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周女士离婚后生活在甲市,独自抚养未成年女儿,因失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几次向居住在乙市的前夫所要女儿抚养费,未果。周女士欲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该问题,为此申请法律援助。周女士应向()提出申请。”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周女士离婚后生活在甲市,独自抚养未成年女儿,因失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几次向居住在乙市的前夫所要女儿抚养费,未果。周女士欲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该问题,为此申请法律援助。周女士应向()提出申请。
A.
甲市民政部门
B.
甲市法律援助机构
C.
乙市民政部门
D.
乙市法律援助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刘女士离婚时,10岁女儿经人民法院判归前夫抚养监护。后经与前夫协商,实际由刘女士自己抚养监护女儿。刘女士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时,管理审批机关以刘女士女儿不是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为由,不予批准其享受低保待遇。刘女士不服,可以依法()。
A.
提起民事诉讼
B.
提起行政诉讼
C.
申请行政处罚
D.
申请仲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赵女士晚年由保姆照顾的比较多,生前与保姆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由保姆给赵女士养老送终,她的财产全部给保姆。后来赵女士的女儿失业下岗,生活没有以前那么美满,于是赵女士又立了份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女儿。赵女士去世后保姆与赵女士的女儿关于财产的分配发生争执,告上法庭,法庭该如何判决?()
A.
由于赵女士立的遗嘱在遗嘱扶养协议之后,所以遗嘱有效,又因赵女士立过遗嘱抚养协议,因此赵女士女儿和保姆各得一半财产
B.
由于赵女士立的遗嘱在遗嘱扶养协议之后,所以遗嘱有效,赵女士女儿获得所有财产
C.
由于赵女士生前立过遗赠扶养协议,所以遗嘱无效,财产全归保姆
D.
由于赵女士立的遗嘱在遗嘱扶养协议之后,所以遗嘱有效,又因赵女士立过遗嘱扶养协议,因此赵女士女儿和保姆共同分割财产,但由于遗嘱在后,所以赵女士的女儿应分得更多的比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谢女士晚年由保姆照顾的比较多,生前与保姆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由保姆给谢女士养老送终,她的财产全部给保姆。后来谢女士的女儿失业下岗,生活没有以前那么美满,于是谢女士又立了份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女儿。谢女士去世后保姆与谢女士的女儿关于财产的分配发生争执,告上法庭,法庭该如何判决?()
A.
由于谢女士立的遗嘱在遗赠扶养协议之后,所以遗嘱有效,又因谢女士立过遗嘱抚养协议,因此谢女士女儿和保姆各得一半财产
B.
由于谢女士立的遗嘱在遗赠扶养协议之后,所以遗嘱有效,谢女士女儿获得所有财产
C.
由于谢女士生前立过遗赠扶养协议,所以遗嘱无效,财产全归保姆
D.
由于谢女士立的遗嘱在遗赠扶养协议之后,所以遗嘱有效,又因谢女士立过遗赠扶养协议,因此谢女士女儿和保姆共同分割财产,但由于遗嘱在后,所以谢女士的女儿应分得更多的比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张女士离婚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并准备结婚。但是遭到女儿的反对。张女士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B.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社工反对张女士再婚
C.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D.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张女士离婚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并准备结婚。但是遭到女儿的反对。张女士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B.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反对张女士再婚
C.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D.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李女士告诉社会工作者小王自己与婆婆之间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摩擦,由此引发的自己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为此李女士十分苦恼。社会工者小王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的母亲十分理解李女士的苦恼,小王的适当做法应是()。
A.
对李女士表示理解,对婆婆教育孩子的陈旧观念表示不认同
B.
对李女士做出同理反应,表达对李女士丈夫行为的不理解
C.
与李女士一同分析问题的原因,鼓励李女士与婆婆和丈夫进行坦诚的沟通,让李女士的自我选择与决定
D.
向李女士提供解决目前困扰的具体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抱怨,其女儿有很多坏毛病,包括作业拖沓,写字速度慢,从不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等。为了帮助王女士聚焦问题,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让王女士清楚描述女儿的问题表现
B.
