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5~2m的最小距离
搜题
第1题
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5~2m的最小距离
第2题
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5~2m的最小距离
第3题
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1.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1.5m的最小距离
第4题
A.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1.5mm
B. 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 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 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 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1.5m的最小距离
第8题
A. 滑轮按其作用分有导向滑轮和()。
B. 使用动滑轮时,因设备或构件由两根绳索分担,所以每根钢丝绳所分担的力,只是设备或构件等重物质量的()。
C. 滑轮的选配原则中正确的是()。
D. 滑轮组一般说来,滑轮门数愈多,跑绳拉力愈大,但阻力增大而效率降低。
第9题
A. 人货两用施工电梯,应安装柔性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上、下应有通信联络设备,且应设有安全刹车装置
B. 滑模提升前,若为柔性索道运输时,必须先放下吊笼,再放松导索,检查支承杆有无脱空现象、结构钢筋与操作平台有无挂连,确认安全后,方可提升。
C. 操作平台上,可随意站立
D. 滑升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平台水平、中心的垂直度,以防止平台水平移位和扭转
E. 应定期对所有起重设备的限位器、刹车装置等进行测定,以防失灵,发生意外
第10题
A. 人货两用施工电梯,应安装柔性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上、下应有通信联络设备,且应设有安全刹车装置
B. 滑模提升前,若为柔性索道运输时,必须先放下吊笼,再放松导索,检查支承杆有无脱空现象、结构钢筋与操作平台有无挂连,确认安全后,方可提升。
C. 操作平台上,可随意站立
D. 滑升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平台水平、中心的垂直度,以防止平台水平移位和扭转
E. 应定期对所有起重设备的限位器、刹车装置等进行测定,以防失灵,发生意外
第11题
A. 人货两用施工电梯,应安装柔性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上、下应有通信联络设备,且应设有安全刹车装置
B. 滑模提升前,若为柔性索道运输时,必须先放下吊笼,再放松导索,检查支承杆有无脱空现象、结构钢筋与操作平台有无挂连,确认安全后,方可提升。
C. 操作平台上,可随意站立
D. 滑升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平台水平、中心的垂直度,以防止平台水平移位和扭转
E. 应定期对所有起重设备的限位器、刹车装置等进行测定,以防失灵,发生意外
第12题
A. 轧制滑轮比同规格的铸造滑轮轻便
B. 开口拉板式滑轮不得用于卷扬机的导向滑轮
C. 尼龙滑轮的表面活性太差,加剧钢丝绳的锈蚀
D. 滑车组的穿绕方法有顺穿法和花穿法
第13题
A. 轧制滑轮比同规格的铸造滑轮轻便
B. 开口拉板式滑轮不得用于卷扬机的导向滑轮
C. 尼龙滑轮的表面活性太差,加剧钢丝绳的锈蚀
D. 滑车组的穿绕方法有顺穿法和花穿法
第14题
A. 轧制滑轮比同规格的铸造滑轮轻便
B. 开口拉板式滑轮不得用于卷扬机的导向滑轮
C. 尼龙滑轮的表面活性太差,加剧钢丝绳的锈蚀
D. 滑车组的穿绕方法有顺穿法和花穿法
第15题
A. 轧制滑轮比同规格的铸造滑轮轻便
B. 开口拉板式滑轮不得用于卷扬机的导向滑轮
C. 尼龙滑轮的表面活性太差,加剧钢丝绳的锈蚀
D. 滑车组的穿绕方法有顺穿法和花穿法
第16题
A. 常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5
B. 钢丝绳穿用的滑车,其边缘不应有破裂和缺口
C.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能按顺序整齐排列
D. 起升高度较大的起重机,宜采用不旋转、无松散倾向的钢丝绳
E. 荷载由多根钢丝绳支承时,应设有各根钢丝绳受力的均衡装置
第17题
A. 常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5
B. 钢丝绳穿用的滑车,其边缘不应有破裂和缺口
C.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能按顺序整齐排列
D. 起升高度较大的起重机,宜采用不旋转、无松散倾向的钢丝绳
E. 荷载由多根钢丝绳支承时,应设有各根钢丝绳受力的均衡装置
第23题
A. 滑车组是由一定数量的定滑车和动滑车及绕过它们的绳索组成的简单起重工具
B. 动滑车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C. 动滑车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 滑轮出现裂纹应报废
E. 滑轮轮缘出现破损应报废
第30题
A. 喷枪的空气压力一般为0.3~0.35MPa,如果压力过大或过小,可调节空气调节旋钮
B. 喷口距附着面一般为10cm
C. 喷涂距离与涂料黏度有关,涂料加稀释剂与不加稀释剂,喷涂距离有正负10cm的差别
D. 有些喷枪的喷射器头可调节,控制喷雾水平位置或垂直位置喷射
E. 喷涂面大小的调整,有的用喷射器头部的刻度盘,又有的用喷料面旋钮,但原理是不相同的
第31题
A. 使用吊篮人员均应身体健康、精神正常,经过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
B. 电动吊篮应设缓冲器,轨道两端应设挡板
C. 作业开始第一次吊重物时,应在吊离地而200mm时停止,检查电动葫芦制动情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正式作业,露天作业时,应设防雨措施,保证电机、电控等安全
D. 吊篮严禁超载使用,最大载荷不超过500kg
E. 不准将吊篮作为运输工具垂直运输物品
第32题
A. 滑轮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30倍
C. 滑轮受力后,无卡绳、磨绳处
D. 受力方向变化大或高空作业场所,禁止用吊钩型滑轮
E. 滑轮组上、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滑轮直径的5倍
第33题
A. 滑轮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B. 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30倍
C. 滑轮受力后,无卡绳、磨绳处
D. 受力方向变化大或高空作业场所,禁止用吊钩型滑轮
E. 滑轮组上、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滑轮直径的5倍
第36题
A. 施工电梯安装后,安全装置要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电梯必须由持证的专业司机操作
B. 电梯底笼周围1.5m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停靠层的过桥和运输通道应平整牢固,出人口的栏杆应安全可靠
C. 电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使用,严格控制载运重量
D. 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要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
E. 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应空载及满载试运行,将电梯笼升离地面2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投入运行
第37题
A. 施工电梯安装后,安全装置要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电梯必须由持证的专业司机操作
B. 电梯底笼周围1.5m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停靠层的过桥和运输通道应平整牢固,出入口的栏杆应安全可靠
C. 电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使用,严格控制载运重量
D. 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要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
E. 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应空载及满载试运行,将电梯笼升离地面2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投入运行
第38题
A. 施工电梯安装后,安全装置要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电梯必须由持证的专业司机操作
B. 电梯底笼周围1.5m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停靠层的过桥和运输通道应平整牢固,出入口的栏杆应安全可靠
C. 电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使用,严格控制载运重量
D. 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要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车
E. 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应空载及满载试运行,将电梯笼升离地面2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投入运行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