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疗康复
B. 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
C. 社会康复
D. 以上都是
搜题
第1题
A. 医疗康复
B. 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
C. 社会康复
D. 以上都是
第3题
A. 针对残疾人开展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
B. 康复服务旨在提高残障人士的机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帮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
C. 康复服务有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和医疗康复几种方式
D. 社会工作在残障人士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第4题
第5题
A. 注重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不是情境本身
B. 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
C. 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
D. 个人应该将自己当作改变的动力,相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能够自己确定目的、手段及预期后果
E. 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
第6题
A. 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由于自身生理问题等原因没有能力做出决定的服务对象
B. 社会工作者会面临自己的价值观与服务对象的价值观的冲突
C. 面对无法自己做决定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代替其做出决定
D. 社会工作者会面临人情与法制的冲突
E. 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由于心理等原因没有能力做出决定的服务对象
第8题
A. 具有应付社会与生活问题的能力
B. 自己感觉已经成人
C. 受到社会认可
D. 开始就业和工作
E. 能够进行性行为
第9题
A. 职业康复
B. 社会康复
C. 教育康复
D. 社区康复
第10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10级,最轻的为1级
B.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C. 劳动能力鉴定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D.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E.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12题
A. 个人的无力感源于环境的压迫
B. 社会环境中存在各种直接或间接阻碍,使人们无法实现权能
C. 受助者是有能力和潜能的
D. 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
E. 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和生活空间
第14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健康成年人
B.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15题
第16题
A. 维持社会秩序
B. 促进社会和谐
C. 恢复弱化的功能
D. 推动社会进步
第17题
A. 对自身所处的文化以及自己在所处文化中应该做什么的理解水平是影响一个人自主性的因素之一
B. 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C. 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强
D. 中介需要是指在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第18题
A. 婚姻关系中的责任感超越情感,更加务实
B. 社会角色的活跃性逐渐消退.社会地位下降
C. 个体适应表现在婚姻、职业和子女适应方面
D. 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的发展
第19题
A.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B.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C.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不回避
D.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第20题
A.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B.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C.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不回避
D.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第21题
第22题
A. 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B. 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组织的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的政策
C. 政府互补将基本的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D. 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利用社区资源,根据社区残疾人数量、类型和康复需求等设立康复场所
E.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加社区康复活动,融入社区生活
第23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10级,最轻的为1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第24题
A. 实证主义方法论产生于19世纪30至40年代,孔德和伯杰是其代表人物
B. 实证主义方法论大致呼应宏观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
C.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注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
D.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较晚出现的认识论
E. 社会学的现象学是建构主义方法论理论源头之一
第26题
A. 对自身所处的文化以及自己在所处文化中应该做什么的理解水平是影响一个人自主性的因素之一
B. 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C. 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强
D. 中介需要是指在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
E. 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可以产生高等需要
第27题
A. 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B. 每个人都不缺乏权能,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
C. 个人在主观上具有选择与改变的能力
D.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E. 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第29题
A. “我是一个企业高管,我这么优秀,我的女儿肯定会优秀”。
B. “这次考试又考砸了,看来,我还是努力不够,还得继续加油!”
C. “我从小生活很苦,现在大学毕业工作了,希望生活可以慢慢好起来”。
D. “我儿子毕业快半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唉,现在合适的工作不好找”。
第30题
A.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B.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C.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D.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31题
A. 康复工作应当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为骨干,康复机构为依托
B. 残疾人应当在志愿者及亲属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C. 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多种形式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和志愿工作者进行技术培训
D. 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第32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的人
B. 无劳动能力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20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33题
A.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B. 生活需要专人照管
C.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D. 生活能够部分自理
第34题
A.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B. 生活需要专人照管
C.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D. 生活能够部分自理
第35题
A.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B. 生活需要专人照管
C.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D. 生活能够部分自理
第36题
A.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B. 生活需要专人照管
C.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D. 生活能够部分自理
第37题
A.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B. 生活需要专人照管
C.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D. 生活能够部分自理
第38题
A.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B. 生活需要专人照管
C.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D. 生活能够部分自理
第39题
A. “我是一个企业高管,我这么优秀,我的女儿肯定会优秀”
B. “这次考试又考砸了,看来,我还是努力不够,还得继续加油”
C. “我从小生活很苦,现在参加工作了,希望生活可以慢慢好起来”
D. “我儿子毕业快半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唉,现在合适的工作不好找”
第40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41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42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43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44题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C.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提出鉴定意见。
第45题
A. 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个人无能而产生的
B.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
C. 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
D. 让受助人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
E. 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第46题
A. 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B. 残疾人职业培训
C. 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
D. 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第47题
A. 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B. 每个人都不缺乏权能。却表现为缺乏权能
C. 个人在主观上具有选择与改变的能力
D.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E. 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第48题
A. 在任何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都应当尊重案主的自决权
B. 当案主的行为会严重伤害其他人的利益时,社工应当打破保密原则
C. 虽然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可以在书面上表述得准确无误,但是在实践中用伦理守则指导专业行为并非易事
D.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
E. 在社会工作中处理具体案例时,可能产生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冲突的情况,此时专业价值应当高于个人价值
第49题
A. 与张奶奶一超回顾过往生活经历
B. 帮助张奶奶适应大城市生活节奏
C. 鼓励张奶奶参加社区娱乐活动
D. 协助张奶奶学习新的生活技能
第50题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