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戒毒所
B. 拘留所
C. 监狱
D. 临时救助站
E. 看管所
搜题
第2题
A. 违法犯罪青少年
B. 违法犯罪妇女
C. 违法犯罪流浪人员
D. 违法犯罪老年人
第3题
A. 违法犯罪青少年
B. 违法犯罪的高龄老人
C. 违法犯罪的妇女
D. 犯罪行为轻微的成年人
第4题
A. 犯罪行为轻微的成年人
B. 违法犯罪青少年
C. 违法犯罪的妇女
D. 违法犯罪的高龄老人
第5题
A.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B.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C.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D.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社区矫正
第6题
A. 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至3个月
B. 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
C. 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D.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
E. 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
第7题
A. 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至3个月
B. 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
C. 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D.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
E. 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
第8题
A.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
B.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C.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D. 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9题
A.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
B.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C.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D. 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0题
A. 办理暂住户口登记,签发和查验“暂住证
B. 对流动人口中三年内有犯罪记录的和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重点控制
C. 对出租房屋、施工工地、文化娱乐场所等流动人口的落脚点和活动场所进行治安整顿和治安管理
D. 依法严厉打击流室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网络
E. 办理外出就业记卡"和“外来人员就业证
第11题
A. 1万元以下
B. 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C. 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D. 2万元以上
第12题
A. 违法犯罪分子
B. 形迹可疑人员
C. 行为神秘人员
D. 被公安机关通缉的罪犯
E. 精神失常人员
第13题
A. 违法犯罪分子
B. 形迹可疑人员
C. 行为神秘人员
D. 被公安机关通缉的罪犯
E. 精神失常人员
第14题
A. 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
B. 矫正社会工作是专业人员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服务对象服务
C. 服务对象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
D. 服务时间是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期间
E. 提供的服务包括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
第15题
A. 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
B. 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
C. 帮助树立改过自新的意识
D. 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E. 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第16题
A. 预防服务对象间犯罪观念的“交叉感染”
B. 协助服务对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C. 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的生活
D. 协助服务对象制定作息制度及监督措施
E. 帮助服务对象恢复重建其社会功能
第18题
A. 1个月至3个月
B. 3个月至6个月
C. 6个月至9个月
D. 9个月至12个月
第19题
A. 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
B. 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C. 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
D. 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交叉感染
第21题
A. 1个月至3个月
B. 3个月至5个月
C. 3个月至6个月
D. 1个月至6个月
第28题
A. 过错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及由此引起的损害事实所持的主观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B. 伤害事实就是违法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的侵害
C. 有些违法,行为尽管没有损害结果,但是已经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因而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如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
D. 违法行为是引起导致损害事实的原因
第29题
A. 过错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及由此引起的损害事实所持的主观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B. 伤害事实就是违法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的侵害
C. 有些违法,行为尽管没有损害结果,但是已经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秩序,因而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如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
D. 违法行为是引起导致损害事实的原因
第30题
A.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B. 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
C.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D. 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第31题
A.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和报道
B.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开审理和报道,以警示他人
C. 对未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D. 对犯罪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E.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
第33题
A. 小王犯罪事实的记录,包括小王自己的犯罪陈述、辩解以及警察和被害人的陈述
B. 小王的犯罪前科情况
C. 小王可能受到的惩罚的预测
D. 小王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身体状况等资料
E. 以前类似案例获得的刑罚处置
第34题
A. 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征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可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B. 征得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同意的,可以在新闻报道中披露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等相关资料
C. 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D.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E.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
第35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6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7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8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9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0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1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2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3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4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5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6题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 接受转让的,停止施工并没收违法所得
D. 行政拘留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47题
A. 通过定期汇报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做一定补偿
B. 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C. 重新融入社会
D. 通过不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做一定补偿
E. 家庭关系调适
第48题
A. 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 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 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D. 被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第49题
A. 美学教育
B. 法制教育
C. 理想教育
D. 知识教育
第50题
A. 无理,我国法律规定,但是有信用卡不良记录的,一律禁止再次办理
B. 无理,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因信用卡犯罪判处缓刑的,缓刑期间不得再次办理
C. 有理,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偿还了信用卡欠款的人员可以再次办理信用卡
D. 有理,我国法律规定,不得对在社区矫正的人员产生歧视,设置障碍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