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老张分享当下的感受
B. 评估老张可能出现的问题
C. 顾及老张的感受,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D. 与老张一起回顾服务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E. 与老张商讨其改变过程中的困难,适时修正介入方案
搜题
第1题
A. 请老张分享当下的感受
B. 评估老张可能出现的问题
C. 顾及老张的感受,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D. 与老张一起回顾服务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E. 与老张商讨其改变过程中的困难,适时修正介入方案
第2题
A. 严厉批评老张不成熟的表现
B. 评估老张可能出现的问题
C. 顾及老张的感受,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D. 与老张一起回顾服务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E. 与老张商讨其变化过程中的困难,适当修正介入方案
第3题
A. 自主性
B. 认知
C. 抗逆力
D. 动机
第4题
A. 引导者
B. 缓冲者
C. 管理者
D. 仲裁者
第5题
A. 小张的做法干涉了老张的婚姻自由
B. 不管老张结婚与否,小张均应赡养老张
C. 老张与谢某结婚后,小张不必履行赡养老张的义务
D. 如果小张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张有要求小张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E. 老张结婚后,小张应承担赡养老张和谢某的义务
第6题
第7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C. 考虑到服务对象的自尊,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8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C. 为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9题
A. 由社会工作者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B. 由社会工作者的同事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C. 由社会工作者的督导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D. 由社会工作者的领导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第10题
A. 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
B. 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赖
C. 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D. 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
E. 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
第11题
A. 开展家庭辅导,争取老高的家人给予老高更多支持
B. 开展就业辅导,协助老高获得新的工作机会
C. 提供法律支持,协助老高争取自己应有的赔偿
D. 开展社区教育,使更多人接纳、尊重出狱人员
E. 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共同帮助出狱人员
第12题
A. 引导老杨参与社会活动
B. 引导老杨改变个人性格
C. 帮助老杨处理负面情绪
D. 协助老杨增强独立意识
第13题
A. 移情
B. 反移情
C. 心理压力
D. 情绪枯竭
第14题
A. 与老张一起找出其拥有的资源。并讨论解决方案
B. 与老张讨论未来的生活目标,为其制订改变计划
C. 与老张讨论影响复吸的风险因素,探寻其成功经验
D. 与老张讨论妻子出走的原因,协助其修复夫妻关系
E. 与老张一起列出他的认知偏差,协助其进行自我辩驳
第15题
A. 将老张放到其所在的环境系统中进行分析
B. 为老张提供帮助,必须是针对整个环境系统而非局部的
C. 认识到老张出现问题的重要节点是他与环境系统的互动不良
D. 不断对老张的需求进行再评估
E. 改变老张的认知和行为
第16题
A. 社会工作者李某在为王某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带入了强烈的个人价值观
B.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的重点是在辅导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建立伙伴关系,以及注重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C. 张同学长期逃学,社会工作者王某在为其提供服务过程中,与其父母谈话。社会工作者告知其父母需要多关注张同学,用爱心和耐心感化他,而不是训斥他
D. 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并不注重服务对象的感受,主张提供非反思性直接治疗
第17题
A. 社会工作者李某在为王某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带入了强烈的个人价值观
B.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的重点是在辅导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建立伙伴关系,以及注重双方情感的交流
C. 张同学长期逃学,社会工作者王某在为其提供服务过程中,与其父母谈话。社会工作者告知其父母需要多关注张同学,用爱心和耐心感化他,而不是训斥他
D. 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并不注重服务对象的感受,主张提供非反思性直接治疗
第18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C. 考虑到服务对象的自尊,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我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19题
A. 主动求助
B. 机构转介
C. 外展发现
D. 非自愿型
第20题
A.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B.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C. 审慎处理服务对象因结案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做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D.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第21题
A. 移情
B. 反移情
C. 专业冲突
D. 心理压力
第22题
A. 老张的父母与老张在外地的弟弟共同居住
B. 老张的女儿,20岁,本科在读,住学校宿舍
C. 老张的大伯,72岁,法院指定老张赡养,并与其共同居住
D. 老张的配偶,46岁,下岗失业,与老张共同居住
E. 老张的儿子,16岁,正在服刑
第23题
A.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制订计划
B. 阅读张某的相关资料,约定会谈的时间和地点,对会谈的场地进行布置
C. 在会谈的开始阶段回顾上一次会谈内容,会谈的中间直接与案主互动,会谈的结尾总结经验
D. 在会谈内,社会工作者明确行动任务的各项要求,约定对会谈外行动任务的检查时间和要求
E.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进行预估和问题诊断
第24题
A.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制订计划
B. 阅读张某的相关资料,约定会谈的时间和地点,对会谈的场地进行布置
C. 在会谈的开始阶段回顾上一次会谈内容,会谈的中间直接与案主互动,会谈的结尾总结经验
