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采取加固措施
B. 及时关闭
C. 保持开启状态
D. 隔离或拆除
搜题
第3题
A. 各类阀门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应设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C. 消防给水系统干管与水灭火系统连接处应设置独立阀门,并应保证各系统独立使用
D. 减压阀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E. 减压阀处应有压力试验排水设施
第4题
A.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前进行。
B. 与喷头的连接管件只能用大小头,不得用补芯。
C. 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和附加任何装饰性图层。
D.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
第5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4.0MPa.
C.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0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D. 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第6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4.0MPa.
C.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0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D. 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第7题
A. 系统充压前,必须把与低压系统连接的阀门关死,严防高压气体窜入低压系统
B. 升压速度不得大于0.4MPa/min
C. 用肥皂水对电极杆进行试漏检查
第8题
A. 1.案例中给水管的试压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小于0.6MPa。
B. 2.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时,满水操作不正确的是()。
C. 3.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的类型有()。
D. 4.根据规范要求,给水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2MPa,同时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9题
A. 案例中给水管的试压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小于0.6MPA。
B. 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时,满水操作不正确的是()。
C. 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的类型有()。
D. 根据规范要求,给水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2MPA,同时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11题
A. 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试验数量宜从每批中抽查1%,但不得少于()只。
B. 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试验压力应为()MPA;保压时间不得少于3min。
C. 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
D.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冲洗合格前进行。
第13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14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15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16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17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18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19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20题
A. 空调水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做()试验。
B. 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前宜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和水压检漏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倍,历时2min,不渗漏为合格。
C. 制冷管道系统应做的试验有()。
D. 制冷管道系统的阀门安装前要做强度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
第21题
A. 设计压力小于5KPa时,试验压力应为80kPa
B. 试验设备向所试验管道充气逐渐达到试验压力,升压速度不宜过快
C. 设计压力大于0.8MPa的管道试压,压力上升至30%h和60%试验压力时,应停止升压,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
D.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的持续时间应为12h,每小时记录不应少于1次
E. 修正压力降应不超过133Pa
第22题
A. 减压阀安装应在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B. 减压阀水流方向应与供水管网水流方向相反
C. 应在其进水侧安装过滤器,并宜在其前后安装控制阀,以便于维修和更换
D. 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阀盖向上,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
E. 当减压阀自身不带压力表时,应在其前后相邻部位安装压力表
第23题
A. 接好试压泵
B. 打开系统最高处的排气阀门
C. 满水后排净空气,并将排气阀关闭
D. 进行满水情况下全面检查,如有渗漏及时处理,处理好后才能加压
E. 做好防冻措施
第24题
A. 每天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年
第31题
A.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前进行。
B. 与喷头的连接管件只能用大小头,不得用补芯。
C. 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和附加任何装饰性图层。
D.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
第32题
A. 排查并打开被误关的阀门
B. 对进水管路进行冲洗、维修
C. 更换压力表
D. 对湿式报警阀和补偿管路进行维修
第33题
A. 排查并打开被误关的阀门
B. 对进水管路进行冲洗、维修
C. 更换压力表
D. 对湿式报警阀和补偿管路进行维修
第34题
A. 必须对吊车站立位置的地基进行平整和压实,按规定进行沉降预压试验
B. 必须对吊车站立位置的地基进行平整和压实,但不需要沉降预压试验
C.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
D.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无须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
E.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基础验收时要进行沉降预压试验
第36题
A. 案例中所进行的管道系统试验错误的是()。
B. 下列关于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最小坡度的选项,错误的是()。
C. 下列关于管道试压注意事项的选项,正确的有()。
D. 室外给水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第37题
A. 不宜进行水压试验
B. 应进行水压试验
C. 液体介质均可以试验
D. 可以考虑用加热炉系统所用的有机热载体作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
第38题
A. 不宜进行水压试验
B. 应进行水压试验
C. 液体介质均可以试验
D. 可以考虑用加热炉系统所用的有机热载体作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
第39题
A. 管道的试验压力
B. 设备的试验压力
C. 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
D. 设备设计压力的1.15倍
第40题
A. 管道的试验压力
B. 设备的试验压力
C. 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
D. 设备设计压力的1.15倍
第41题
A. 接好试压泵
B. 闭入口总阀和所有泄水阀门和低处泄水阀门
C. 打开系统内的各支路及主干管的阀门
D. 打开系统内最高处的排气阀门
E. 打开试压用水源阀门,系统充水
第42题
A. 接好试压泵
B. 打开入口总阀和所有泄水阀门和低处放水阀门
C. 打开系统内的各支路及主干管的阀门
D. 打开系统最高处的排气阀门
E. 关闭入口总阀和所有泄水阀门和低处放水阀门
第43题
A. 放水口上游的排水能力应满足排水要求
B. 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与冲洗消毒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现场环境和管理单位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
C. 向管道内充水试验过程中,作业人员严禁位于堵板的两侧
D. 闭水试验前,必须完成管道回填
第44题
A. 相同电压等级的送配电设备系统调试定额
B. 相同电压等级的母线系统调试定额
C. 相同电压等级的送配电设备系统调试定额,并乘以系数0.5调整
D. 相同电压等级的母线系统调试定额,并乘以系数0.5调整
第45题
A. 搅浆人员应正确穿戴防尘保护用品;处理搅浆机故障时,传动皮带应卸下
B. 对曲轴箱和缸体进行检修时,严禁一手伸进试探.另一手同时转动工作轴,更不应两人同时进行此动作
C. 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D. 高压调节阀压力表应经常核对,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不应使用
第46题
A. 搅浆人员应正确穿戴防尘保护用品;处理搅浆机故障时,传动皮带应卸下
B. 对曲轴箱和缸体进行检修时,严禁一手伸进试探.另一手同时转动工作轴,更不应两人同时进行此动作
C. 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D. 高压调节阀压力表应经常核对,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不应使用
第47题
A. 搅浆人员应正确穿戴防尘保护用品;处理搅浆机故障时,传动皮带应卸下
B. 对曲轴箱和缸体进行检修时,严禁一手伸进试探.另一手同时转动工作轴,更不应两人同时进行此动作
C. 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D. 高压调节阀压力表应经常核对,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不应使用
第48题
A. 搅浆人员应正确穿戴防尘保护用品;处理搅浆机故障时,传动皮带应卸下
B. 对曲轴箱和缸体进行检修时,严禁一手伸进试探.另一手同时转动工作轴,更不应两人同时进行此动作
C. 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D. 高压调节阀压力表应经常核对,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不应使用
第49题
A. 搅浆人员应正确穿戴防尘保护用品;处理搅浆机故障时,传动皮带应卸下
B. 对曲轴箱和缸体进行检修时,严禁一手伸进试探.另一手同时转动工作轴,更不应两人同时进行此动作
C. 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D. 高压调节阀压力表应经常核对,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不应使用
第50题
A. 搅浆人员应正确穿戴防尘保护用品;处理搅浆机故障时,传动皮带应卸下
B. 对曲轴箱和缸体进行检修时,严禁一手伸进试探.另一手同时转动工作轴,更不应两人同时进行此动作
C. 灌浆前,应对机械.管路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10~20min该灌注段最大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
D. 高压调节阀压力表应经常核对,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不应使用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