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花,9岁,父母双亡,只有一个21岁的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姐姐
B. 大利,25岁,盲人,无其他近亲属,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C. 老刘,70岁,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和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40岁的儿子因盗窃被判管制2年正在社区矫正并且是低保对象。
D. 大鹏,45岁,二级智力残疾;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70岁的老母亲,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搜题
第1题
A. 小花,9岁,父母双亡,只有一个21岁的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姐姐
B. 大利,25岁,盲人,无其他近亲属,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C. 老刘,70岁,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和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40岁的儿子因盗窃被判管制2年正在社区矫正并且是低保对象。
D. 大鹏,45岁,二级智力残疾;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70岁的老母亲,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第2题
A. 小华,16周岁,品学兼优,刚刚考入某市重点中学
B. 小丽,19周岁,肢体残疾,刚刚到某福利企业就业
C. 老王,65周岁,因盗窃罪被判缓刑2年
D. 老李,70周岁,经过康复治疗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第3题
A. 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B.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属于收入。
C.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D. 要求无任何生活来源。
第4题
A. 通过实物或者现金的方式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包括供给食物、衣物和零用钱等保障
B.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
C. 办理丧葬事宜,丧葬费用从救助供养经费中支出
D. 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给予住房救助
E. 给予教育救助,保证特困供养对象完成义务教育、中高等以上教育和继续教育
第5题
A. 甲某,19岁,就读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父母双亡亦无其他近亲属
B. 乙某,25岁,严重智力障碍,父母双亡
C. 丙某,70岁,无劳动能力,20年前,与成年养子女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现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5岁,在校就读初三年级,父母双亡,有一个在国有企业上班五年的哥哥
第6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健康成年人
B.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7题
A. 已满14周岁的无抚养人并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李某
B. 已满18周岁靠乞讨为生的身心健全的张某
C. 右腿残疾且无抚养人以维修电器为生的朱某
D. 儿女在外打工自己双目失明的80岁的乔某
第8题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第10题
A. 卖菜收入
B. 土地流转收入
C. 村民委员会发放的治安巡逻志愿者补贴
D. 政府发放的种粮补贴
E. 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第11题
A. 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B.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受灾人员救助
C. 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D.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
第12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的人
B. 无劳动能力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20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15题
A.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特困供养人员
C.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D. 失依儿童
E. 临时救助人员
第16题
A. 甲某,15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均45岁无工作,低保家庭。
B. 乙某,15岁,无生活来源,低收入家庭
C. 丙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亲死亡,母亲为特困供养对象,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双亡,无其他近亲属
第18题
A. 由村民委员会集中提供照料
B. 可为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提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
C. 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就近安排到相应的供养服务机构
D. 由村民委员会委托村民对供养对象提供照料
第23题
A. 配租经济适用房
B. 帮助搭建临时住房
C. 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D. 降低购房贷款首付比例
第24题
A. 坚持托底供养,强化政府托底保障职责,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B. 坚持属地管理,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
C. 坚持城乡分类,根据城乡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进行保障
D. 坚持适度保障,实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
E. 坚持社会参与,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以及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特困人员提供服务和帮扶
第26题
A. 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
B. 街道办事处或县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
D.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第27题
A.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特困供养人员
C. 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
D. 小康家庭的儿童
E. 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第28题
A. 国家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B.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
C. 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D. 供养形式分为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
第29题
A. 只能本人提出申请
B. 村民委员会不能主动帮助其申请
C. 可以本人提出口头申请
D. 委托村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第31题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B.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可以先制定的行政法规。
C.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所有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D.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E.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第32题
A.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现改为医疗保障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第33题
A. 只有一个养子且无生活来源的70岁赵某
B. 只有一个40岁有劳动能力有生活来源的哥哥的30岁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钱某
C. 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重病患者40岁的孙某
D. 和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14岁的孤儿李某
第34题
A. 获得全额最低生活保障
B. 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C. 获得必要的生活补助
D. 获得政府负责安排适合的寄养家庭
第35题
A. 由围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规范
B. 具有由人们公认的惯例所形成的一种属性
C. 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对其权利加以保障,对其义务进行监督实施
第36题
A. 由围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规范
B. 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对其权利加以保障,对其义务进行监督实施
C. 具有由人们公认的惯例所形成的一种属性
第37题
A. 由围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规范
B. 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对其权利加以保障,对其义务进行监督实施
C. 具有由人们公认的惯例所形成的一种属性
第38题
A. 具有由人们公认的惯例所形成的一种属性
B. 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对其权利加以保障,对其义务进行监督实施
C. 由围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国家意志的一种行为规范
第39题
A. 义务教育阶段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B.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困供养人员
C. 不能入学的残疾儿童
D. 社区矫正人员
E. 下岗培训教育人员
第40题
A. 小亮,7岁,因智力残疾不能上普通小学
B. 小强,10岁,因患病造成双耳失聪,家庭贫困,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C. 小花,5岁,自闭症,家庭贫困,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
D. 小英,1岁,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庭贫困。
第41题
A. 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B. 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C. 提供疾病治疗
D. 办理丧葬事宜
第42题
A.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C.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D.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第43题
A. 村民委员会
B. 社区居委会
C. 乡镇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E. 街道办事处
第46题
A.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 乡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
第47题
A. 最低生活保障
B.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C. 医疗救助
D.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E. 临时救助
第49题
A. 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杨某
B. 属于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小雨
C. 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D. 当地政府规定的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
第50题
A. 申请医疗救助的,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
B. 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C. 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审批
D.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直接办理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