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层结构在路边的高程未严格控制
B. 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时,依据平石高程找平
C. 边缘部位摊铺高的基准线应以平石面作依据,如发现有偏离平石面的现象,应及时纠正
D. 对油路面与平石间小的偏差和毛茬,应由专人进行仔细修整
搜题
第1题
A. 各层结构在路边的高程未严格控制
B. 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时,依据平石高程找平
C. 边缘部位摊铺高的基准线应以平石面作依据,如发现有偏离平石面的现象,应及时纠正
D. 对油路面与平石间小的偏差和毛茬,应由专人进行仔细修整
第2题
A. 各层结构在路边的高程应严格控制
B. 对路面底层的高程和平整度偏差,应在铺油前予以检查,并找补压实,使平石下预留高度趋于一致
C. 边缘部位摊铺的基准线应以平石面为依据,发现偏离,应及时纠正
D. 对油路面与平石间小的偏差和毛茬,应由专人进行仔细修整,将问题在终碾前消除
E. 路基填料尽量统一并达到标准压实度
第10题
A. 路面较窄、有缘石、径流量较分散且有杂物处
B. 路面较窄、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C. 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分散且有杂物处
D. 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第11题
A. 混凝土路缘石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路缘石每种、每检验(收)批3组
C. 路缘石应砌筑稳固、砂浆饱满、勾缝密实
D. 外露面清洁、线条顺畅
E. 砂浆符合设计要求
第16题
A. 路面混凝土施工时不得在板块中部停止,如遇意外原因造成施工暂停,应在分块处按规范中的胀缝要求处理,并加传力杆
B. 严格控制路面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
C. 严格控制基层施工质量,消除可能造成路面强度突变的因素
D. 切缝一定要及时
第26题
A. (单选题)下列道路路基处理措施中,穿越鱼塘可采取的措施是()。
B. (单选题)新建道路与现况路堤连接部位原地面作成()形,每层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
C. (多选题)在路基下部存在较厚的软土层,可采用的深层处理方法有()。
D. (判断题)道路路基压实应执行重型击实标准。
第30题
A. 路线跨越泥石流沟时、首先应考虑从流通区或沟床比较稳定、冲淤变化不大的堆积扇顶采用桥跨越
B. 当河谷比较开阔、泥石流沟距大河较远时,路线可以考虑走堆积扇的边缘
C. 如泥石流量不大,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路线也可以在堆积扇中部以桥隧或过水路面通过
D. 在处于活动阶段的泥石流堆积扇上,一般宜采用挖深小的路堑
第31题
A. 路线跨越泥石流沟时、首先应考虑从流通区或沟床比较稳定、冲淤变化不大的堆积扇顶采用桥跨越
B. 当河谷比较开阔、泥石流沟距大河较远时,路线可以考虑走堆积扇的边缘
C. 如泥石流量不大,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路线也可以在堆积扇中部以桥隧或过水路面通过
D. 在处于活动阶段的泥石流堆积扇上,一般宜采用挖深小的路堑
第32题
A. 路线跨越泥石流沟时、首先应考虑从流通区或沟床比较稳定、冲淤变化不大的堆积扇顶采用桥跨越
B. 当河谷比较开阔、泥石流沟距大河较远时,路线可以考虑走堆积扇的边缘
C. 如泥石流量不大,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路线也可以在堆积扇中部以桥隧或过水路面通过
D. 在处于活动阶段的泥石流堆积扇上,一般宜采用挖深小的路堑
第33题
A. 路拌法采用塑性指数小的黏土时,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行拌合,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再进行第二次拌合
B. 路拌法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先12t压路机稳压,整形后一般采用8t以上压路机碾压
C. 路拌法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界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D. 厂拌法石灰土铺摊长度约100m时宜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试碾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
E. 厂拌法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低后高”为宜
第44题
A. 确定软土的物理性能
B. 控制采用大于400mm且不易风化的片石
C. 按照从高往低、中间往两边抛填
D. 露出水面后用压路机压实、稳定片石
E. 在已稳定的片石层上直接填筑土方
第45题
A. 路拌法采用塑性指数小的黏土时,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行拌合,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再进行第二次拌合
B. 路拌法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先12t压路机稳压,整形后一般采用8t以上压路机碾压
C. 路拌法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界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D. 厂拌法石灰土铺摊长度约100m时宜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试碾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
E. 厂拌法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低后高”为宜
第46题
A. 路拌法采用塑性指数小的黏土时,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行拌合,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再进行第二次拌合
B. 路拌法碾压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先12t压路机稳压,整形后一般采用8t以上压路机碾压
C. 路拌法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界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D. 厂拌法石灰土铺摊长度约100m时宜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试碾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
E. 厂拌法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低后高”为宜
第48题
A. 砂石铺筑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最大不超过50Cm
B. 分段施工时,接搓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搓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C.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2遍,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cm
D.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E. 石灰稳定粒料类垫层与水泥稳定粒料类垫层都适用于城市道路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
第49题
A. 砂石铺筑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最大不超过50cm
B. 分段施工时,接搓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搓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C.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2遍,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cm
D.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E. 石灰稳定粒料类垫层与水泥稳定粒料类垫层都适用于城市道路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
第50题
A. 砂石铺筑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最大不超过50cm
B. 分段施工时,接搓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搓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C.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2遍,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cm
D.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E. 石灰稳定粒料类垫层与水泥稳定粒料类垫层都适用于城市道路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