. “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第47题
A. 应该给予小新适当的教育救助
B. 应该为小新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C. 不能对小新进行教育救助,因为她不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
D. 对小新进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E. 不能对小新进行教育救助,因为她有低保金
第48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的人
B. 无劳动能力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20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49题
A. 医疗救助对象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
B. 医疗救助服务内容包括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
C. 要获得医疗救助.申请人需向居住地县级人民医院提出申请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医疗救助申请材料,并签署审批意见
第50题
A. 只有一个养子且无生活来源的70岁赵某
B. 只有一个40岁有劳动能力有生活来源的哥哥的30岁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钱某
C. 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重病患者40岁的孙某
D. 和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14岁的孤儿李某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