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筑法》
B. 《劳动法》
C. 《宪法》
D. 《劳动合同法》
E. 《就业促进法》
搜题
第2题
A. 《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2号)
B.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C.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
D.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第3题
A. 《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2号)
B.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C.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
D.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第4题
A. 《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2号)
B.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C.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
D.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第6题
A. 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仍然保留着农村户籍
B.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工作,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
C. 劳动收入主要是依靠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
D. 农民工是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员农村户口身份但又在农村打工的劳动者
第7题
A. 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
B. 只要是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都是免费的
C. 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
D. 政府安排一定的法律援助资金,为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第8题
A. 职业规划
B. 就业见习基地建设
C. 面试技巧训练
D. 就业资源联动
E. 就业生涯就业指导
第9题
A. 满足职工需求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
B. 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福利权益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C. 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D. 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主要策略
第10题
A. 农民工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B. 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
C. 农民工的职业身份是工人
D. 农民工需要提高职业素质
E. 农民工是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员。
第11题
A. 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
B. 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
C. 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
D. 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
第12题
A. 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
B. 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
C. 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
D. 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
第14题
A. 对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详细了解和评估就是社会工作预估阶段要做的工作
B. 预估的目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以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介入
C. 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D. 预估是一个认识社会工作者自我服务水平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第15题
A.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B.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E. 《物业管理》
第16题
A.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B.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第17题
A.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B.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E. 《临时用电管理规范》
第18题
A.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B.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E. 《物业管理》
第20题
A.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B.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E. 《物业管理》
第21题
A.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B. 服务大局理念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 服务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D. 法治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第22题
A.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B. 服务大局理念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 服务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D. 法治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第24题
A.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与推动下开展的,具有很强的自上而下的色彩,因此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强烈的反映了政府的需要
B.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反映在国家制度体系中
C. 我国是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强调社会工作者要在帮助个人和实现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上努力促进人类、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D.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强调“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社会工作者要按照服务对象的意愿提供服务,满足其服务需求
第25题
A. 农民工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B. 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
C. 农民工的职业身份是工人
D.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
E. 农民工是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员
第26题
A. 生活保障服务
B. 法律授权服务
C. 就业培训服务
D. 改善亲子关系服务
E. 认知及行为矫正服务
第27题
A. 中国特色社区服务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双重任务
B. 中国特色社区服务既包括社区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又包括便民利民的有偿性生活服务
C. 中国特色社区服务的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各类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D. 中国特色社区服务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区力量,开发利用社区资源,走社区服务社会化的道路
E. 中国特色社区服务只能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不能为居民提供有偿服务
第29题
A. 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以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B. 行使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C. 平等权不允许合理差别
D.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第30题
A. 《劳动合同法》
B.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C. 《关于贯彻落实有关问题的通知》
D. 《关于印发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22号)
第31题
A. 习惯养成
B. 思想引导
C. 职业指导
D. 社交指导
第32题
A. 加大对农民工岗前或其他职业技能的培训
B. 为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便利
C. 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D. 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法律知识的培训
第33题
A. 社会工作就是做好事,就是志愿服务
B. 社会工作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
C. 社会工作就是彻底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帮助
D. 社会工作是帮助有困难的人及群体的活动
E.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第35题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B.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可以先制定的行政法规。
C.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所有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D.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E.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第37题
A. 思想引导
B. 习惯养成
C. 职业指导
D. 婚恋
第39题
A. 农民工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B. 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
C. 农民工的职业身份是工人
D. 农民工需要提高职业素质
E. 农民工是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员。
第40题
A. 推进社区就业服务
B. 着力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C. 社区便民商业性服务
D. 推进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第49题
A.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民办机构,都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
B. 民办机构为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机构内部由多个单位组成
C. 民办服务机构只有一种类型,服务对象较为单一
D. 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提供法律责任内的服务、社会保障计划、服务策划和协调,提供和监督社会福利经费等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