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当发现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当发现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A.
了解原料油性质
B.
检查界区进料流量
C.
检查液位控制阀实际开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如原料油缓冲罐的液位上升,那么应对措施是()。
A.
出料控制阀关小
B.
提高处理量
C.
进料控制阀关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引起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的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A.
原料油带水
B.
原料油过滤器堵塞
C.
液位变送器故障导致液位调节阀关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指示失灵,判断其液位是否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进料泵出口压力稳定
B.
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稳定
C.
原料油缓冲罐压控调节器输出信号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加氢装置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风机原料油过滤器压差上升
B.
原料油泵出口流量控制阀故障
C.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上升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持续走低可能是原料油过滤器堵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加氢装置脱硫剂胺液消耗量相比前一阶段增加,胺溶液缓冲罐液位也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循环氢脱硫系统胺液跑损
B.
干气脱硫系统胺液跑损
C.
再生时温度过高,胺液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原料油缓冲罐建立气封是为了防止原料氧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当原料油缓冲罐的压力控制输出为50%时,()。
A.
二个调节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B.
二个调节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C.
进气调节阀处于关闭而排气调节阀处于开启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原料油缓冲罐气封作用是为了防止原料氧化产生胶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使用液压缓冲器时,应提供检查油位的方法。应由电气安全开关监控液压缓冲器的动作,当液压缓冲器被压缩时,运载装置能通过正常操作启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原料油缓冲罐的压力控制形式为()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液压缓冲器安装应垂直,油位正确,柱塞无锈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循环氢脱硫塔压差上升导致循环氢压缩机入口缓冲罐高液位联锁停机,循环氢脱硫塔压差高的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加强循环氢脱硫塔撇油操作
B.
增加胺液入装置过滤器
C.
增大循环氢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某加氢装置因掺炼焦化柴油造成固定式原料油过滤器压降上升过快且来不及切换,一度使滤后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下降到联锁值,装置降低装置处理量才使装置没有出现原料油中断事故。这次未遂事故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加工工艺变动未作周全的危险因素分析所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关于燃料气产生带油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是()。
A.
燃料气进入管网前往往含有少量的液态油滴
B.
寒冷季节,燃料气温度降低使重组分冷凝
C.
燃料气分液罐液位排放不及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油压缓冲器的原理是油压缓冲器受到轿厢或对重装置的冲击时,依靠油作为介质的变形来吸收轿厢或对重装置的动能。判断是否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使用液压缓冲器时,应提供检查油位的方法。应由电气安全开关监控液压缓冲器的动作,当液压缓冲器被压缩时,运载装置能通过正常操作启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使用液压缓冲器时,应提供检查油位的方法。应由电气安全开关监控液压缓冲器的动作,当液压缓冲器被压缩时,运载装置能通过正常操作启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常用油料有柴油机、汽油、机油、齿轮油和液压油。油料是碳氢氧化合物,易燃易爆还有一定的毒性与腐蚀性,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更易气化、挥发,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重大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保管油料应时刻注意。
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柴油质量牌号()。
B.
下列选项中,属于保证油料质量的管理措施的是()。
C.
下列措施中,能预防油料变质的技术措施的有()。
D.
施工机械上使用的工作油包括冷却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施工升降机的缓冲器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施工升降机的缓冲器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施工升降机的缓冲器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施工升降机的缓冲器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施工升降机的缓冲器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施工升降机的缓冲器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关于注液氮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
注氮停泵后放压,当压力降至3MPa后,要更换油嘴,采用5至7mm的油嘴继续放压
B.
注氮停泵后,要用油嘴控制立即放压,油嘴尺寸不大于2mm
C.
液氮泵车应停放在井口和储液罐的上风口,距离井口大于15m,距储液罐大于3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电梯的安全钳经常误动作,电梯突然停车的可能原因有:____
A.
限速器调整不当
B.
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调整不当
C.
限速器运转部分严重缺油,引起“咬轴”现象
D.
液压缓冲器故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某加氢装置在运行中发现液化气产率有所下降,但未深究原因,直至酸性水装置发现酸性水罐带油严重,险些影响酸性水装置正常操作时才排查出来脱丁烷塔回流罐界位指示故障,导致酸性水带烃。针对这起事故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对于装置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现象应深刻分析,必须找到原因
B.