让王女士澄清希望解决其他问题
C.
协助王女士根据严重程度给问题排序
D.
帮助教育其女儿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王女士,41岁,结婚18年,工人。丈夫也是工人,女儿15岁。在求助中,王女士说:“多年来一直被丈夫打,结婚没多久他就开始打我。有时他还打女儿。他又赌又嫖,还不能说他,急了就逼我离婚。我害怕离婚,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一个离婚的女人,让人指指戳戳,是无法生活的。再说,想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怕缺乏父爱影响她的成长。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不打我们就行。我希望他年岁大点脾气会改好,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这个样。我有时被打得鼻青脸肿上不了班,女儿见到他就哆嗦。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该忍下去?”问题:.王女士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运用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提出针对王女士服务介入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李女士离婚后带着12岁的女儿来到城市打工,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工作逐渐稳定。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令李女士感到困惑的是青春期的女儿总是和她对着干,随地乱扔东西的坏习惯也改不掉,母女俩为此多次争吵。女儿还吵着不想上学要回老家,最近成绩明显下滑,李女士为此求助社会工作者小王,根据家庭处境化原则,小王适宜的做法是()。
A.
了解李女士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
B.
分析李女士女儿成绩下滑的原因
C.
探寻李女士来到城市打工的原因
D.
观察李女士与女儿日常如何沟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以下哪些烈士遗属,可以享受定期抚恤金()。
A.
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B.
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
C.
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
D.
烈士的子女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E.
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已满18周岁,并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关于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首先发给烈士的配偶
B.
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20周岁的兄弟姐妹
C.
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D.
首先发给烈士的子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市民老闫的儿子大学毕业,未找到工作,将户口迁回家里,女儿离婚后,也将户口迁回家里,一家四口住房拥挤。廉价住房政策出台后,老闫一家看到了希望,准备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B.
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C.
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D.
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魏女士和丈夫结婚后育有一女,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但是两年前丈夫开始以工作繁忙为借口经常夜不归宿,后来魏女士发现丈夫有了外遇,愤怒之下的她将事情告诉了上学的女儿。此后,俩人开始闹离婚,女儿不忍看着父母分开,于是想通过努力学习来挽回父母的婚姻。但是这期间,魏女士因心情欠佳经常对女儿发脾气,在女儿升入高中后,父母频繁的争吵使她无法安心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父母离婚后,女儿与魏女士生活在一起,但是女儿开始抱怨她,并不时地与她顶撞。面对女儿的变化,魏女士感到很无助,于是前来向社会工作者张萍求助。张萍介入此案,则以下介入策略正确的是()。
A.
张萍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母女关系上
B.
间接地批评魏女士不应该把自己的婚姻纠葛告诉女儿直至影响女儿
C.
用家庭沟通理论重建魏女士和女儿之间的沟通模式,改善母女的沟通现状
D.
帮助魏女士和女儿合理地疏解和宣泄积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
E.
首先对魏女士进行心理治疗和安慰,因为是魏女士的婚姻失败造成了母女的关系紧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李女士对上初中的女儿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必须在班级排名前三,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种做法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双方经常发生争吵,无奈之下李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求助,小刘打算使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来帮助李女士,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引导李女士质疑自己对女儿不合理的要求
B.
帮助李女士改变自己非理性的语言模式
C.
协助李女士探索儿时上学经历带来的影响
D.
向李女士演示如何更加理性地与女儿沟通
E.
运用放松疗法帮助李女士缓解内心的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市民老闫的儿子大学毕业,未找到工作,将户口迁回了家里。女儿离婚后,也把户口迁回了家里。一家四口住房拥挤。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出台后,老闫一家看到了希望,准备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根据《城镇最低收人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B.
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C.
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D.
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关于离婚对夫妻的法律后果说法错误的是()。
A.
共同财产分割会照顾女方
B.
