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4.0MPa
C. 对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取13.0MPa.
D. 对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搜题
第1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4.0MPa
C. 对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取13.0MPa.
D. 对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第2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4.0MPa
C. 对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取13.0MPa.
D. 对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第3题
A.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取80%水压强度试验压力
B.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C.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取10.5MPa
D.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取1.15倍最大工作压力
第4题
A.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取80%水压强度试验压力
B.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0MPa。
C.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取10.5MPa
D.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取1.15倍最大工作压力
第5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7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4.0MPa.
C.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0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D. 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第8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9题
A. 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脸
B. 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气压强度试照合格且在试验后未拆卸过的管道还应进行气密性试脸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空气或氮气
第10题
A. 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脸
B. 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气压强度试照合格且在试验后未拆卸过的管道还应进行气密性试脸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空气或氮气
第11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12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3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4题
A.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15.0MPa
B. 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压力应取4.0MPa.
C.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0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D. 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
第15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1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7题
A.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B. 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喷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
C. 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1个防晃支架
D.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1个防晃支架。
第20题
A. 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或水压强度试验前,应进行吹扫。
B. 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氨气
C. 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
D. 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异物出现
第22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C.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D. 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第23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24题
A. 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或水压强度试验前,应进行吹扫。
B. 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氨气
C. 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
D. 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异物出现
第26题
A.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B. 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喷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
C. 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1个防晃支架
D.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1个防晃支架。
第27题
A. 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宜涂红色油漆
B. 在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等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
C. 色环宽度不应小于500mm
D. 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色环宽度应一致,间距应均匀
第28题
A. 拧紧后,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且保证有不少于2条外露螺纹
B. 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2~3条外露螺纹
C. 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不得放双垫或偏垫
D.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
第30题
A. 管材宜采用机械切割;
B. 螺纹不得有缺纹、断纹等现象
C. 螺纹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
D. 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无外露螺纹
第33题
A. 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宜涂红色油漆
B. 在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等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
C. 色环宽度不应小于500mm
D. 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色环宽度应一致,间距应均匀
第3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3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37题
A. (单选题)对该燃气管道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应为()。
B. (单选题)试验用压力计的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倍,其精度不得低于()级。
C. (多选题)本工程燃气管道需进行的试验有()。
D. (判断题)本工程埋地管道回填土至管顶0.3m,满足进行强度试验的条件。
第38题
A. 管材宜采用机械切割;
B. 螺纹不得有缺纹、断纹等现象
C. 螺纹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
D. 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无外露螺纹
第39题
A. 拧紧后,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且保证有不少于2条外露螺纹
B. 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2~3条外露螺纹
C. 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不得放双垫或偏垫
D.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
第41题
A.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氧气
第42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44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5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6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C.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D. 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第47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48题
A.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加压介质可采用氧气
第49题
A. 案例中所进行的管道系统试验错误的是()。
B. 下列关于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最小坡度的选项,错误的是()。
C. 下列关于管道试压注意事项的选项,正确的有()。
D. 室外给水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第50题
A.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
B. 对大型或高层建筑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
C.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
D.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15倍工作压力
E.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