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 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C.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
D.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搜题
第1题
A.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 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C.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
D.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第3题
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单处20万元以下罚金
B.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C.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1万元罚金
D. 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数额巨大的,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4题
A. Ⅰ.Ⅲ.Ⅳ
B. Ⅰ.Ⅱ.Ⅳ
C. Ⅱ.Ⅲ
D. Ⅰ.Ⅱ
第5题
A.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20万元的
B.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户的
C.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100万元
D.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万元
第6题
A.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B. 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
C.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D. 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第7题
A. 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B. 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
C. A某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
D. 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第8题
A. Ⅰ.Ⅱ.Ⅳ.Ⅴ
B. Ⅲ.Ⅳ.Ⅴ
C. Ⅱ.Ⅲ.Ⅳ.Ⅴ
D. Ⅰ.Ⅱ.Ⅲ.Ⅳ
第9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0题
A.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B.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
C.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D. 造成社会影响的
第11题
A.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
B.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C.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D. 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2题
A.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
B.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C.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D. 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3题
A. 20;100
B. 30;150
C. 40;200
D. 50;250
第15题
A. Ⅰ.Ⅱ.Ⅲ
B. Ⅱ.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Ⅱ.Ⅲ.Ⅳ
第16题
A. Ⅰ.Ⅲ.Ⅳ
B. Ⅲ.Ⅳ
C. Ⅱ.Ⅲ.Ⅳ
D. Ⅰ.Ⅱ
第17题
A. Ⅰ.Ⅱ.Ⅴ
B. Ⅲ.Ⅳ.Ⅴ
C. Ⅰ.Ⅳ.Ⅴ
D. Ⅱ.Ⅲ.Ⅳ
第18题
A. 死亡1人以上
B. 死亡10人以上
C. 重伤3人以上
D. 重伤10人以上
E.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第19题
A. 死亡1人以上
B. 死亡10人以上
C. 重伤3人以上
D. 重伤10人以上
E.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第20题
A. 死亡1人以上
B. 死亡10人以上
C. 重伤3人以上
D. 重伤10人以上
E.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第21题
A. 数额为5万元
B.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存款对象为80人
C. 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为1万元
D. 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第22题
A. 造成股东.债权人或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0万元的
B. 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的20%的
C. 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的40%的
D. 未按照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额占净资产60%
第23题
A. 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
B.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C. 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D.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
第24题
A.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B.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C.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D.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
第25题
A. 承诺本金跟存在银行一样安全
B. 聘请300名人员
C. 以返点的手段鼓励投资者对外进行宣传
D. 在街头派发宣传单
第26题
A.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B. 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D.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27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第28题
A. 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收集渠道
B. 及时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发布、实施、修订和废止信息
C. 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登记、整理、分类,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
D. 实现标准化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E. 对于收集到的信息编辑、修改
第29题
A. 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收集渠道
B. 及时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发布、实施、修订和废止信息
C. 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登记、整理、分类,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
D. 实现标准化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E. 对于收集到的信息编辑、修改
第30题
A. 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
B. 情节严重的,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
C. 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1题
A. 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
B. 情节严重的,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
C. 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2题
A.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B.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C. 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D. 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E. 5年前出境,曾滞留不归的
第33题
A.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B.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C. 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D. 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E. 5年前出境,曾滞留不归的
第35题
A. 刑事案件被害人因受到犯罪侵害致严重残疾,因加害人死亡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的。
B. 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无力承担医疗救治费用的。
C. 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依靠其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生活困难的
D. 追索赡养费,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
E. 涉法涉诉信访人,其诉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且生活困难,愿意接受国家司法救助后息诉息访的,可参照执行。
第36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②④
D. ②①③
第37题
A. Ⅰ.Ⅱ.Ⅲ
B. Ⅱ.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Ⅱ.Ⅲ.Ⅳ
第38题
A. 一般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处以罚金
B.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 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1%以上5%以下罚金
D.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39题
A. 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或者期货合约交易,且在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连续15个交易日内成交量累计达到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30%以上的
B. 单独或者合谋,当日连续申报买入或者卖出同一证券.期货合约并在成交前撤销申报,撤回申报量占当日该种证券总申报量40%以上的
C. 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且在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连续20个交易日内成交量累计达到该证券或者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20%以上的
D. 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实际控制期货合约的数量超过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限定的持仓量30%以上,且在该期货合约连续30个交易日内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期货合约数累计达到该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30%以上的
第40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1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2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3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4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5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6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7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8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49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50题
A. 责令限期改正
B.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C.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D.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