对外债务应该共同债务共同偿还
C.
家务劳动付出较多义务的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D.
关于子女没有优先抚养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黄女士今年37岁,家中有三口人,她、12岁的女儿以及74岁的老母亲。丈夫在去年因病去世。黄女士身体也不好,三年前,她因患有肺病而失去了超市的售货员工作,到如今她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做些小时工挣得一点钱,再加上每月320元的低保金生活,一家三口生活很拮据。女儿正读小学五年级,再过一年就要升初中了,需要准备学费,还有老母亲的医药费等,面对家中的境况,黄女士一筹莫展。【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家庭帮助计划,帮助黄女士改变家庭困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医师周某与会计师郭某离婚后,12岁的女儿小红随周某生活。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法院对郭某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应予支持?()
A.
郭某要求小红与其共同生活
B.
周某对小红不履行抚养义务
C.
周某虐待小红
D.
小红愿意随郭某生活
E.
周某患重病但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根据《烈士褒扬条例》,以下烈士遗属可以享受定期抚恤的有()。
A.
烈士的母亲,收入低于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B.
烈士生前配偶,再婚,再婚后继续抚养烈士子女
C.
烈士的儿子,20岁,在某高校就读大学三年级
D.
烈士的弟弟,20岁,残疾,无生活来源,由烈士生前供养
E.
抚养烈士长大的祖母,80岁,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的再婚造成困难。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深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阻止王女士的错误做法
B.
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C.
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D.
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则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状态是()。
A.
和直接抚养方部分存在,和间接抚养方完全消除
B.
和直接抚养方完全存在,和间接抚养方消除
C.
直接抚养方和间接抚养方均部分消除
D.
不能因离婚而消除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侯女士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患自闭症的女儿,因女儿患病常被邻居议论。最近侯女士的单位因效益不好而倒闭,母亲又查出患了肺癌,侯女士已对生活绝望,感到孤立无援,向社会工作者小杨求助。小杨了解情况后,决定根据存在主义理论为侯女士提供服务。下列小杨的服务中,符合该理论的有()
A.
告诉侯女士人生都要经历痛苦的事情
B.
帮助侯女士正视目前困难的生活现状
C.
让侯女士明白纠结痛苦经历没有意义
D.
在服务过程中多肯定侯女士的独特性
E.
让侯女士明白她可以不用在乎别人议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齐某(男)与张某(女)于2000年结婚时签订书面财产协议,约定婚后各自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2002年双方生育一女。2004年10月起,齐某因双方感情不和,到外地工作,一直未回。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均由张某完成。2008年12月,张某以夫妻感情不和、长期两地分居为由向法院起诉离婚,张某下列诉讼请求应得到法院支持的有()。
A.
张某认为自己在2000年约定财产时考虑不周,应确认财产协议无效
B.
张某在家庭生活中付出较多义务,齐某应当予以补偿
C.
张某夫妇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4年,法院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D.
齐某对家庭付出少,应给予张某适当经济补偿
E.
齐某对孩子照顾少,离婚后无权要求抚养女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一对夫妇育有一子,离婚时,儿子判给男方抚养。根据《婚姻法》中有关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探望的规定,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
女方再婚时.男方声明前妻与儿子解除亲子关系
B.
女方拒绝承担抚养儿子的责任
C.
男方拒绝女方探望儿子
D.
女方按时支付儿子抚养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小林夫妇离婚的时候,女儿已经7岁,综合各种因素,法院最后判决女儿归小林抚养,小林的妻子由于想念女儿,想去探望,但是遭到小林拒绝。关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与探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要按时足额给付抚育费
B.
子女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
C.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自动失去探望子女的权利
D.
离婚后亲子关系并不消除,父母对子女继续承担抚养的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张女士年迈的母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病毒不幸逝世,她感到悲痛欲绝,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随即对张女士进行危机干预,下列做法符合危机干预模式的是()。
A.
协助张女士申请医疗救助
B.
帮张女士适当宣泄悲痛的情绪
C.
