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族文化背景
B. 犯罪事实的记录
C. 前科
D. 本人的生活史
E. 病例
搜题
第1题
A. 案件审理过程中
B. 案件审理过程前
C. 案件审题过程后
D. 结案阶段
第2题
A. 法庭审判方案
B. 个案会谈笔录
C. 背景调查报告
D. 犯罪事实记录
第3题
A. 家族文化背景
B. 犯罪事实的记录
C. 前科
D. 本人的生活史
E. 病例
第4题
A. 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
B. 对服务对象做行为矫正
C. 帮助审理案件
D. 写出一份有关服务对象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审判参考
第5题
A. 司法判决前
B. 监禁场所中
C. 社区矫正中
D. 服刑期满后
第6题
A. 小王犯罪事实的记录,包括小王自己的犯罪陈述、辩解以及警察和被害人的陈述
B. 小王的犯罪前科情况
C. 小王可能受到的惩罚的预测
D. 小王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身体状况等资料
E. 以前类似案例获得的刑罚处置
第7题
A. 徐珂的前科
B. 徐珂的生活史
C. 调查采用的方法
D. 目击者陈述内容
E. 徐珂犯罪事实的记录
第8题
A. 司法判决前
B. 监禁场所中
C. 社区矫正中
D. 服刑期满后
第9题
A. 与犯罪嫌疑人的亲友进行广泛交谈
B. 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C. 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D. 责怪犯罪嫌疑人冲动的做法
E. 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第10题
A. 寻求证据让法院减刑
B. 为其家人号召社会募捐
C. 为其家人进行心理辅导
D. 帮助其家人寻找暂时性工作
第12题
A. 为他们申请低保
B. 寻找收养机构
C. 寻找临时安置场所
D. 进行心理辅导
第13题
A. 进行心理辅导
B. 提供生活照料
C. 提供社区资源联结
D. 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
第15题
A. 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
B. 为因事件发生而陷入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
C. 为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D. 为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
第16题
A. 审判建议
B. 小王的前科
C. 小王犯罪事实的记录
D. 小王生活史
E. 社会矫正的目标和任务
第18题
A. 有持用他人出入境证件嫌疑的
B. 有持伪造或涂改的出入境证件嫌疑
C. 拒绝接受边防检查的
D. 国务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省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通知有犯罪嫌疑的
E. 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秩序嫌疑的
第19题
A. 有持用他人出入境证件嫌疑的
B. 有持伪造或涂改的出入境证件嫌疑
C. 拒绝接受边防检查的
D. 国务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省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通知有犯罪嫌疑的
E. 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秩序嫌疑的
第20题
A. 寻找证据让法院减刑
B. 对其家人进行心理辅导
C. 为其家人申请社会救济
D. 帮助其家人寻找暂时性工作
E. 帮助其家人寻找长期性工作
第21题
A.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维持生计
B.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安置照顾
C.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心理辅导
D. 给予困境中的嫌犯家人物质帮扶
E.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进行道德教育
第22题
A.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B.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C.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D.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社区矫正
第23题
A.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维持生计
B.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安置照顾
C. 帮助困境中的嫌犯家人心理辅导
D. 给予困境中的嫌犯家人物质帮扶
第24题
A. 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
B. 矫正社会工作是专业人员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服务对象服务
C. 服务对象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
D. 服务时间是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期间
E. 提供的服务包括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
第25题
A.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B.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C.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D.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第26题
A.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B.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C. 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D. 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E. 5年前出境,曾滞留不归的
第27题
A.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B.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C. 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D. 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E. 5年前出境,曾滞留不归的
第28题
A. 为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情绪方面的辅导服务和家庭关系的调适服务
B. 帮助申请社会救济
C. 帮助寻找暂时性工作
D. 为失依儿童寻找替代家庭或收养机构
E. 送其亲友去临时救助站
第29题
A. 某中学生吸食毒品,请求社会工作者不要将此事告诉其父母和老师,否则就要离家出走
B. 某社会工作师将职业水平证书借给朋友开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其本人并未实际参与该机构任何工作
C. 某犯罪嫌疑人涉嫌因感情失败而伤害其女友,当警方调查时,社会工作者以保密为由拒绝配合警方的调查
D. 某服务对象经营餐饮业,为感谢社会工作者对他的帮助。将打包好的饭菜送到社会工作者所在的机构表示谢意
E. 张先生夫妇是低保对象,为了在拆迁中多拿钱而成为钉子户,社会工作者协助做工作时,张先生夫妇声称如果让他们迁走就自杀
第30题
A. 具有中国国籍的
B. 属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
C. 属于刑事案件原告人
D. 被判处刑罚服刑完毕的
第31题
A. 基本生存
B. 教育保护
C. 家庭生活
D. 再社会化
第34题
A.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B. 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应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办理
C. 人民法院无权撤换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D.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E.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观护、教育矫治、社区矫正等工作
第35题
A. 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B. 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监狱内
C.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进行
D. 目的是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E. 行政的主体是专门的国家机关
第36题
A. 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B. 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监狱内
C.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进行
D. 目的是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E. 行政的主体是专门的国家机关
第37题
A. 遵循为案主保密的原则
B. 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
C. 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
D. 态度严厉地要小李打消念头
第38题
A. 教育保障
B. 家庭生活
C. 基本生存
D. 再社会化
第39题
A. 基本生存
B. 教育保护
C. 家庭生活
D. 再社会化
第40题
A. 无法证明身份的
B.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C. 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的
D. 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E. 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或者传染性肺结核病的
第41题
A. 所在地中国证监会
B. 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
C. 注册地中国证监会
D. 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
第42题
A. 家庭社会工作出现的时间要比家庭治疗早
B. 家庭社会工作和家庭治疗关注的焦点是一样的
C. 家庭社会工作更为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服务理念
D. 二者专业关系不同
第43题
A. 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B. 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报案、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C. 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和决定不服的申诉
D. 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
第44题
A. 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B. 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报案、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C. 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和决定不服的申诉
D. 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
第45题
A. 通过定期汇报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做一定补偿
B. 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C. 重新融入社会
D. 通过不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做一定补偿
E. 家庭关系调适
第46题
A. 某来访机构希望能翻阅矫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记录
B. 矫正对象告知社会工作者自己每天靠吸食冰毒来抵抗驾驶疲劳
C. 矫正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描述之前犯罪经过以及在监狱里的感受
D. 矫正对象告诉社会工作者自己年轻时曾偷邻居家阳台上的香肠
第47题
A. 学校社会工作
B. 家庭社会工作
C. 司法社会工作
D. 心理健康服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