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设计具有新颖性的服务来吸引公众
B. 用高质量图片引导公众了解项目意义
C. 用真挚的文字激发公众参与众筹欲望
D. 通过公益平台的认可增加项目信任度
搜题
第1题
A. 设计具有新颖性的服务来吸引公众
B. 用高质量图片引导公众了解项目意义
C. 用真挚的文字激发公众参与众筹欲望
D. 通过公益平台的认可增加项目信任度
第2题
A. 项目申请
B. 公益众筹
C. 私人恳请
D. 特别事件筹资活动
第3题
A. 描述项目产出的关键特征和前景
B. 运用图片和视频等展示项目价值
C. 利用朋友圈和微博扩散项目信息
D. 提高机构和困境儿童的接触机会
E. 植入优惠信息吸引网民购买奖品
第4题
A. 公益组织因陈某关机无法联系到陈某,于是把陈某的个人信息告诉了B公益组织
B. 陈某在为志愿服务对象服务过程中,私自要求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工作,A公益组织知道后对陈某进行批评教育
C. 陈某在对外志愿服务过程中,主动向服务对象夸大A公益组织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A公益组织知道后取消了陈某的志愿者资格
D. 陈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私自收下志愿服务对象赠送的礼物,A公益组织知道后要求陈某把礼物退还给志愿服务对象
第5题
A. 使服务理性化
B. 实现高投入高收益
C. 开展终期检查
D. 激发服务机构人员的能力
E. 澄清机构使命
第7题
A. 确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B. 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限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
C. 确保社会工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力量
D. 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各项权益
E. 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
第8题
A. 联络服务对象
B. 制订机构计划
C. 写新闻稿
D. 建设网站平台
第9题
A. 2003
B. 2004
C. 2006
D. 1999
第10题
A. 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
B. 根据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并依法取得服务收入
C. 面向社会提供无偿公益服务
D. 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
E. 可以依法进行服务收费
第11题
A. 公开演讲
B. 制作机构刊物
C. 写新闻稿
D. 建设网站平台
第12题
A. 捐赠人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
B. 具有救灾、扶贫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不可以请求交付
C. 捐赠人对于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有权决定
D. 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13题
A. 宋先生可以对该小学工程项目留名纪念
B. 宋先生可以对该小学工程项目提出项目名称,但应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宋先生捐赠财产使用与管理的监督
D. 宋先生捐赠的财产,由宋先生本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
第14题
A. 重视同事的工作;共同执行守则
B. 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
C. 恪守公私分明;信守机构政策
D. 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
第15题
A. 维持公共关系
B. 市场营销
C. 社会联谊
D. 实现自我利益
E. 合理税法策略
第16题
A. 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B. 以民政部门为主体
C. 政府主导社会运作
D. 社会福利体系行政化
第17题
A. 规范志愿者的工作责任和权利
B. 安排志愿者到合适的服务岗位
C. 让志愿者进一步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目标
D. 维护志愿者、社会服务机构及其服务对象的权益
第18题
A. 慈善事业
B. 志愿服务
C. 社会公益行动
D. 社会捐赠
第19题
A. 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B. 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C. 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只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其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第20题
A. 某县妇女就业促进中心接受捐赠的收入
B. 某市婚姻服务中心接受捐赠的银行存款利息
C. 某市基因芯片研究会接受的政府补助收入
D. 某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第21题
A. 保护服务对象权益
B. 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C. 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D. 促进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
E.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22题
A. 张林,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最近刚到某社会服务机构工作
B. 李丽,在某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了半年,有一定工作经验
C. 宋勇,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四学生,最近到某社会服务机构实习
D. 孟飞,是某社会服务机构的志愿者
E. 爱雅,某社会服务机构资深社会工作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第23题
A.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B. 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C.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D. 公益性事业单位
第24题
A.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目标为主题的,因此在服务过程没有时间周期的限制
B. 项目管理一般具有明确的服务目标,这使得服务更趋理性化特征
C. 项目管理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成长,因此工作者可以动用大量的资源为任意个体服务
D. 项目管理可以更好的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恢复其社会功能
第25题
A. 能使服务理性化
B. 能实现高投入,高收益
C. 有利于开展终期检查
D. 有利于激发员工自觉性
E. 有利于澄清机构使命
第26题
A. 对服务效率的分析评估
B. 对服务对象改变程度及满意程度的评估
C. 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
D. 了解项目是否获得社会效益
E. 了解项目是否拓展了相关实务
第27题
A. 市场营销
B. 公共关系
C. 自我利益
D. 税法策略
E. 社会联谊
第28题
A. 机构的志愿者队伍日益稳定
B. 政府购买服务资金逐年增加
C. 社区里的服务设施先进齐备
D. 机构社区服务经验日趋成熟
E. 社会工作评估制度日益健全
第29题
A. 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全部信息以方便自决。
B. 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内容和方式。
C. 社会工作者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D. 社会工作者为了保护服务对象利益可以代替其做出决策
