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钢板厚度大于1.2mm金属风管的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B.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铝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金属风管的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C.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金属风管的连接形式有()。
D.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不锈钢金属风管,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采用咬接,大于1.0mm采用焊接。
搜题
第1题
A.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钢板厚度大于1.2mm金属风管的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B.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铝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金属风管的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C.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金属风管的连接形式有()。
D.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不锈钢金属风管,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采用咬接,大于1.0mm采用焊接。
第4题
A. 1.案例中的中低压系统的矩形风管的钢板厚度应为()mm。
B. 2.案例中镀锌钢板进场验收的重点是()。
C. 3.案例中镀锌钢板外观检查的要求有()。
D. 4.案例中镀锌钢板的厚度应为0.8mm。
第5题
A. 案例中的中低压系统的矩形风管的钢板厚度应为()mm。
B. 案例中镀锌钢板进场验收的重点是()。
C. 案例中镀锌钢板外观检查的要求有()。
D. 案例中镀锌钢板的厚度应为0.8mm。
第6题
A. 空调水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做()试验。
B. 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前宜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和水压检漏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倍,历时2min,不渗漏为合格。
C. 制冷管道系统应做的试验有()。
D. 制冷管道系统的阀门安装前要做强度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
第7题
A. 一般事故
B. 较大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
第8题
A. 该案例中的圆形风管风量的测定断面选择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倍管径的直管段上。
B. 该案例风口的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不大于()%。
C. 该案例中,通风与空调系统风量测定和调整平衡应达到的要求是()。
D. 该案例的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应略大于总的送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总送风量应近似等于回风量和排风量之和。
第10题
A.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记录
B. 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C. 洁净室洁净度测试记录
D. 制冷机组试运行调试记录
E. 湿度测试记录
第12题
A. 在建筑空调系统中,按空气来源,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直流式系统、回风式系统。
B. 通风系统中,借助风压和热压作用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称为()。
C. 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设置情况分为()。
D. 空调系统一般对室内空气循环使用,把新风与回风混合后进行热湿处理,然后送入被调房间。
第13题
A. 空气洁净度NI、N5级的洁净室,风管、附件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中压风管系统的相关要求
B. 洁净度等级NI、N5级的风管系统,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
C. 风管及部件的缝隙处不得利用密封胶密封
D. 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漏风量检测
E.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安装,应在其安装部位的地面已施工完成,室内具有防尘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第14题
A.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
B. 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通风机、风口、系统平衡),系统风量平衡后应达到设计规定值
C. 空调水系统流量的测定,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20%,各空调机组盘管水流量经调整后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30%
D. 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E. 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防排烟系统测定风量、风压及疏散楼梯间等处的静压差,并调整至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第15题
A.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一般项目是()。
B. 该宾馆净化空调系统风口安装前应清扫干净,其边框与建筑顶棚或墙面间的接缝处应加设密封()料,不应漏风。
C. 该宾馆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并应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
D. 该宾馆通风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机组宜单独设置,以降低噪音的影响。
第16题
A.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B.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C.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D.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工程方案实施过程
E.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工程技术检测
第17题
A. 压力试验→冲洗消毒→防腐绝热→通水验收
B. 防腐绝热→压力试验→冲洗消毒→通水验收
C. 防腐绝热→冲洗消毒→压力试验→通水验收
D. 压力试验→防腐绝热→冲洗消毒→通水验收
第18题
A. 空气调节系统分类中按系统工作压力分类,中压系统是指工作压力P为()。(单选题)
B. ()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空气温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密度压力差造成的室内外空气交换。(单选题)
C. 以建筑热湿环境为主要控制对象的空调系统,按新风量的不同,可分为()。(多选题)
D. 分散式系统又称局部机组系统,它是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设备及空气输送设备(风机)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使之形成一个紧凑的空气调节系统。(判断题)
第19题
A.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
B. 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
C.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D. 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第21题
A. 成本控制
B. 现场控制
C. 质量控制
D. 工艺控制
E. 进度控制
第22题
A.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调试和调整目的是()。
B.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风速、风压、风量及其温度和湿度的调整是通过调整系统的风阀和水阀的()来完成的。
