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不得通过从事保荐业务谋取任何不正当利益
B. 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进行自律管理
C.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可以列席发行人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D.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字人员的责任
搜题
第1题
A.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不得通过从事保荐业务谋取任何不正当利益
B. 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进行自律管理
C.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可以列席发行人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D.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字人员的责任
第2题
A. 证券发行后,除规定原因外保荐机构不得更换保荐代表人
B. 因保荐代表人离职或者被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的,应当更换保荐代表人
C. 保荐机构更换保荐代表人的,应当通知发行人,并在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报告,说明原因
D. 原保荐代表人在具体负责保荐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职的,其责任不因保荐代表人的更换而免除或终止
第6题
A. 保荐机构负有对发行人进行尽职调查的义务
B. 证券承销是指证券公司代理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的行为
C. 证券发行人负责证券发行的主承销工作
D. 证券公司履行保荐职责,应按规定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
第7题
A. 1
B. 2
C. 3
D. 5
第8题
A. 中国证券业协会
B. 中国证监会
C. 证券交易所
D. 保荐机构
第9题
A. 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
B. 违反推荐性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C. 各方商定可以把推荐性标准纳入商品经济合同中,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D. 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
第10题
A.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B. 保荐机构对其保荐代表人履行保荐职责,可以减轻或免除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字人员的责任
C. 公司债券可以公开发行,也可以非公开发行
D. 债券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所引用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评级报告应当由具有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资格的机构出具
第23题
A. 2、3、4
B. 1、2、3、4
C. 1、2、4
D. 1、3、4
第24题
A. 3
B. 6
C. 9
D. 12
第25题
A. 因保荐业务或者其具体负责保荐工作的发行人在保荐期间内受到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开谴责
B. 因突发自然灾害未能及时参与辅导工作
C. 本人及其配偶持有发行人的股份
D. 受发行人与证券服务机构的误导,参与其提供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文件
第26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第27题
A. 3
B. 4
C. 5
D. 6
第28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第29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31题
A. 关于标准实施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B. 企业在投标中承诺所采用的推荐性标准,以及承包合同中约定采用的推荐性标准,应()执行。
C. 依照()等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执行强制性标准,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本案例中对于进场材料检测实验的做法符合要求。
第32题
A.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B. 发行人发行企业债券
C.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
D.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第33题
A. 行政法规是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B.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D. 行政法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针对行政部门行为的规范
第34题
A. 行为人是否有违反了有关消防管理法规的行为;
B. 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后,是否接到了消防监督机构要求采取改正措施书面的通知;
C. 行为人是否对消防监督机构采取改正措施的通知拒绝执行;
D. 行为人拒不执行的行为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第35题
A. 行为人是否有违反了有关消防管理法规的行为;
B. 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后,是否接到了消防监督机构要求采取改正措施书面的通知;
C. 行为人是否对消防监督机构采取改正措施的通知拒绝执行;
D. 行为人拒不执行的行为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第37题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B.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可以先制定的行政法规。
C.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所有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D.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E.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第39题
A. 一般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
B. 仪表设备及材料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不应超过1年
C. 控制仪表宜存放在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
D. 设备由温度低于-5℃的环境移人保温库时,应在库内放置12h后再开箱
第40题
A. 一般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
B. 仪表设备及材料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不应超过1年
C. 控制仪表宜存放在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
D. 设备由温度低于-5℃的环境移人保温库时,应在库内放置12h后再开箱
第44题
A.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B. 刑法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
C.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45题
A.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B. 刑法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
C.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46题
A.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B. 刑法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
C.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47题
A.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B. 刑法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
C.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48题
A.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B. 刑法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
C.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49题
A.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
B. 检查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C. 受理有关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举报、投诉
D. 对于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刑事拘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