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探测器周围应适当留出更换和标定的空间;
B. 剩余电流式探测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应与其他回路共用,且不应重复接地;
C. 测温式探测器应采用产品配套固定装置固定在保护对象上。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搜题
第1题
A. 在探测器周围应适当留出更换和标定的空间;
B. 剩余电流式探测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应与其他回路共用,且不应重复接地;
C. 测温式探测器应采用产品配套固定装置固定在保护对象上。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第2题
A. 在探测器周围应适当留出更换和标定的空间;
B. 剩余电流式探测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应与其他回路共用,且不应重复接地;
C. 测温式探测器应采用产品配套固定装置固定在保护对象上。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第3题
A. 传感器与裸带电导体应保证安全距离,金属外壳的传感器应有安全接地;
B. 传感器应独立支承或固定,安装牢固,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等措施;
C. 传感器输出回路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双绞铜芯导线,并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应有明显标识;
D. 传感器的安装可以破坏被监控线路的完整性,可以增加线路接点。
第4题
A. 探测器监测区域单位时间故障电弧的数量未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不应点亮;
B. 探测器监测区域单位时间故障电弧的数量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30s内点亮并保持;
C. 监控设备应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
D. 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第5题
A. 设备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水久性标识,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B. 设备与其外接备用电源(如有)之间应直接连接。
C. 设备自带电池需进行现场安装时,蓄电池规格、型号、容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D. 蓄电池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第6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7题
A. 传感器与裸带电导体应保证安全距离,金属外壳的传感器应有安全接地;
B. 传感器应独立支承或固定,安装牢固,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等措施;
C. 传感器输出回路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双绞铜芯导线,并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应有明显标识;
D. 传感器的安装可以破坏被监控线路的完整性,可以增加线路接点。
第8题
A. 设备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水久性标识,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B. 设备与其外接备用电源(如有)之间应直接连接。
C. 设备自带电池需进行现场安装时,蓄电池规格、型号、容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D. 蓄电池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第9题
A.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剩余电流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30s内点亮并保持;
B. 监控设备应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
C. 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D.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温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40s内点亮并保持;
第10题
A. 探测器监测区域单位时间故障电弧的数量未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不应点亮;
B. 探测器监测区域单位时间故障电弧的数量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40s内点亮并保持;
C. 监控设备应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
D. 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第11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12题
A.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剩余电流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30s内点亮并保持;
B. 监控设备应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
C. 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D.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温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40s内点亮并保持;
第13题
A. 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箱(柜)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露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B.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
C. 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布置;
D. 光栅光纤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直接设置在保护对象的表面;
E. 探测器以及传感器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或位移。
第14题
A. 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 线缆芯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1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第15题
A.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剩余电流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30s内点亮并保持;
B. 监控设备应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
C. 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D.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温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40s内点亮并保持;
第16题
A. 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箱(柜)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露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B.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报警值应与探测电气线路相适宜,报警值宜为300mA~500mA;
C. 配电回路的相线和中性线应按同一正方向均匀穿过剩余电流传感器;
D. 保护地线(PE线)不得穿过剩余电流传感器;
E. 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
第17题
A. 清除控制器周边的可燃物、杂物
B. 清除探测器与互感器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遮挡物
C. 检查部件周围是否有漏水、渗水现象
D. 检查控制器的显示是否正常
第18题
A. 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B. 线缆应绑扎成束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2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第19题
A. 检查部件是否安装牢固,对松动部位进行紧固
B. 检查部件的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的机械损伤
C. 检查部件的运行指示灯是否显示正常
D. 操作控制器声光自检按键(钮),检查控器的音响和显示器件是否完好
第20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1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2题
A.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剩余电流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30s内点亮并保持;
B. 监控设备应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
C. 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D. 探测器监测区域的温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应在40s内点亮并保持;
第24题
A. 设备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水久性标识,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
B. 设备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识
C. 设备的主电源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与消防电源连接
D. 电源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第25题
A. 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 线缆芯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1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第26题
A. 设备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水久性标识,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
B. 设备与其外接备用电源(如有)之间应直接连接。
C. 设备的主电源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与消防电源连接
D. 电源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第27题
A. 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B. 线缆应绑扎成束
C.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2根
D.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第33题
A. 监控设备与现场部件之间的连线断路时,监控设备应在100s内显示故障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B. 监控设备与现场部件之间的连线短路时,监控设备应在100s内显示故障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C. 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监控设备应在10s内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D. 监控设备应能手动消除报警声信号
第34题
A. 设备外观
B. 运行环境
C. 内部检查及吹扫
D. 报警功能测试
第38题
A.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2~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B. 气体灭火控制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39题
A. 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
B.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C. 气体灭火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气体灭火控制器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3~0.5m
第40题
A. 检查部件的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的机械损伤
B. 检查部件的运行指示灯是否显示正常
C. 操作控制器声光自检按键(钮),检查控器的音响和显示器件是否完好
第42题
A. 监控设备应能对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件进行功能自检
B. 监控设备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设置不同的操作级别
C. 监控设备应能自动消除报警声信号
D. 监控设备的连接、探测器的监测区域恢复正常,监控设备应能对监控设备的报警状态复位,消除监控设备的声、光报警信号
第44题
A. 100mA?200mA
B. 200mA?300mA
C. 300mA?400mA
D. 300mA?500mA
第4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7题
A.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2m,
B.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C.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D.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3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E.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第49题
A. 监控设备与现场部件之间的连线断路时,监控设备应在100s内显示故障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B. 监控设备与现场部件之间的连线短路时,监控设备应在100s内显示故障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C. 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监控设备应在100s内发出监控报警声、光信号,并记录报警时间,监控设备应显示发出报警信号部件的地址注释信息
D. 监控设备应能手动消除报警声信号
第50题
A.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栅上,点型感烟探测器相距不应超过10m
B. 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C.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D. 探测器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