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乡镇政府
B. 城市街道办事处
C. 县级民政部门
D. 村委会(居委会)
搜题
第2题
A. 晓明符合申请的条件
B. 晓明应该走的程序是:本人申请,社区居委会调查核实,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复核、审批
C. 如果最终晓明获得未成年人教育救助,那么他将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D.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助学工作应当以救助高中和大学阶段特殊困难学生为重点
第3题
A. 村民委员会
B. 乡(镇)人民政府
C. 城市街道办事处
D. 县级民政部门
E. 市级民政部门
第4题
A. 村民委员会
B. 乡镇政府
C. 城市街道办事处
D. 县级民政部门
E. 市级民政部门
第6题
A. 本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复核、审批。
B. 监护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批。
C. 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复核、审批。
D. 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审批。
第7题
A. 小王,初一,13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B. 小张,高二,16岁,城市“三无”对象
C. 小李,六年级,12岁,城市低保对象
D. 小刘,高二,17岁,农村特困人员
E. 小樊,初三,15岁,靠父母退休金上学
第8题
A. 村民委员会
B. 乡(镇)人民政府
C. 县级民政部门
D. 市级民政部门
第9题
A. 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
B. 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C. 农村中无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D. 城市中的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E. 父母均已去世的未成年子女
第10题
A. 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杨某
B. 属于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小雨
C. 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D. 当地政府规定的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
第11题
A. 免费教育
B. 必要的学习补助
C. 必要的生活补助
D. “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第12题
A. 免费教育
B. “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C. 必要的学习补助
D. 必要的生活补助
第13题
A. 对已经由我国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各级民政部门应确保其接受教育
B. 对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其家庭实际困难和子女就学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水平
C. 教育救助的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希望工程等捐资助学活动
D. 各地民政部门在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中募集的物资和资金,可以用于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的教育救助
E.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助学工作中应当保证城乡困难学生接受教育为重点
第14题
A. 免费教育
B. 免杂费、免书本费
C. 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D. 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第15题
A.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 城镇居民社区医疗保险制度
C.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制度
D. 城市低收人群体廉租房保障制度
第17题
A. 教育救助标准由县级民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公布
B. 教育救助应当由申请人向其所在地的民政部门申请
C. 教育救助由申请人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D. 教育救助应以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的方式实施
第18题
A. 应该给予小新适当的教育救助
B. 应该为小新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C. 不能对小新进行教育救助,因为她不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
D. 对小新进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E. 不能对小新进行教育救助,因为她有低保金
第19题
A. 协助申请救助
B. 改善救助环境
C. 协调医疗资源
D. 强化社会支持
第20题
A. 协助申请救助
B. 改善救治环境
C. 协调医疗资源
D. 强化社会支持
第23题
A. 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
B. 市场监管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
D. 省级民政部门
第24题
A. 申请医疗救助的,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
B. 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C. 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审批
D.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直接办理
第25题
A. 临时救助申请须本人提出,不得委托他人
B. 对于持有当地居住证的个人提出的临时救助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
C. 申请人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后,方可受理临时救助申请
D. 临时救助金应当支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不得直接发放现金
第27题
A.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C.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D.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第28题
A. 应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劳动保护
B.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D. 应当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
第29题
A. 免费教育
B. 必要的学习补助
C. 必要的生活补助
D. “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第30题
A. 只能本人提出申请
B. 村民委员会不能主动帮助其申请
C. 可以本人提出口头申请
D. 委托村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第33题
A. 及时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B. 对司法活动中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C.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审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D. 在离婚案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
E.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第34题
A. 医疗救助对象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
B. 医疗救助服务内容包括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
C. 要获得医疗救助.申请人需向居住地县级人民医院提出申请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医疗救助申请材料,并签署审批意见
第35题
A. 直接承担对小皮的监护责任
B. 委托其他人对小皮代为监护
C. 要求当地居委会承担对小皮的监护责任
D. 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小皮父亲的监护人资格,并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第36题
A.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
B. 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的进城务工人员
C. 社会救助、司法救助对象
D. 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
E. 优抚对象
第37题
A. 根据本地区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以及个人承担能力等明确资助额度,对于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全额资助
B. 对经大病保险报销后仍有困难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收入重度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做好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救助工作。
C. 落实大病保险倾斜性支付政策,降低特困群体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
D. 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水平,建立健全分类分段的梯度救助模式,科学设定救助比例和年度最高救助限额。
第38题
A. 当地公安机关
B. 当地司法行政部门
C. 当地村民委员会
D. 小程就读的中学
第39题
A. 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B. 卫生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C. 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D. 公安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第41题
A. 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
B. 街道办事处或县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
D.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第42题
A. 王某
B. 定点医疗机构
C. 转诊医疗机构
D. 王某所在村村民委员会
第43题
A. 医疗救助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从而避免疾病的困扰
B. 医疗救助资助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参加最低生活保障
C. 医疗救助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物资补助
D. 医疗救助是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帮助贫困人群获得身体健康的一种制度
第44题
A.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 乡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
第45题
A.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或者身份不明,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B. 监护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C. 监护人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照料的状态
D. 为完成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教育
E. 未成年人遭受监护人严重伤害或者面临人身安全威胁,需要被紧急安置
第46题
A.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现改为医疗保障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第47题
A. 社区居民委员会
B. 街道办事处
C. 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 区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
第48题
A. 教育救助的对象包括符合救助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
B. 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
C. 教育救助不仅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还包括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
D. 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介绍工作的,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49题
A. 社会救助
B. 家庭社会工作
C. 学校社会工作
D. 社区社会工作
第50题
A. 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B. 儿子、女儿是新增家庭成员,由儿子和女儿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C. 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D. 老闫是户主,由老闫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