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确定软土的物理性能
B. 控制采用大于400mm且不易风化的片石
C. 按照从高往低、中间往两边抛填
D. 露出水面后用压路机压实、稳定片石
E. 在已稳定的片石层上直接填筑土方
搜题
第1题
A. 确定软土的物理性能
B. 控制采用大于400mm且不易风化的片石
C. 按照从高往低、中间往两边抛填
D. 露出水面后用压路机压实、稳定片石
E. 在已稳定的片石层上直接填筑土方
第2题
A. 垫层采用中粗砂
B. 压实机具自重60~100kN
C. 含泥量不大于3%
D. 摊铺厚度控制在250~350mm之间
E. 可局部采用水沉法夯实
第4题
A. 填埋区基底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GCL垫铺设作业,每一工作面施工前均要对基底进行修整和检验
B. 对铺开的GCL垫进行调整,调整搭接宽度,控制在450±50mm范围内,拉平GCL垫,确保无褶皱、无悬空现象,与基础层贴实
C. 掀开搭接处上层GCL垫,在搭接处均匀撒膨润土粉,将两层垫间密封然后将掀开的GCL垫铺回
D. 根据填埋区基底设计坡向,GCL垫的搭接,尽量采用顺坡搭接,即采用上压下的搭接方式;注意避免出现十字搭接,而尽量采用品形分布
E. GCL垫需当日铺设当日覆盖,遇有雨雪天气停止施工,并将已铺设的GCL垫覆盖好
第5题
A. 填埋区基底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GCL垫铺设作业,每一工作面施工前均要对基底进行修整和检验
B. 对铺开的GCL垫进行调整,调整搭接宽度,控制在450±50mm范围内,拉平GCL垫,确保无褶皱、无悬空现象,与基础层贴实
C. 掀开搭接处上层GCL垫,在搭接处均匀撒膨润土粉,将两层垫间密封然后将掀开的GCL垫铺回
D. 根据填埋区基底设计坡向,GCL垫的搭接,尽量采用顺坡搭接,即采用上压下的搭接方式;注意避免出现十字搭接,而尽量采用品形分布
E. GCL垫需当日铺设当日覆盖,遇有雨雪天气停止施工,并将已铺设的GCL垫覆盖好
第6题
A. 混凝土构件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B. 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
C.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经校验合格
D. 张拉程序和方法符合设计要求
E. 按照伸长值控制预应力
第7题
A. 初衬结构验收合格后即可施作
B. 模板接缝拼接严密,不得漏浆
C. 端头模板支设应垂直、牢固
D. 采取措施保护防水层完好
E.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80~220mm,
第8题
A. 混凝土路缘石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路缘石每种、每检验(收)批3组
C. 路缘石应砌筑稳固、砂浆饱满、勾缝密实
D. 外露面清洁、线条顺畅
E. 砂浆符合设计要求
第9题
A. 全面分析、比较拟建工程情况,明确质量控制点
B. 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重点控制
C. 针对隐患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D. 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以及产生的原因
第10题
A. 全面分析、比较拟建工程情况,明确质量控制点
B. 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重点控制
C. 针对隐患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D. 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以及产生的原因
第11题
A. 钢梁可在现场制造,吊装前必须进行试装、验收
B. 对临时支架、支承、吊车等临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C. 对钢梁结构本身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D. 涂装前钢材表面不得有焊渣、灰尘、油污、水和毛刺
E. 涂装厚度、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3题
A. 施工过程中,应对成桥内力进行严密监控,线形按照施工测量控制即可
B. 主缆索股应直顺、无扭转
C. 索股钢丝应直顺、无重叠和鼓丝、镀锌层完好
D. 钢加劲梁段安装线形平顺、无明显弯折
E. 钢加劲梁段焊缝平整、顺齐、光滑,防护涂层完好
第14题
A. 货比三家,择优选择
B. 采购人员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C. 材料进场后要进行验收
D. 有出厂合格证的材料,进场后不需要验收
E. 验收合格的材料,存储和使用过程不需要控制质量
第15题
A. 管节管件、橡胶圈等产品质量符合规范规定
B. 承插、套筒式连接,承口、插口部位及套筒连接紧密,无破损、变形、开裂等现象
C. 插入后胶圈应位置正确,无扭曲等现象
D. 双道橡胶圈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也可不进行试验
E. 聚乙烯管、聚丙烯管接口熔焊连接符合规范规定
第16题
A. 采购人员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 严格进场后的质量验收
C. 有出厂合格证的材料,进场后不需要验收
D. 验收合格的材料,存储和使用过程不需要控制质量
第17题
A. 采购人员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 广开采购渠道
C. 有出厂合格证的材料,进场后不需要验收
D. 验收合格的材料,存储和使用过程不需要控制质量
第18题
A. 挖方路基应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
B. 直接开挖边坡、掏洞取土进行路基填筑
C. 挖方路基出现的边坡在路基施工完成后集中加固处理
D. 对表层下是有机土或CBR值较低的土壤,采取全部翻松、晾晒,分层回填、压实
第19题
A. 质量标准越高越好
B. 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很重要
C. 质量控制与材料管理无关
D. 工序质量会影响工程质量
E. 施工机械的性能与质量控制无关
第21题
A. 质量控制就是质量管理,两者概念不同,实质相同
B.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C. 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
D. 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追求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E. 质量管理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追求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第28题
A. 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对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刺激臭味及淤泥厚度大于1.0m的场地;不得采用人工清淤;
B. 根据淤泥、软土的性质和施工机械的重量,可采用抛石挤淤或木(竹)排(筏)铺垫等措施,确保施工机械移动作业安全;
C. 施工机械不得在淤泥、软土上停放、检修;
D. 第一次回填土的厚度不得小于0.5m。
E. 淤泥、软土碾压可以使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第29题
A. 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对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刺激臭味及淤泥厚度大于1.0m的场地;不得采用人工清淤;