D. 在会谈内,社会工作者明确行动任务的各项要求,约定对会谈外行动任务的检查时间和要求
E.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进行预估和问题分析
第25题
A. 社会工作者应当使用统一规范的服务方法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
B.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分享个人感受时不能宣泄负面情绪
C.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要保持尊重与接纳的态度
D. 社会工作是价值主导的专业,但社会工作者不能将自身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
E. 社会工作者即使出于好意,一般也不可以代替服务对象做决定
第26题
A. 协商议程
B. 开展话题
C. 相互契合
D. 同感分享
第27题
A. 否认
B. 倒退
C. 依赖
D. 忧郁
E. 讨价还价
第28题
A. 心理治疗
B. 转介服务
C. 行为治疗
D. 外展服务
第29题
A. 在小杨居住的社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普及
B. 介绍小杨成为社区志愿者,为社区孤老服务
C. 为小杨联系社区精神康复机构,链接治疗和康复服务
D. 为小杨联系就业单位,帮助其职业康复
第30题
A. 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
B. 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
C. 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D. 社会工作者可以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E. 在紧急情形下,社会工作者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可以适当透露有关信息,且不用补办手续
第31题
A. 澄清
B. 摘要
C. 同理心
D. 对焦
E. 对质
第32题
A. 如何推进孤老优抚对象与社会老人的融合
B. 如何协助服务对象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
C. 如何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心理辅导
D. 如何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决策
第33题
A.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而开展的服务
B.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是要协助老年人解决因为年老而带来的问题,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C. 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特指那些处境困难的老人
D. 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是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建立更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
第34题
A. 教育性功能
B. 支持性功能
C. 行政性功能
D. 引导性功能
第35题
A.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B. 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
C. 社会工作者应当使用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
D.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违法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36题
A. 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
B. 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
C. 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
D. 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E. 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
第37题
A. 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
B. 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
C. 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D. 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
E. 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
第38题
A. 安排参观养老院
B. 与家人保持联络,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C. 迎新服务
D. 关注张爷爷的个别需求
第39题
A. 坦率告知刘大爷自己无法继续服务
B. 向刘大爷坦诚分享自己的压力感受
C. 立即向机构报告刘大爷的个人背景
D. 理解刘大爷的以往经历并尝试接纳
第40题
A. 与小李分享自己处理类似困境的经验
B. 立即向机构负责人提出安排小李暂时休假
C. 鼓励小李表达感受和宣泄情绪并发现其中的意义
D. 与小李一起进行自我探索,以协助小李更加了解自己
E. 立即安排其他社会工作者接替小李为小玲提供服务
第41题
A. 支持性督导
B. 服务性督导
C. 输入希望
D. 教育性督导
第42题
A. 向小姚介绍独居老人的心理特征,指导她改善专业关系
B. 建议小姚将自己的感受告诉老人,提醒她别与老人走得太近
C. 理解小姚的担忧,告诉她刚工作先保证完成机构分配的任务
D. 让小姚接受这一事实,并说明这种情况会随着阅历增长而改善
第43题
A. 使能者角色
B. 教育者角色
C. 决策者角色
D. 倡导者角色
第44题
第45题
A.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负有伦理责任,当服务对象难以做决定时,应代其做决定
B.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负有伦理责任,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当同事遇到工作困难时应鼎力相助
C. 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负有伦理责任,在专业范围内,应尽心尽力促进整体社会福利的发展
D.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负有伦理责任,在开展服务时,应保证专业的完整性和遵循专业的评估
E.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负有伦理责任,当服务对象需求与机构服务宗旨冲突时,应遵守机构的规定
第46题
A. 聆听老人生活中的困扰
B. 表达自己对老人想法的理解
C. 将老人界定为有问题的人
D. 将老人转介给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第47题
A. 聆听老人生活中的困扰
B. 表达自己对老人想法的理解
C. 将老人界定为有问题的人
D. 将老人转介给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第48题
A. 询问
B. 问卷调查
C. 观察
D. 利用已有资料
E. 咨询
第49题
A. 到小刚所在社区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B. 协助小刚加强与家庭和有关机构的联结
C. 告知邻居小刚的病情和他即将出院的消息
D. 告知精神科医生小刚的发病史和生活习惯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