对于装置内所有界位指示仪表进行校验,确保正常工作
C.
酸性水装置装有撇油设施,撇油设施没操作好也是事故原因之一,应加强其员工培训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泥浆泵启动前,吸水管、底阀及泵体内不得有水,压力表缓冲器上端应注满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将1#罐液态液化石油气倒至2#罐中,以下行为哪一种是正确的。()
A.
烃泵抽取2#罐气相加压至1#罐
B.
烃泵抽取1#罐气相加压至2#罐
C.
压缩机抽取1#罐气相加压至2#罐
D.
压缩机抽取2#罐气相加压至1#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关于沥青混合料路面透层油与粘层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现场需明火熬制沥青时,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项目经理批准
B.
沥青混合料运输道路应坚实、平整,宽度不宜小于1.5m
C.
沥青试喷时,前方5m内不得有人
D.
油管装载不满时,应始终保持中速行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往复式压缩机因原料气带液出现机组振动高报警的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抓紧对入口分液罐排液
B.
切换至备机运行
C.
降低压缩机负荷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内的压力,当环境温度下降,压力会上升。以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某加氢装置在罐区原料油切罐后发现反应器床层压降上升,怀疑是原料油带水,联系调度,调度也没有重视此事,连续运转3天结果造成催化剂遇水粉碎。关于这个事故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原料油带水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B.
调度接到车间反馈而没有采取行动,属于管理混乱
C.
装置操作人员已经将此事反映给调度,还是发生这样事故跟装置操作人员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施工升降机底笼骨架上有四个(),在吊笼坠落时起缓冲作用。
A.
垫片
B.
吊绳
C.
缓冲装置
D.
汽车轮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间距不应当小于相邻罐中最小罐的半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某装置在正常运行中发现加热炉炉膛底部着火,烧嘴处还有流淌火焰,装置判断为燃料瓦斯气带油,瓦斯气带油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瓦斯气罐脱液不彻底
B.
瓦斯进炉管线保温不好,油气低温下凝析
C.
上游瓦斯供应装置液位控制不合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单选题/1分)对于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与泡沫液罐的安装与施工不符合要求的是:()
A.
泡沫液罐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常压泡沫液罐的现场制作、安装和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压力式泡沫液罐安装时,支架应与基础牢固固定,且不应拆卸和损坏配管、附件;罐的安全阀出口应朝向操作面。
D.
设在室外的泡沫液罐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防晒、防冻、防腐等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多选题/1分)对于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与泡沫液罐的安装与施工符合要求的是:()
A.
泡沫液罐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常压泡沫液罐的现场制作、安装和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压力式泡沫液罐安装时,支架应与基础牢固固定,且不应拆卸和损坏配管、附件;罐的安全阀出口应朝向操作面。
D.
设在室外的泡沫液罐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防晒、防冻、防腐等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当贮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温达到()摄氏度时,应当及时采取在罐外喷淋降温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当循环氢发生带液事故时,下列措施不能缓解带液的是()。
A.
控制好循环氢温度
B.
定时分液
C.
提高贫溶剂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分馏系统在停车过程中塔顶回流罐液位不降反升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回流泵抽空
B.
塔顶温度低
C.
塔釜温度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背景中槽车破裂是由于()造成的。
A.
金属疲劳
B.
金属延伸
C.
应力腐蚀
D.
压力冲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背景中槽车破裂是由于()造成的。
A.
金属疲劳
B.
金属延伸
C.
应力腐蚀
D.
压力冲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爆炸时间是14时左右)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背景中槽车破裂是由于()造成的。
A.
金属疲劳
B.
金属延伸
C.
应力腐蚀
D.
压力冲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大发公司在原南县进行一项建筑工程建设,由原南县建筑设计局设计,原南第二建筑公司承建,委托正平监理公司监理。有一高层建筑毗邻施工地点,可能会因大发公司的工程而产生地基下降。
A.
原南第二建筑公司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B.
因为可能会造成毗邻高层建筑物的地基下降,所以原南第二建筑公司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C.
()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D.
()应当向原南第二建筑公司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原南第二建筑公司应当采取措施加保护。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