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小玲,10周岁,在早年母亲离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生活。最近,小玲父亲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小玲自父亲入狱后在邻居家暂时寄居。从为小玲创建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一长远目标来看,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谋划为小玲提供()儿童福利服务。”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小玲,10周岁,在早年母亲离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生活。最近,小玲父亲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小玲自父亲入狱后在邻居家暂时寄居。从为小玲创建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一长远目标来看,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谋划为小玲提供()儿童福利服务。
A.
保护性
B.
替代性
C.
支持性
D.
补充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督导老杨发现社会工作者小李最近情绪不稳定,甚至直接指责服务对象小玲的父亲对小玲实施了家庭暴力。小李认为是小玲的父亲造成了小玲的人格问题。督导老杨在与小李交谈后得知小李童年时也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面对这种状况,老杨应采取的做法有()。
A.
与小李分享自己处理类似困境的经验
B.
立即向机构负责人提出安排小李暂时休假
C.
鼓励小李表达感受和宣泄情绪并发现其中的意义
D.
与小李一起进行自我探索,以协助小李更加了解自己
E.
立即安排其他社会工作者接替小李为小玲提供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周红玲,女,29岁,广西人,大专学历,其父母在她幼年时离异,她随母亲生活。由于母亲后来再嫁且生意繁忙,无暇管教女儿,致使女儿结交了一些社会不良分子。2005年,周红玲认识了现任丈夫并很快结婚,生活比较幸福。但好景不长,周红玲的一个“朋友”引诱她尝试吸毒,之后的两年,周红玲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家当用来吸毒,其丈夫忍无可忍,将其带到戒毒所强制戒毒。之后,周红玲还在劳教所劳教了一年。由于表现较好,周红玲被劳教所提前释放,回家后,发现家中经济状况跟以前她吸毒时一样差,家徒四壁,而丈夫对她态度比以前更淡漠,父母双方为她吸毒的事情也一直在互相推脱责任,相互责怪对方。周红玲感到生活没有意义。问题:.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周红玲提供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初二学生小玲因父亲过世,母亲身体不好,决定退学打工,减轻母亲的负担。她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徐帮忙联系工作并请其保密。此时,小徐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
将小玲的决定告知其母
B.
答应小玲的保密要求
C.
对小玲的想法提出批评
D.
与小玲商讨适当的解决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家庭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影响个体,下列表述中属于纵向影响因素的是()。
A.
小王的父亲在小王3岁时离家出走,母亲独自带大小王,为了不再重复母亲的人生,小王拒绝了男友的求婚
B.
小王向工作者表示每次过节回家,家里的长辈就会为他安排各种相亲活动,如果拒绝,长辈们就会说他不懂事,母亲还会在他面前抹眼泪。为此他特别害怕过节。
C.
小王对社会工作者说自己父母经常当着自己的面大打出手,为此他觉在家里一点也得不到温暖,他更愿意和朋友在一起。
D.
小王性格内向,与父母很少交流,婚后小王除了逢年过节外,与父母互动也不频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小玲家庭贫困,前不久父亲在打工时受重伤,丧失劳动能力,小玲的母亲身患糖尿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对此小玲近来情绪低沉,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小玲提供专业服务,在几次辅导后,小玲告诉社会工作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决定退学打工,同时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帮忙联系工作,并请工作者为自己保密。此时,小徐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
考虑到小玲未成年,将小玲的决定告知其母
B.
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答应小玲的保密要求
C.
对小玲的想法提出批评,劝导她好好读书,政府会帮助小玲家渡过困境
D.
尊重小玲的想法,与小玲商讨适当的解决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此题为2010年真题,知识点已删除)玲玲今年12岁,3年前随父母来到城里,父母忙于打工维持生计,基本上无暇照料玲玲及其妹妹的生活与学习。某日,玲玲在租借的房屋内做功课,受到邻居的性侵害和威胁,玲玲变得惊恐不安,不肯出门,母亲发现后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针对玲玲的情况,社会工作者进行辅导的主题应包括()。
A.
了解受害经历,安抚稳定情绪
B.
协助进行身体检查、取证与治疗
C.
联系相关部门,协同保护服务对象
D.
制裁施暴者,宣传教育群众
E.
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以下()可以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A.
小花,父亲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已经服刑九年,母亲四级视力残疾
B.
小明,父亲失联5个月,母亲死亡
C.
小雅,被遗弃,查找不到父母
D.