B. 根据淤泥、软土的性质和施工机械的重量,可采用抛石挤淤或木(竹)排(筏)铺垫等措施,确保施工机械移动作业安全;
C. 施工机械不得在淤泥、软土上停放、检修;
D. 第一次回填土的厚度不得小于0.5m。
E. 淤泥、软土碾压可以使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第30题
A. 每道施工工序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B. 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C. 施工工序完成后,应经班组自检符合规定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D. 施工工序的检查是施工单位内部的事宜,不需要监理工程师参加
第31题
A. 安装龙骨前,应按设计要求对房间净高、洞口标高和吊顶内管道、设备及其支架的标高进行交接检验
B. 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400mm,否则增设吊杆以免主龙骨下坠。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
C. 吊顶工程中的预埋件、钢筋吊杆和型钢吊杆应进行防锈处理
D. 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
E. 采用木龙骨吊顶基体和木饰面板必须作防火处理,并应符合有关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32题
A. 饰面砖的品种选择应以国家规范为主要依据
B. 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
C. 阴阳角处搭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D. 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应在相同基层上做样板件,并进行粘结强度试验
E. 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
第33题
A. 圆井采用砌筑逐层砌筑收口,四面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30mm,偏心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50mm
B. 圆井采用砌筑逐层砌筑收口砌筑时,铺浆应饱满,灰浆与砌筑四周粘结紧密、不得漏浆
C. 砌筑时,铺浆应饱满,灰浆与砌筑四周粘结紧密、不得漏浆
D. 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
E. 管道基础回填压实度应为95%
第34题
A. 井室的混凝土基础与管道基础分开浇筑
B.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井室采用水泥砂浆接缝时,企口坐浆与竖缝灌浆应饱满
C. 装配后的接缝砂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振动
D. 设有橡胶密封圈时,胶圈应安装稳固,止水严密可靠
E. 底板与井室、井室与盖板之间的拼缝,水泥砂浆应填塞严密,抹角光滑平整
第35题
A. 井室的混凝土基础与管道基础分开浇筑
B.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井室采用水泥砂浆接缝时,企口坐浆与竖缝灌浆应饱满
C. 装配后的接缝砂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振动
D. 设有橡胶密封圈时,胶圈应安装稳固,止水严密可靠
E. 底板与井室、井室与盖板之间的拼缝,水泥砂浆应填塞严密,抹角光滑平整
第36题
A. 质量控制点应突出重点
B. 质量控制点应当易于纠偏
C. 质量控制点应有利于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共同从事工程质量的控制活动
D. 保持控制点的设置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E. 质量控制点易于管理
第38题
A. 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B. 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C. 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D. 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39题
A. 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B. 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C. 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D. 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40题
A. 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B. 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C. 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D. 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41题
A. 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B. 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C. 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D. 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42题
A. 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B. 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C. 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D. 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43题
A. 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B. 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C. 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D. 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E.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第49题
A. 金属吊杆、龙骨应经表面防腐处理
B. 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的接缝应错开
C. 安装双层石膏板时,上下两层石膏板接缝可在同一根龙骨上
D. 木吊杆、龙骨应进行防腐、防火处理
第50题
A. 质量管理就是对施工作业技术活动的管理
B. 质量控制的致力点在于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C.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部分
D.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活动只涉及施工阶段
E. 质量控制活动包含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