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获得全额最低生活保障
B. 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C. 获得必要的生活补助
D. 获得政府负责安排适合的寄养家庭
搜题
第1题
A. 获得全额最低生活保障
B. 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C. 获得必要的生活补助
D. 获得政府负责安排适合的寄养家庭
第2题
A. 家庭成员共同送养
B. 单身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差距
C. 夫妻共同收养
D. 死亡一方父母有优先抚养权利
第4题
A. 小钟19岁,父母因车祸双亡
B. 小袁15岁,被父母遗弃
C. 小琳6岁,是被拐卖儿童
D. 小娟3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对其进行抚养
第5题
A. 免费教育
B. 必要的学习补助
C. 必要的生活补助
D. “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第6题
A. 免费教育
B. 必要的学习补助
C. 必要的生活补助
D. “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第7题
A. 小刚16岁,父母因车祸双亡
B. 小丽19岁,被父母遗弃
C. 小琳6岁,是被拐卖儿童
D. 小娟3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对其进行抚养
E. 小明6个月,是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
第8题
A. 小光,11岁,父母双亡
B. 小芳,10岁,父母离婚后,都不愿意抚养小芳
C. 小阳,13岁,父母身体都有残疾,生活非常困难,无力抚养小阳
D. 小婷,16岁,2岁时被拐,后被警察解救,可是一直找不到亲生父母
第9题
A. 小王,初一,13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B. 小张,高二,16岁,城市“三无”对象
C. 小李,六年级,12岁,城市低保对象
D. 小刘,高二,17岁,农村特困人员
E. 小樊,初三,15岁,靠父母退休金上学
第10题
A. 甲某,15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均45岁无工作,低保家庭。
B. 乙某,15岁,无生活来源,低收入家庭
C. 丙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亲死亡,母亲为特困供养对象,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双亡,无其他近亲属
第12题
A. 甲某,19岁,就读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父母双亡亦无其他近亲属
B. 乙某,25岁,严重智力障碍,父母双亡
C. 丙某,70岁,无劳动能力,20年前,与成年养子女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现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5岁,在校就读初三年级,父母双亡,有一个在国有企业上班五年的哥哥
第13题
A. 蒋某与小玉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B. 小玉不满14周岁
C. 小玉的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小玉
D. 蒋某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第14题
A. 小王的生父母应该给养父母10万元钱,毕竟人家抚养了小王
B. 小王的生父母可以找人协商少给点
C. 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当初收养的时候是养父母自愿的
D. 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养父母虐待孩子,对小王并不好
第15题
A. 死亡抚恤的对象是那些被批准或确认为烈士、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现役军人的遗属
B. 现役军人死亡由省级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C.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是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的第一顺序
D. 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
第16题
A. 由军人生前扶养的军人的姑姑,其姑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
B. 死亡军人的配偶,该配偶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C. 死亡军人的25岁的失业在家没有收入的儿子
D. 由军人生前扶养的无生活来源的仍在上学的成年弟弟
第17题
A. 批评李娟的想法和做法
B. 与李娟的父母沟通,建议他们改变教育方式,同时倾听李娟的内心想法
C. 与李娟的同学交流,建议其劝说李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D. 对李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明白现阶段对于她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
E. 与李娟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跟李娟交流、沟通,使李娟感到集体的温暖
第18题
A. 有父母无配偶的,发给父母
B. 有配偶无父母的,发给配偶
C. 没有父母、配偶的可以发给子女
D. 既有父母又有配偶的,发给父母
E. 既有父母又有配偶的,发给配偶
第19题
A. 纪某与阿紫的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
B. 阿紫未成年
C. 阿紫的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她
D. 纪某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第20题
A. 和直接抚养方部分存在,和间接抚养方完全消除
B. 和直接抚养方完全存在,和间接抚养方消除
C. 直接抚养方和间接抚养方均部分消除
D. 不能因离婚而消除
第21题
A.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
B.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C.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
D.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经人民法院裁判后恢复
E.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成年的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第22题
A. 父母双方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15岁的甲
B.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出生6个月的弃婴乙
C. 父亲死亡的11岁儿童丙
D. 4岁的残疾儿童丁
第23题
A. 爷爷
B. 居民委员会
C. 儿童福利机构
D. 父母所在单位
第24题
A. 烈士的母亲,收入低于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B. 烈士生前配偶,再婚,再婚后继续抚养烈士子女
C. 烈士的儿子,20岁,在某高校就读大学三年级
D. 烈士的弟弟,20岁,残疾,无生活来源,由烈士生前供养
E. 抚养烈士长大的祖母,80岁,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
第25题
A. 祖父母、外祖父母缺乏生活能力
B.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法赡养
C. 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
D. 孙子女、外孙子女无其他赡养对象
E. 孙子女、外孙子女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长大
第26题
A. 能,因为小张是生父母的亲生儿子,不论被收养后是否取得联系都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B. 不能,虽然小张是生父母的亲生儿子,但不论被收养后是否取得联系都无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C. 能,我国法律规定,被收养后与生父母取得联系并产生感情的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D. 不能。因为其余的子女都反对,少数服从多数
第27题
A. 第一顺序是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B. 第二顺序是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
