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
B. 1978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进行体制改革
C.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
D. 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搜题
第1题
A. 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
B. 1978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进行体制改革
C.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
D. 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第2题
A. 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应当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无需借鉴国际上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
B. 中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在市场机制中自行发展的
C. 中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具有很强的自下而上的色彩
D. 中国社会处在转型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民众的需要
第3题
A.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与推动下开展的,具有很强的自上而下的色彩,因此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强烈的反映了政府的需要
B.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反映在国家制度体系中
C. 我国是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强调社会工作者要在帮助个人和实现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上努力促进人类、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D.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强调“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社会工作者要按照服务对象的意愿提供服务,满足其服务需求
第4题
A. 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差别对待的社会工作
B. 在发展中国家,那些大部分遭遇自身难以克服困难的人的问题不那么重要
C.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相关
D. 发展中国家只关注最边缘、最困难的群体
第5题
A. 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既是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也是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重要工作原则
B. 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关注个别目标的完成与否
C. 尊重社区自决意味着社区工作者应不引导居民作出决策
D. 社区参与可以激发个人成长,实现社区工作以人为发展中心的目标
E. 社区居民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和参与活动都应该是民主和理性的
第6题
A. 社会治理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B. 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向是以社会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发展活力、平安中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有序为基本方向
C. 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向是以社会利益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和谐、社会发展活力、平安中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有序为基本方向
D. 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向是以人民利益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和谐、社会发展活力、平安中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有序为基本方向
E. 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向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和谐、社会发展活力、平安中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有序为基本方向
第7题
A. 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
B. 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
C. 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
D. 晏阳初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第8题
A. 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社会工作者仍然对社会前途持乐观态度
B. 社会工作者应以理想主义的精神积极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C. 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和一种重要的手段
D. 社会工作者认为通过社会服务可以消除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第9题
A. 发展性社会工作将投资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引入了社会投资的概念
B. 传统社会工作的焦点在于问题的解决和修补
C. 发展性社会工作较为重视院舍服务
D. 发展性社会工作更注重问题的预防和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
第10题
A. 企业社会工作的提供者是专业社会工作者
B. 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工作对象是企业职工
C. 企业社会工作的场域是企业内
D. 企业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促进职工发展和福利目标实现,保障职工利益、提升劳动效率、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
第11题
A.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 是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2题
A.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 是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3题
A. 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B. 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
C. 家庭社会工作只注重个人的成长需要,提升个人的社会功能
D. 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
第15题
A. 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B. 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C. 儿童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第16题
A. 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予必要的帮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B.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一般是长远性的问题
C. 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情境中”
D. 服务对象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E.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提供具体帮助
第17题
A. 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而对志愿者来说只是其“业余”活动
B. 志愿者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志愿者的活动准则是利己利人
D. 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都必须遵守专业守则
第18题
A. 评估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开展的目的
B. 评估是救助工作的结束标志
C. 在救助之末,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救助对象的需求
D. 社会工作者对救助对象的评估需要救助对象积极参与
第19题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
C.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第20题
A.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制度建构的作用
B.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中的作用
C.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
D.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在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中的作用
E.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21题
A. 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
B. 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C. 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
D. 家庭社会工作提升整个家庭的社会功能
第22题
A. 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B. 妇女社会服务主要针对的是成年和老年女性
C.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
D. 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病者有效链接医疗资源
E. 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可以把儿童发展纳入到工作范围中
第23题
A. 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志愿服务是志愿者针对专业理论的社会实践活动
B. 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活动表明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更严,因此,他们比志愿者更高级
C. 志愿者从事的多是一般性服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是较困难的问题
D. 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则不必有此前提条件
E. 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及效果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比较一般
第24题
A. 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需要
B. 个人的发展机遇、潜能提升与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相结合
C. 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D. 权利与责任并重
E. 践行社会公平正义
第25题
A. 女性发展不属于社会工作的服务范畴
B. 妇女权益的维护只能依赖法律手段
C. 妇女社会工作主要针对成年女性,不包括女童
D. 妇女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
第26题
A. 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弱势妇女为对象
B. 一方面运用社会性别视角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在总结和提炼本土的妇女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满足妇女的需要,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的社会福利与妇女发展,推动妇女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C. 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D. 两方面内容相辅相成,构成中国妇女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
第27题
A.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不协调不科学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E.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8题
A.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不协调不科学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E.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9题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第30题
A.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C. 中央18部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D. 19部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第33题
A.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维系和发展,仅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B. 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价值观,两者应始终保持一致
C. 社会工作价值观能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D. 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满足服务对象提出的所有需求
第34题
A.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维系和发展,仅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B. 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价值观,两者应始终保持一致
C. 社会工作价值观能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D. 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满足服务对象提出的所有需求
第35题
A. 治疗为主的模式
B. 以问题预防为主
C. 救助服务为主
D. 发展为主题的服务
第37题
A. 社会工作是以营利为目的
B. 社会工作是做好事、志愿服务
C.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其第一个特点
D. 社会工作是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E. 社会工作以社会上极度困难和比较困难的群体为主,国家和社会对它的较高要求使其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
第38题
A. 为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为何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怎样坚持改革开放
E.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39题
A. 为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为何坚持改革开放
C. 怎样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E.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40题
A. 为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为何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怎样坚持改革开放
E.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41题
A. 学校社会工作是为学校全体学生、老师及其所处环境开展的专业服务
B. 学校社会工作是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
C.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校育人
D. 学校社会工作以各种社会科学知识为理论基础
第42题
A. 社会工作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B. 通过价值观的指引和规范,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健康发展
C. 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起到保障社会工作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D. 社会工作价值观可有效促进社会服务机构内部的合理分工
E. 社会工作价值观维护社会正义,强调不同群体的平等发展
第43题
A. 有关学校的知识,如教育哲学和价值、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特点、青少年的社会化等对学校社会工作十分重要
B. 学校社会工作是作为社会工作具体实务的一个分支方向
C. 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能够使学生的需求和人格特点得到发现
D. 学校社会工作者属于学校行政工作人员
第44题
A. 社会工作是一个不断促使服务对象改变、逐步达到目标的过程
B. 社会工作的服务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单向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过程
C. 社会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D. 社会工作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E.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主体,服务对象是客体
第45题
A. 中国古代官方的救济行为是儒家"仁爱"思想的表现
B. 西方福利国家建立前社会工作者价值观是以效率为中心
C.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随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而演进
D.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更多地受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影响
第46题
A. 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社会工作者仍然对社会前途持乐观态度
B. 社会工作者应以现实主义的精神积极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C. 社会工作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推动力量
D. 社会工作者认为通过社会服务可以完全消除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第47题
A. 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社会环境改变
B. 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个人不当行为的改变
C. 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与适应
D. 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适应
第48题
A. 社区社会工作
B. 农村社会发展工作
C. 农业发展工作
D. 农村扶贫工作
第49题
A. 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由工会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
B. 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C. 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的职责和权利
第50题
A. 英国1907年通过了《感化犯人法》
B. 日本的矫正社会工作是在吸收了英、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C. 香港矫正社会工作主要借鉴美国的经验
D. 1950年香港设立“首席感化主任”职务,矫正社会工作得以开展
E. 台湾1962年制定了相关规定,首创少年观护制度,开启了台湾矫正社会工作的先河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