叮嘱张女士的丈夫和孩子多关心她
D.
判断张女士是否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E.
帮助张女士联系尽快入住方舱医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婚姻登记处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接待过程中,发现正准备离婚的王女士反复动员5岁的女儿今后去跟爸爸生活,使女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经过了解得知,王女士主要担心带着孩子会给自己再婚造成困难。这让身为年轻母亲的小李对王女士的行为深为不满。在接下来的服务中,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A.
阻止王士士的错误做法
B.
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C.
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D.
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战士李刚自幼父母双亡,有一妹妹,兄妹二人由叔叔抚养长大。在服役期间病故,县民政局发给一次性抚恤金40万元。此时,李刚的妹妹已经结婚,他的叔叔和妹妹对抚恤金分配产生争执。则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抚恤金归公
B.
妹妹得20万元
C.
叔叔10万元、妹妹10万元
D.
叔叔4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方女士刚生下小宝宝一个多月,却发现了老公出轨的迹象,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在对儿子的抚养权上,双方僵持不下,法院很可能会将孩子判给()。
A.
方女士的老公
B.
方女士
C.
有钱的一方
D.
工作稳定的一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战士柏力战父母双亡,由舅舅抚养长大,他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在一次战斗中,他英勇牺牲,被认定为烈士,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16万元。此时,他的叔叔以柏力战的弟弟年幼,没有支配资金的能力为由要求得到全部抚恤金。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抚恤金归公
B.
弟弟得16万元
C.
叔叔8万元、弟弟8万元
D.
舅舅16万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王刚在一次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被批准为烈士。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还可以享受一次性抚恤金。关于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王刚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发给他的兄弟姐妹
B.
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时,第一顺序亲属、第二顺序亲属均可享受
C.
如果王刚死亡前有遗嘱,应按照遗嘱载明的顺序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D.
同一顺序中的亲属各自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必须均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享受抚恤的遗属范围包括死亡军人的()。
A.
父母
B.
配偶
C.
子女
D.
孙(外孙)子女
E.
兄弟姐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根据《民法典》,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为原则。
A.
由母亲直接抚养
B.
随有住房的一方抚养
C.
随收入高的一方抚养
D.
随离婚中无过错一方抚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单亲妈妈郭女士独自抚养15岁的女儿。女儿的叛逆心理较为严重,越来越不听她的话。最近郭女士又因为单位效益不好而失业,不知将来如何生活,失去了信心。为此,她向社会工作者小陶求助。依据存在主义理论,小陶恰当的做法是()
A.
引导郭女士正视生活困难,重新理解这段经历的意义
B.
建议郭女士忘却痛苦的经历,着眼未来开始新的生活
C.
协助郭女士分析困难的处境,评估其情绪和认知状态
D.
劝说郭女士树立生活的信心,把握机会重新建立家庭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王女士32岁。与丈夫分居两年,目前带着8岁的女儿与父母一起生活。王女士父亲今年60岁,刚退休;母亲56岁,还在工作。根据上述家庭资料,社会工作者绘制的家庭结构图中,正确的是()。
A.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379025920.png」
B.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446134784.png」
C.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513243648.png」
D.
「huixue_img/importSubject/1504404719576158208.png」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关于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陈述,下列情况符合《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的是()
A.
烈士小王的父母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B.
烈士小周的配偶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C.
烈士段某的子女均已满18岁且有工作,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D.
烈士张某生前供养的妹妹未满18周岁且正在上学,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E.
王奶奶是烈士遗属,她去世后增发10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张女士是一个思想观念很传统的妇女,丈夫嗜酒如命,每次喝醉了就打她,已经成了习惯。张女士认为自己没本事,只能嫁鸡随鸡,被虐待是自己的命不好。如果依据增强权能理论,在个人层面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恰当的做法是()。
A.
着重从张女士儿童时期的经历来分析其宿命论的根源
B.
引导张女士与丈夫一起更好地掌握夫妻良性互动的技巧
C.