C.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时,由第一顺序的亲属享受,第二顺序亲属不享受
D. 同一顺序中的亲属各自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由民政部门确定
第28题
A. 第一顺序是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B. 第二顺序是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
C.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时,有第一顺序的亲属享受,第二顺序亲属不享受
D. 同一顺序中的亲属各自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由民政部门确定
第29题
A. 郭某要求小红与其共同生活
B. 周某对小红不履行抚养义务
C. 周某虐待小红
D. 小红愿意随郭某生活
E. 周某患重病但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第30题
A. 代偿生父留下的债务
B. 给付生母生活费
C. 补偿收养期间赵某夫妇支出的教育费
D. 给付赵某夫妇生活费
第31题
A. 赵某,年满15周岁,在镇上某中学上高中一年级
B. 钱某,年满18周岁,在镇上某外资企业工作,并已经签订劳动合同
C. 孙某,年满18周岁,在县城从事个体服装生意
D. 李某,年满20周岁,在城里帮助父母经营小卖部
E. 周某,年满40周岁,父母双亡,无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32题
A. 儿童福利机构可以作为送养人
B.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对子女有优先抚养权
C. 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的,监护人可以决定送养
D. 生父母一方去向不明,另一方可以单独送养
第33题
A. 陆某如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可发给他未满18岁的弟弟
B. 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时,第一顺序亲属、第二顺序亲属均可享受
C. 如果陆某死亡前有遗嘱,应按照遗嘱载明的顺序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D. 同一顺序中的亲属各自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必须均等
E. 陆某如有父母、配偶、子女,一次性抚恤金发给陆某的父母、配偶、子女
第34题
A. 小花,9岁,父母双亡,只有一个21岁的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姐姐
B. 大利,25岁,盲人,无其他近亲属,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C. 老刘,70岁,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和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40岁的儿子因盗窃被判管制2年正在社区矫正并且是低保对象。
D. 大鹏,45岁,二级智力残疾;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有一个70岁的老母亲,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
第36题
A. 小花,父亲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已经服刑九年,母亲四级视力残疾
B. 小明,父亲失联5个月,母亲死亡
C. 小雅,被遗弃,查找不到父母
D. 小强,父亲因吸毒上个月被送到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母亲符合当地重病认定标准
第37题
A. 方女士的老公
B. 方女士
C. 有钱的一方
D. 工作稳定的一方
第38题
A. 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B. 对于儿童生父母或收养关系已成立的养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且经公安机关教育不改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并依法追究生父母、养父母法律责任
C. 对于决定执行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或采取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将其未成年子女交给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监护
D. 对于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缺少监护人的未成年子女,执行机关应当为其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提供帮助
第39题
A. 小娟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
B. 小娟对他人的知觉和评价
C. 家人对小娟的知觉和评价
D. 周围人对小娟的知觉和评价
E. 小娟对自己所处物理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第40题
A. 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的
B. 兄弟姐妹已满18周岁的
C. 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D. 子女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E. 兄弟姐妹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
第41题
A. 小强的老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B. 小强的外公,在农村以种地为生
C. 小强的姑姑,城市白领,无子女
D. 孙某的同学,地产商人,育有一女
第42题
A. 代偿生父留下的债务
B. 给付生母生活费
C. 补偿收养期间王老伯支出的教育费
D. 给付王老伯生活费
第43题
A. 定期抚恤金对符合条件的遗属按季度发放
B. 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应当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
C.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均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D.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遗属死亡的,增发8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领取定期抚恤金的证件
E.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可以享受定期抚恤金
第44题
A. 小华,5周岁,幼儿园学童,特困供养人员子女
B. 小梦,9周岁,小学生,父母是福利企业残疾职工
C. 小丽,13周岁,初中生,低保家庭成员
D. 小君,19周岁,在职夜大学生,低保家庭成员
第45题
A. 联系民政部门.帮助小刚寻找领养家庭
B. 招募社区志愿者作小刚的监护人
C. 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小刚寻找寄养家庭
D. 劝小刚父母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家
第46题
A. 烈士小王的父母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B. 烈士小周的配偶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C. 烈士段某的子女均已满18岁且有工作,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D. 烈士张某生前供养的妹妹未满18周岁且正在上学,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E. 王奶奶是烈士遗属,她去世后增发10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第47题
A. 单某比小丽大25周岁
B. 单某已婚
C. 单某有犯罪记录
D. 单某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第48题
A. 地震中丧失父母且17岁的孤儿
B.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
C. 生父母经常打骂,影响健康成长的7岁儿童
D.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18岁重度残疾子女
E. 生父母外出打工,将不满16岁的孩子留给精力不够的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
第50题
A. 奶奶、父亲、母亲、妻子
B. 奶奶、父亲、妻子、妹妹
C. 父亲、母亲、妻子、妹妹
D. 父亲、母亲、妻子、儿子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