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操作性条件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经典条件理论
D. 系统脱敏理论
搜题
第2题
A. 了解李女士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
B. 分析李女士女儿成绩下滑的原因
C. 探寻李女士来到城市打工的原因
D. 观察李女士与女儿日常如何沟通
第3题
A. 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B. 针对儿童生活的家庭而开展的提升照顾儿童和保护儿童技能的实务方式
C. 改善儿童安全环境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方式
D. 在这里的家庭只包括原生家庭
第4题
A. 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B. 针对儿童生活的家庭而开展的提升照顾儿童和保护儿童技能的实务方式
C. 改善社区儿童安全环境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方式
D. 在这里的家庭只包括原生家庭
第5题
A. 都需要购买儿童票
B. 142厘米的购买成人票,其余两位购买儿童票
C. 142厘米和120厘米的购买儿童票,100厘米的免票
D. 142厘米的购买成人票,120厘米的购买儿童票,100厘米的免票
第6题
A. 都需要购买儿童票
B. 142厘米的购买成人票,其余两位购买儿童票
C. 142厘米和120厘米的购买儿童票,100厘米的免票
D. 142厘米的购买成人票,120厘米的购买儿童票,100厘米的免票
第7题
A. 对寄养和收养儿童的服务
B. 对孤儿、弃儿的救助
C. 残障儿童、问题儿童的救助、教育及机构照料
D. 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第8题
A. 儿童问题辅导
B. 儿童的娱乐和休闲
C. 儿童的社会化引导
D. 儿童的人际交往辅导
第9题
A. 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B. 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C. 儿童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第10题
A. 儿童服务指的是对幼儿和少年的服务
B. 儿童福利服务一般由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共同进行
C. 儿童服务的提供由政府负责
D. 对弃儿的救助属于最基本的儿童服务
第12题
A. 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C. 须为家庭外照料安置儿童提供必要的保障
D. 联合社区资源
E. 政策介入
第14题
A. 促进儿童成长健康
B.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C. 救助和保护儿童
D. 为其提供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
第15题
A. 促进儿童成长健康
B.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C. 救助和保护儿童
D. 为其提供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
第16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第17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第18题
A. 学龄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
B. 书面语言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
C. 学龄阶段的儿童会面临自闭症的问题
D. 学龄阶段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动作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第19题
A. 为补充父母或儿童主要照顾者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提供的儿童托管服务
B. 为临时无人看管儿童提供了安全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或者学习空间
C. 降低了儿童因临时缺乏监护而面临的各种风险
D. 该种辅导方式主要以亲子教育为主
第20题
A. 为补充父母或儿童主要照顾者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提供的儿童托管服务
B. 为临时无人看管儿童提供了安全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或者学习空间
C. 降低了儿童因临时缺乏监护而面临的各种风险
D. 该种辅导方式主要以亲子教育为主
第21题
A. 家庭辅导
B. 亲子关系辅导
C. 亲职辅导
D. 科学育儿
第22题
A.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6至10岁出现第一个高峰
B.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10至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C. 男孩多以语言攻击居多,女孩多以暴力攻击居多
D. 电影以及电视中的攻击行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
第23题
A. 亲职辅导的目的是宣传和倡导
B. 亲职辅导的目的是解决亲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C. 亲职辅导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的父母和家人
D. 亲职辅导就是要为所有儿童家长传播科学育儿的理念
第24题
A. 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B. 儿童自身生理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
C. 学龄期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D.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第25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B.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优先考虑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第26题
A.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B.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优先考虑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第27题
A. 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
B. 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C. 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D. 儿童是家庭概念中的基本要素
E. 儿童是联系家庭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第28题
A. 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
B. 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C. 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D. 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
第29题
第30题
A. 将困境儿童监护人纳入服务对象范畴
B. 完成每一位困境儿童的服务档案建设
C. 调整项目经费预算合理地控制支出
D. 反思项目执行过程对困境儿童产生的影响
E. 培训项目工作人员推演整个工作的流程
第31题
A. 协助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B. 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附性
C. 推动有关儿童的政策立法
D. 增强儿童未来的经济独立性
E.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33题
A. 包括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B. 辅导方式要多以儿童为中心,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C. 需要更多的聚焦社会边缘群体儿童,即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D.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联合父母和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第34题
A. 儿童友好社区是指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
B. 儿童友好社区就是能满足儿童的所有需求的社区
C. 儿童友好社区是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
D. 儿童友好社区是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的社区
第35题
A. 学龄儿童的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B.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C. 儿童性伤害是指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D.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
第37题
A. 对残疾儿童的救助
B. 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C. 对家长教育方式的培训
D. 对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辅导和帮助
E. 对童工的救助
第38题
A. 能够维持儿童与其关系密切人士的联系
B. 安置环境对儿童应无不利于其成长的约束
C. 回归原生家庭的可能
D. 从临时安置到永久安置的决策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第39题
A. 留守儿童缺乏提升抗逆力的机会
B. 父母缺乏陪伴儿童成长的机会
C. 照顾者缺乏科学养育儿童的方法
D. 当地缺乏让村民就业和创业
第40题
A. 宏观系统
B. 中观系统
C. 微观系统
D. 外部系统
E. 社会系统
第41题
A. 儿童生存的问题
B. 儿童发展的问题
C. 儿童保护的问题
D. 儿童社会化的问题
第42题
A. 主要内容是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B. 辅导方式要多以儿童为中心,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C. 需要更多地聚焦社会边缘群体儿童,即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D. 儿童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联合父母和教师,采用体验式的方法
第43题
A. 儿童生理健康知识
B. 儿童心理人格知识
C. 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知识
D. 婚姻知识
E. 家庭理财知识
第44题
A. 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
B. 等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脑瘫儿童群体的困难
C. 建立脑瘫儿童家长的支持网络
D. 通过辅导提升脑瘫儿童父母应对问题的技巧
E. 协调教育和医疗康复部门,使脑瘫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
第45题
A. 根据儿童的受侵害程度和父母的监护能力完成监护处置
B. 争取政策支持,建立跨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协调工作机制
C. 为进入国家替代照顾服务体系中的受侵害儿童寻找寄养服务
D. 依托公益慈善服务机构对辖区內有儿童侵害风险的家庭进行评估
E. 对照政策界定的服务对象,定期发放儿童津贴,提供基础福利服务
第46题
A. 发现所研究的失学儿童群体的特殊
B. 推论失学儿童群体的总体特征
C. 验证有关儿童失学的理论假设
D. 归纳提炼出有关失学儿童问题的理论
第47题
第48题
A. 家庭寄养情况下寄养儿童的监护权暂时性的发生变更
B. 儿童的户籍需要暂时迁到寄养家庭所在地
C. 家庭寄养,为所有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提供了家庭环境
D. 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为经过规定的程序,出现了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
第49题
A. 社会化
B. 学习
C. 娱乐和休闲
D. 生存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