小强,父亲因吸毒上个月被送到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母亲符合当地重病认定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收到一封求助信。玲玲,12岁,目前就读于小学六年级。她在信中写道:“自己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一放假,我就想去找同学玩,不想念书。我爸妈把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其实我也明白当中的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小林进一步了解发现,玲玲属于高智商低成就,她的学业性向测验的分数很高,但学习成绩不好,居全班40名左右(全班共45人),是典型的学业低成就者。任课老师也经常因为成绩差而数落她,久而久之,连玲玲自己都失去了信心。玲玲的父亲高中毕业,任职于某公司,是轮班制。由于父亲很希望玲玲将来能上大学,替家人争口气,所以很关心玲玲的成绩,对她管教也很严格。但他经常用话语讽刺玲玲,父女关系恶劣。母亲任职于某幼儿园,对玲玲的生活起居照顾很周到,但不知怎样管教和辅导她,对她的要求也没有像她父亲那么高,母女关系良好。问题:请简要分析玲玲的情况,并以此写出辅导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8岁的小玲在一次火灾中受创伤,之后常因做噩梦而哭醒,对母亲格外依恋,小玲的母亲来社会工作站求助,但社会工作站中没有擅长儿童创伤辅导的工作者,对该社会工作站来说,最恰当的做法是()。
A.
鼓励小玲参加成长小组
B.
安排志愿者陪伴小玲
C.
让小玲参加社区活动
D.
将小玲转介到其他服务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当儿童由于父母死亡、疾病、吸毒、入狱、离家出走等原因不能得到父母照顾时,需要替代性服务。属于儿童替代性服务的有()。
A.
亲属照顾
B.
福利机构照顾
C.
家庭寄养
D.
收养
E.
托儿所照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针对留守儿童所开展的服务应该是()
A.
替代性服务
B.
保护性服务
C.
支持性服务
D.
补充性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老宋夫妻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后来夫妻商量决定收养一个孩子。下列不能被合法收养的孩子是()。
A.
小光,11岁,父母双亡
B.
小芳,10岁,父母离婚后,都不愿意抚养小芳
C.
小阳,13岁,父母身体都有残疾,生活非常困难,无力抚养小阳
D.
小婷,16岁,2岁时被拐,后被警察解救,可是一直找不到亲生父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下列未成年独生子女,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是()。
A.
小吴,父亲病故,母亲四级智力残疾
B.
小王,父亲服刑在押,母亲体弱多病
C.
小赵,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三级精神残疾
D.
小李、父亲强制隔离戒毒,母亲失去联系3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社区辖区中居民的育儿需求,设计了个别辅导和家长成长小组项目,希望以此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该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上述服务属于()。
A.
亲职辅导
B.
亲子关系辅导
C.
婚姻辅导
D.
儿童问题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下面几个未成年人中,哪些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A.
甲某,父母双亡,有一个成年的在国企工作的姐姐。
B.
乙某,母亲死亡,父亲两年前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10年,正在监狱服刑。
C.
丙某,母亲是三级智力残疾,父亲1年前失联下落不明
D.
丁某,父母亲均患有地方政府确定的大病。
E.
戊某,母亲三级肢体残疾,父亲患有地方政府确定的大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9岁的玲玲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父母,右腿截肢,玲玲的奶奶成了她的监护人,并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对玲玲的现状进行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服务计划,包括: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联系假肢中心为玲玲安装假肢;联系康复中心为玲玲进行康复训练;协调咨询师为玲玲做心理辅导;为玲玲安排寄宿学校等。这些做法体现了个案管理实施的()
A.
服务监督原则
B.
包裹式服务原则
C.
服务倡导原则
D.
服务对象参与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下列情况可以被收养的是()。
A.
小王16岁,父亲因车祸死亡,母亲改嫁
B.
肖某19岁,被父母遗弃
C.
小园3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
D.
小芳6岁,被诱拐儿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每月为学生家长组织一次“好家长”工作坊,工作坊的主题由家长确定,涉及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小王提供的上述服务,其内容属于()。
A.
家庭辅导
B.
儿童问题辅导
C.
亲职辅导
D.
家庭团队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指为根据家长需要提供的如何做好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一般可采用个别辅导、家长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体等方式进行。其目标是帮助父母提高亲职能力,做个好家长。
A.
亲职辅导
B.
亲职教育
C.
母婴保健指导
D.
幼儿早教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单亲家庭是指()。
A.
父母亲有一位已经过世的家庭
B.
母亲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C.
父亲或者母亲一方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D.
父亲或者母亲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小柔,女,14岁,父亲在她6岁的时候出国读书,到她10岁时回国。这四年里,小柔一直与母亲生活,母亲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小柔身上,对她倍加呵护。父亲回来后,小柔因与母亲一起睡惯了,不肯单独睡,母亲也就依了小柔,每晚母女同睡。父亲看不惯母亲如此宠爱小柔,夫妻俩时常发生争吵,小柔对此非常忧虑。前年,小柔被诊断为厌食症,一家人非常着急,父母也不再争吵了,父母带小柔去过多家医院,但小柔的病总不见好,医生建议小柔父母在为小柔治病的同时求助社会工作者。经过对小柔生病前的家庭情况的了解,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柔的病可能与()有关。
A.