第30题
A. 专职聘用的工作人员
B. 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
C. 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
D. 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
第31题
A. 机构情况、主要活动、成效和预算
B. 项目目标、实施周期、主要活动、成效和预算
C. 项目意义、项目目标、主要活动和成效
D. 机构使命、项目目标、主要活动和预算
第32题
A. 项目中服务对象的改变程度
B. 项目中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C. 项目中服务对象接受服务时的感受和想法
D. 项目是否推动新的社会政策出台
E. 项目知晓度和美誉度上升情况
第33题
A. 专职聘用的工作人员
B. 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
C. 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
D. 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些人员
E. 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
第35题
A. 参加社区在节假日举办的活动,争取亮相
B. 与同事互相了解,建立默契
C. 出面主办一些社区活动,邀请居民和其他社区团体参加,借此宣传机构的服务
D. 不定期出版工作简报,并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动态信息
E. 采取登门拜访的方式,接触居民骨干或潜在的服务对象
第36题
A. 参加社区在节假日举办的活动,争取亮相
B. 与同事互相了解,建立默契
C. 出面主办一些社区活动,邀请居民和其他社区团体参加,借此宣传机构的服务
D. 不定期出版工作简报,并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动态信息
E. 采取登门拜访的方式,接触居民骨干或潜在的服务对象
第37题
A. 社会福利的受益者必需为其得到的服务全额付费
B.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两个概念所指的行动领域是一致的,以至于在许多文献中这两个概念可以互换使用
C. 社会福利是指当代社会中为了更好地达到福利目标而实行的非市场化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公共服务方式
D. 从广义上看,“福利”一词常常指一些专门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如贫困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的社会救济和专门化的服务
E. 为了维持其无偿或低偿的分配及服务,福利性项目应该有公共资金支持,而政府的公共财政在社会福利项目中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第38题
A. 社会福利的受益者无须为其得到的服务全额付费,而是可以无偿或低偿获得物质产品或服务
B.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两个概念所指的行动领域是一致的,以至于在许多文献中这两个概念可以互换使用
C. 社会福利是指当代社会中为了更好地达到福利目标而实行的非市场化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公共服务方式
D. 从广义上看,“福利”一词常常指一些专门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如贫困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的社会救济和专门化的服务
E. 为了维持其无偿或低偿的分配及服务,福利性项目应该有公共资金支持,而政府的公共财政在社会福利项目中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第40题
A. 积极学习并且拓展专业知识,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有品质的服务
B. 在伦理上把握好责任和义务,落实服务机构的服务宗旨
C. 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提供公正的服务
D. 在其专业范围内,尽力为推动社会变迁及发展,促进社会正义而服务
第41题
A. 促进大众深入认识服务机构
B. 使机构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关系
C. 提升社会各界对机构的使命的认同
D. 促使机构更好投入广告宣传活动
第42题
A. 资源提供者
B. 政府和社会
C. 服务的对象
D. 主管的部门
第43题
A. 满足职工需求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
B. 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福利权益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C. 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D. 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主要策略
第44题
A. 联结部门中的成员、部门和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机构的相互协调
B. 做好向上与行政主管沟通,向下与基层工作人员沟通的纽带角色
C. 保障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行与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联系
D. 促进服务对象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协助服务对象肯定志愿者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E. 促进社会公众了解社会服务组织和机构的功能,增加社会公众对机构的认同感
第46题
A. 保障服务对象权益
B. 保证专业服务品质
C. 提高机构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D. 促进督导对象成长
E. 推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
第47题
A. 某省古迹遗址保护基金会准备启动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被业务主管单位告知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全省性报刊和基金会自愿选择的其他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所开展的公益项目种类以及申请和评审程序
B. 某省一非公募基金会为了提高群众慈善意识,在住所地的银行和大型商场柜台旁,设置宣传栏,发放基金会有关宣传资料,并摆放慈善箱,接受群众募捐
C. 某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宗旨是癌症预防与救助,其住所地设在一县城。2008年基金会启动“关爱贫困癌症患者”计划;不但在该县城多方动员社会捐助,而且在本省主要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公开募得款物近300万元
D. 某小型非公募基金会2008年末基金余额为450万元,发起人原准备2009年初增加捐赠100万元,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实际捐赠为50万元。基金会决定2009年减少资助金额,公益事业支出不超过35万元,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8%
第48题
A. 向理事会报告
B. 向社会公布
C. 向基金会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D. 向业务主管单位上报
第49题
A. 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
B. 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C. 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可向第三方公开服务对象的所有信息
D. 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第50题
A. 政治交代
B. 专业交代
C. 服务交代
D. 行政交代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