协助张女士消除无力感并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D.
组建受家暴妇女互助小组,协助张女士与组员相互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自从发现丈夫有了外遇之后,王女士便不断与丈夫争吵,每次争吵后,王女士都在女儿面前抱怨。不久,王女士发现女儿开始厌学,逃课,学习成绩下滑。王女士非常担心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王女士()。
A.
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B.
加强与女儿的沟通
C.
调整其丈夫与女儿的关系
D.
明确与女儿的界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烈士岳某,牺牲前为进城务工人员,妻子为镇中心小学教师,两人育有一子。岳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8年前离婚。父母离婚后,岳某和妹妹由父亲抚养,与奶奶共同生活。奶奶现已70岁,仍在照顾岳某妹妹的日常生活。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岳某的烈士褒扬金应发放给岳某的()。
A.
奶奶、父亲、母亲、妻子
B.
奶奶、父亲、妻子、妹妹
C.
父亲、母亲、妻子、妹妹
D.
父亲、母亲、妻子、儿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张女士,55岁,因患乳腺癌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及化疗。手术后张女士感到身体外形发生改变,担心丈夫不再疼爱她,害怕疾病可能复发,因而情绪低落。时常哭泣。对此,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做的是()。
A.
激发张女士对未来的期待
B.
引导张女士转变思维模式
C.
减轻张女士手术后的焦虑
D.
协助张女士调整生活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蔡女士和丈夫结婚已有10年,婚后感情一直很好。但是最近丈夫因在生意上遭到重创,经常拿蔡女士出气,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她拳脚相加,而且其丈夫的实施暴力越来越频繁,蔡女士满身是伤,精神上也处于崩溃边缘。她担心自己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有朝一日会丧命于丈夫的暴力之下。她想离开这个家庭,于是前来向社会工作者小宋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以下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是()。
A.
与蔡女士一起找她丈夫理论
B.
请律师找蔡女士的丈夫商谈离婚事宜
C.
劝说蔡女士千万不要激怒丈夫,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D.
应蔡女士的要求,将她安置到相关庇护场所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根据《婚姻法》,下列关于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赡养费的权利
B.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也是无条件的
C.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D.
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赵女士全家3口人,本人33岁,患有慢性风湿病,失业在家;丈夫曾是某大酒店的厨师,因酒店倒闭,也失业在家。儿子11岁,正在读小学。他们属于零就业家庭。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多次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要求给予帮助。问题:.请运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分析赵女士一家的自身资源。.作为社区的社会工作者,你如何整合案例中的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来帮助赵女士一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一对夫妇育有一子,离婚时,儿子判给男方抚养。根据《民法典》中有关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探望的规定,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
女方再婚时,男方声明前妻与儿子解除亲子关系
B.
女方拒绝承担抚养儿子的责任
C.
男方拒绝女方探望儿子
D.
女方按时支付儿子抚育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下列情况不可以收养的是()。
A.
吴某29岁,有一个女儿,想收养个儿子
B.
孙某,女,33周岁,无子女
C.
小赵夫妻,因小赵喜欢男孩,想单独一方收养
D.
周某,男性,43岁,想收养6岁的女童
E.
张某,年近70岁,无生活来源,想收养一个孤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自小孩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子从小体质弱,比较敏感,即使上了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以工作为由将接送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应该了解()。
A.
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B.
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C.
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D.
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自独生女儿过世后,张女士与丈夫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丈夫逐渐染上了酗酒恶习,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还多次动手打张女士。无奈之下,张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为了帮助张女士界定其夫妻间存在的问题,下列社会工作者的提问中,最适宜的是()
A.
“你希望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B.
“你认为自己目前遭遇的问题是什么?”
C.
“你认为丈夫染上酗酒恶习的原因是什么?”
D.
“你认为你们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根据《收养法》,下列关于收养人应具备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收养人应当年满28周岁
B.
收养残疾儿童的,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C.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应当与被收养人年龄相差30周岁以上
D.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不受收养1名的限制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