父女关系疏离
B.
家庭成员过度保护
C.
家庭成员对小柔的病过于关注
D.
家庭解决冲突的能力不足
E.
父母与孩子的界线不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为经济困难家庭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儿童福利服务。
A.
支持性
B.
替代性
C.
补充性
D.
儿童保护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12岁的玲玲因与家长发生冲突而离家出走,一天后家人将其找回,并带她向社会工作者老纪求助。在接案、预估后,老纪制订了完备的一服务方案。为玲玲及其家庭开展个案辅导服务。此时老纪应优先提供的服务是()
A.
引导玲玲回顾与家人冲突的过程
B.
协助玲玲及其家人重温过往亲情
C.
劝导家人向玲玲承认错误并道歉
D.
要求家人承诺今后不再责备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卫玲出生后就由爷爷、奶奶照顾并当男孩养。卫玲13岁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发现了问题,开始刻意地改变卫玲的行为和着装,母女出现冲突。同学取笑她。卫玲为此感到非常沮丧,主动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工评估卫玲的问题后,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该是帮助卫玲()。
A.
加强自我同一性
B.
接纳自己身体和容貌
C.
改变人际关系的冲突
D.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下图所示的家庭结构图表示的意思是()。「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17101570687373312.png」
A.
父母双方目前是离婚关系
B.
母亲和儿子居住在一起
C.
父亲和女儿居住在一起
D.
儿子目前15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15岁的小亮,因抢劫罪被判缓刑2年。矫正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亮6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由于其父亲拒绝承担抚养责任,导致家庭经济拮据。小亮上中学后染上网瘾,母亲为此经常打骂他,母子关系紧张,一次与母亲爆发激烈冲突后,离家出走泡在网吧,后因无钱上网实施抢劫犯罪。针对小亮及其母亲的上述情况,适合为他们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有()。
A.
生活保障服务
B.
法律授权服务
C.
就业培训服务
D.
改善亲子关系服务
E.
认知及行为矫正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调查中发现,许多年轻家长在育儿方面有困扰,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避免对孩子发脾气。针对这些问题,小王应该为这些家长提供的服务是()。
A.
婚姻辅导
B.
家庭辅导
C.
儿童辅导
D.
亲职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初二学生小玲因父亲过世,母亲身体不好,决定退学打工,减轻母亲的负担。她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徐帮忙联系工作并请其保密。此时,小徐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
将小玲的决定告知其母
B.
答应小玲的保密要求
C.
对小玲的想法提出批评
D.
与小玲商讨适当的解决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父亲去世后,小王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总价值50万元,不曾想之后陆续有人拿着父亲生前的欠条来讨要债务,刚开始小王还偿还债主的钱,后来单单偿还的债务都超过了50万元,小王就不再想偿还,可还有部分债务没有偿还。债主不停地催促小王还钱,小王应该继续偿还吗?()
A.
应该,自古以来父债子还,小王作为儿子必须偿还其父亲的全部债务
B.
应该,小王既然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理应继承父亲的全部债务
C.
不应该,钱是父亲欠下的,与小王无关,小王一开始就不应该替父亲还
D.
不应该,虽然小王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但偿还的债务早已超过资产的价值,所以剩余的不应该再偿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指以儿童需要为核心,根据家长育儿需要提供的如何做好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一般可采用个别辅导、家长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体等方式进行。其目标是帮助父母提高亲职能力,做个好家长。
A.
亲职辅导
B.
亲职教育
C.
母婴保健指导
D.
幼儿早教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下列情况可以被收养的是()。
A.
小钟17岁,父亲因车祸死亡
B.
小袁19岁,被父母遗弃
C.
小琳7岁,是被拐卖儿童
D.
小娟5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对其进行抚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以下哪个未成年人应当列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
A.
甲某,15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均45岁无工作,低保家庭。
B.
乙某,15岁,无生活来源,低收入家庭
C.
丙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亲死亡,母亲为特困供养对象,无其他近亲属
D.
丁某,17岁,无生活来源,父母双亡,无其他近亲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有其使用于自身的实务原则,那么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中心方法的实务原则的是()。
A.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小玲是护理院的社会工作者,经常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最近一段时间小玲感到很疲惫,对工作缺乏兴趣,容易发火动怒。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小玲最恰当的做法是()。
A.
克服自身困难,保持服务热情
B.
坦诚告知服务对象自己目前的状况。暂缓提供服务
C.
与家人讨论自己的工作内容,征求他们的意见
D.
寻求专业督导支持,找到改变自身状况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小红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上课一向专注的她最近常常走神,成绩明显下滑,手腕上新添了刀划伤痕,社会工作者小王经调查得知,小红一出生即遭父母遗弃,在儿童村妈妈的照料下健康成长,但最近从未谋面的亲生父母突然找到儿童村,要求带走小红,小红害怕离开儿童村的妈妈,对亲生父母的出现非常抗拒,甚至出现了自残的过激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小王应当()
A.