C. 单体单机的测试试验包括()。
D. 风机的单机试运行属于是整个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试验。
第23题
A. 漏光法试验用()的手提行灯。
B. 漏光法试验方法行灯的电源线为施工现场用()。
C. 下列有关风管连接处严密度合格标准正确的有()。
D. 规范规定风管的漏风测试试验(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即分支小管可以不做。
第28题
A. 对清洗车间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B. 为职工配备防护用品
C. 中央空调没有排风系统
第29题
A. 对清洗车间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B. 为职工配备防护用品
C. 中央空调没有排风系统
第31题
A. 业主
B. 勘察设计单位
C. 住建局
D. 施工单位
第32题
A. 企业总监
B. 总工程师
C. 项目经理
D. 施工员
第33题
A.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C.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D.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34题
A. 通常先绘建筑电气工程
B. 通风与空调工程要提供用水的需要量
C. 通风与空调工程要提供排水的需要量
D. 消防工程要提供用水方案和需要量
E. 最后开始绘制给水、排水工程
第37题
A. 气流速度分布的测定工作是在气流流型测定之后进行,且射流区和回流区内的测点布置与流型测定不同
B. 气流流型测定的烟雾法只能在粗侧中采用
C. 气流流型测定的逐点描绘法是将很细的纤维丝或点燃的香绑在测杠上,放在已事先布置好的测定断面各测点的位置上,观察丝线或烟的流动方向,并记录图上逐点描绘出气流流型
D. 温度分布的测定主要确定射流的温度在进入恒温区之后是否衰减好,以及恒温区的区域温差值
第38题
A. A公司项目部做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属于()质量控制阶段。
B. 该案例中,做好玻璃钢风管的成品保护工作应属于()质量控制的活动。
C. 该案例的分部工程的质量计划的质量控制文件中,分别有()阶段的控制。
D. 案例中的试车调试试运转进行动态考核属于事中质量控制活动。
第39题
A. 施工项目部抽样的对象主要是()。
B. 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不允许抽样检查,而要全数检查的是()。
C. 对施工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查找(),使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改进。
D. 利用因果分析图可以用来系统分析整理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关系。
第40题
A. 漏光法试验用()的手提行灯。(单选题)
B. 漏光法试验方法行灯的电源线为施工现场用()。(单选题)
C. 下列有关风管连接处严密度合格标准正确的有()。(多选题)
D. 规范规定风管的漏风测试试验(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即分支小管可以不做。(判断题)
第41题
A. 建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B. 制订施工现场的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完善项目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C. 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核,是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D.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将质量保证计划与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进行融合,是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至关重要环节
E. 对材料的个别分包商进行评估和审核即可
第42题
A. 该案例中属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是()。
B. 该案例中的质量计划无法具体化的原因是()。
C. 根据相关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售后服务主要表现为()。
D. 商品房的公用设施的智能化控制方案需要业主确认。
第43题
A. 螺旋缝焊接钢管
B. 不锈钢无缝钢管
C. 镀锌焊接钢管
D. 涂塑钢管
第44题
A. 该案例中使用的PP-R管是采用()连接的塑料管。
B. Z公司质量员编制的PP-R管热熔作业质量文件属于()。
C. 案例中PP-R热熔管路试压时,操作正确的有()。
D. 案例中热熔工具加热后插入PPR管时需要旋转。
第45题
A. 室内温度的检测:居住户每户抽测卧室或起居室1间,其他建筑按房间总数抽测10%,冬期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高于1℃,夏季不得高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低于1℃
B. 各风口的风量检测: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15%
C.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检测: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小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20%
D. 空调机组的水流量检测: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小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20%
E. 空调系统的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检测:应全系统检测,其检测结果应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20%
第46题
A. 各风口的风量检测: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15%
B. 空调机组的水流量检测: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小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20%
C.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检测: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小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20%
D. 空调系统的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检测:应全系统检测,其检测结果应与设计允许偏差不大于20%
E. 室内温度的检测:居住户每户抽测卧室或起居室1间,其他建筑按房间总数抽测10%,冬期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高于1℃,夏季不得高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低于1℃
第47题
A. 【单选题】施工单位在对进场材料、试块、试件、钢筋接头等实施见证取样是指在()现场监督下,承包单位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完成材料、试块、试件等的取样过程。
B. 【单选题】工程施工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是保证()。
C. 【多选题】质量记录资料是施工承包单位进行工程施工或安装期间,实施质量控制活动的记录,主要包括()。
D. 【判断题】该工程施工单位提出的钢筋代换属于技术修改内容,因此不需要经过监理单位的批准。
第48题
A. 控制生产工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B. 把单纯的成品质量检验变成了过程管理,使质量管理从“事后”转到“事中”
C. 质量管理单纯依靠事后检查、剔除废品
D. 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加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
第49题
A. 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组织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及其管理职责,形成控制系统网络架构
B. 确定控制系统组织的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
C. 制订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D. 部署各质量主体编制相关质量计划
E. 按规定程序完成质量计划的审批,形成质量控制依据
第50题
A. N1
B. N3
C. N5
D. N7
E. N9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