将小红被遗弃一事告知相关部门,促使小红父母承担罪责
B.
将小红生活背景告知同学,希望同学们给予更多关心
C.
将小红自残一事告知学校,希望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
D.
将小红目前状况告知儿童村,希望儿童村予以关注
E.
将小红情况作出全面预估,为她提供个案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家庭的负担,投入高但回报少。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供孩子上学已经是尽职尽责了,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针对家长的上述观念和行为,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提供()服务。
A.
亲职教育
B.
亲子关系辅导
C.
课后托管
D.
儿童问题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指的是为亲职不当的父母提供亲职教育,并跟踪辅导,以帮助父母纠正不当教养理念和行为,改善亲职状况,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基本保障。
A.
亲职辅导
B.
亲职教育
C.
母婴保健指导
D.
幼儿早教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小周,16岁,由于家庭困难需要申请教育救助。申请教育救助的申请人是()。
A.
小周的父母
B.
小周的近亲属
C.
小周本人或监护人
D.
小周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小安读小学三年级,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没有什么文化,靠打零工挣一些家用,母亲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小安继续读书的费用。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梁了解情况后,可以从()等方面为小安提供帮助。
A.
挖掘社会资源
B.
情感支持
C.
开发学生潜能
D.
学校宣传
E.
发展支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小安读小学三年级,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没有什么文化,靠打零工挣一些家用,母亲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小安继续读书的费用。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梁了解情况后,可以从()等方面为小安提供帮助。
A.
链接社会资源
B.
提供情感支持
C.
开发学生潜能
D.
学校宣传
E.
发展支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个别化咨询辅导,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为准妈妈提供咨询以及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儿童福利服务。
A.
支持性
B.
补充性
C.
替代性
D.
儿童保护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个别化咨询辅导,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为准妈妈提供咨询以及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属于儿童社会工作的()。
A.
儿童保护服务
B.
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
C.
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
D.
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小红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上课一向专注的她最近常常走神,成绩明显下滑,手腕上还新添了刀划伤痕。社会工作者小王经调查得知:小红一出生即遭父母遗弃,在儿童村“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但最近从未谋面的亲生父母突然找到儿童村。要求带走小红。小红害怕离开儿童村的“妈妈”,对亲生父母的出现非常抗拒,甚至出现了自残的过激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小王应当()。
A.
将小红被遗弃一事告知相关部门,促使小红父母承担罪责
B.
将小红生活背景告知同学,希望同学们给予更多关心
C.
将小红自残一事告知学校,希望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
D.
将小红目前状况告知儿童村,希望儿童村给予关注
E.
将小红情况做出全面预估,为她提供个案辅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内容之一,而母婴保健服务又是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的内容之一,那么以下选项中关于母婴保健服务中的儿童社会工作理解错误的是()。
A.
直接为准父母提供医疗服务
B.
保障医疗服务产生良好效果
C.
针对准父母和医务人员或机构开展的督促、监测、倡导、协调、研究等工作
D.
针对准母亲开展的健康服务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小军,15岁。小军的父亲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小军的母亲对他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时,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小军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吧,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小军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谈吧。”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是想让我帮你说服小军回家?”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接案面谈就此结束。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有其使用于自身的实务原则,那么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家庭中心方法的实务原则()。
A.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
B.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家庭寄养照料为了让儿童适应尽可能时间长
E.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小李读初中时父母因家庭矛盾离异,母亲搬离后再无消息,父亲再婚,他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青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令小李一直振作不起来,频繁更换工作,收入不稳定。经社区居委会介绍,社会工作者小王主动联系了小李。为了建立专业关系,小王首先要做的是
A.
专注倾听小李的困扰
B.
明确小李问题的表现
C.
阐明小李的权利责任
D.
确认小李的受助身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社会工作者把有类似处境的妇女组织起来建立支持小组时,需要注意兼顾妇女的实用性性别需求和战略性性别需求两种基本需要。下列各项与这一原则相符的有()。
A.
鼓励单亲母亲放下琐碎的家务,加入小组工作
B.
组织单亲母亲加入小组工作之前,解决她们照顾小孩的后顾之忧
C.
以帮助外来务工的女性打工者为条件,吸引其加入小组
D.
帮助外来务工的女性打工者联系工作之后,再说服其加入小组
E.
先给予单亲母亲一定的社会地位,然后再吸引其加入小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以家庭为中心的实务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实务原则,在众多原则中,社工必须放在第一位的是()
A.
在服务过程中,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
B.
在服务过程中,包括制订和落实服务计划,优先考虑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C.
儿童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D.
凡有可能,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