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6MPa
B. 0.6MPa
C. 1.0MPa
D. 2.0MPa
搜题
第1题
A. 1.6MPa
B. 0.6MPa
C. 1.0MPa
D. 2.0MPa
第7题
A. 各类阀门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应设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C. 消防给水系统干管与水灭火系统连接处应设置独立阀门,并应保证各系统独立使用
D. 减压阀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E. 减压阀处应有压力试验排水设施
第9题
A. 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B. 在安装后,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C. 在使用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使用
D. 在安装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项目组签字后方可使用
E. 在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安全
第10题
A. 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B. 在安装后,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C. 在使用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使用
D. 在安装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项目组签字后方可使用
E. 在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安全
第11题
A. 根据施工设计图,熟悉管线平面布置,按实际地形绘制施工平面草图和典型断面草图
B. 按平面、断面草图对管线放样测量,且要在管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测量
C. 按系统图对管线放样测量,且要在管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测量
D. 在管线施工完成后,最终测绘平面、断面竣工图
E.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确定施工方案
第12题
A. 1.案例中给水管的试压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小于0.6MPa。
B. 2.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时,满水操作不正确的是()。
C. 3.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的类型有()。
D. 4.根据规范要求,给水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2MPa,同时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13题
A. 每天对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组进行外观检查,并应保证其处于无故障状态
B. 每月对所有控制阀门的铅封、锁链进行一次检查
C. 每月对电动阀、电磁阀的供电和启闭性能进行检测、保证功能正常
D. 每年应对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检查一次,核实其开启状态
第16题
A. 湿式报警阀系统标识清晰,组件齐全,外观完好
B. 主阀前后压力指示正常,表差
C. 距水力警铃3m远处的警铃声强应不低于70dB;
D. 干式和预作用系统报警阀还应充气装置启停准确,充气压力值符合设计要求,加速排气装置排气速度正常,电磁阀动作灵敏,阀前稳压值符合设计要求
第17题
A. 湿式报警阀系统标识清晰,组件齐全,外观完好
B. 主阀前后压力指示正常,表差
C. 距水力警铃3m远处的警铃声强应不低于60dB;
D. 干式和预作用系统报警阀还应充气装置启停准确,充气压力值符合设计要求,加速排气装置排气速度正常,电磁阀动作灵敏,阀前稳压值符合设计要求
第18题
A. 湿式报警阀系统标识清晰,组件齐全,外观完好
B. 主阀前后压力指示正常,表差
C. 距水力警铃3m远处的警铃声强应不低于80dB;
D. 干式和预作用系统报警阀还应充气装置启停准确,充气压力值符合设计要求,加速排气装置排气速度正常,电磁阀动作灵敏,阀前稳压值符合设计要求
第19题
A. 对于碳钢和一般低合金钢,水压试验时的温度不应低于10℃
B. 水压试验用水必须是清洁水
C. 「yiwen_img/importSubject/1781679f5468410a812181a11d4b1c06.jpeg」
D. 水压试验时,先将容器的排气阀门打开,待水从排气阀门溢出时关闭排气阀,然后开动试压泵,使试验压力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持不少于20min时间,并对焊接部位进行检验,无渗漏为合格
第22题
A. 案例中给水管的试压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小于0.6MPA。
B. 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时,满水操作不正确的是()。
C. 案例中给水管道试压的类型有()。
D. 根据规范要求,给水塑料管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2MPA,同时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23题
A. 防水、保温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B. 产品质量应由经过省级以上设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C.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D.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表观密度或干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E. 瓦片必须铺置牢固。在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屋面坡度大于100%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第24题
A. 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阀门
B. 公称压力等于小于1.6MPa的阀门
C. 公称压力为2.5~6.4MPa的阀门
D. 公称压力为10~80MPa的阀门
第25题
A. 检查干粉储存容器的位置与固定方式是否正常
B. 检查干粉罐的附属件是否正常工作
C. 如干粉储罐的使用年限超过6年或发现干粉储罐有明显的腐蚀点,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
D. 检查安全阀、进气阀、出口阀等是否动作灵活
第26题
A. 减压阀安装应在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B. 减压阀水流方向应与供水管网水流方向相反
C. 应在其进水侧安装过滤器,并宜在其前后安装控制阀,以便于维修和更换
D. 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阀盖向上,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
E. 当减压阀自身不带压力表时,应在其前后相邻部位安装压力表
第27题
A. 两台及以上的泵并联时,每台泵的出口均应装设止回阀
B. 吸水管上控制阀应采用蝶阀
C. 水泵的出水管上应安装橡胶防震接头、止回阀、闸阀、泄水管和压力表等
D. 成排安装的水泵阀门高度应便于操作并应在同一直线上
第28题
A. 关闭入口总阀和所有泄水阀门及低处放水阀门
B. 打开系统的内各支路及主干管上的阀门
C. 关闭系统最高处的排气阀门
D. 打开试压用水源阀门,系统充水
第29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0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1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2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3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4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5题
A. 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B. 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C. 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震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D. 导热油的管道应有防护设施
E. 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内的积灰
第36题
A. 检查干粉储存容器的位置与固定方式是否正常
B. 检查干粉罐的附属件是否正常工作
C. 如干粉储罐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或发现干粉储罐有明显的腐蚀点,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
D. 检查安全阀、排气阀、出口阀等是否动作灵活
第37题
A. 系统充压前,必须把与低压系统连接的阀门关死,严防高压气体窜入低压系统
B. 升压速度不得大于0.4MPa/min
C. 用肥皂水对电极杆进行试漏检查
第38题
A.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C. 不发火(防爆)面层中碎石的不发火性必须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应为0.15mm~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2%
D.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39题
A.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C. 不发火(防爆)面层中碎石的不发火性必须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应为0.15mm~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2%
D.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40题
A. 接好试压泵
B. 打开系统最高处的排气阀门
C. 满水后排净空气,并将排气阀关闭
D. 进行满水情况下全面检查,如有渗漏及时处理,处理好后才能加压
E. 做好防冻措施
第41题
A. 检查报警阀组外观标志,标识清晰、内容详实,符合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要求,并注明系统名称和保护区域,压力表显示符合设定值
B. 系统控制阀以及报警管路控制阀全部开启,并用锁具固定手轮,具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C. 报警阀组的相关组件灵敏可靠
D. 报警阀组充气装置外观标志,标识清晰,工作正常
第42题
A.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C. 材料或产品进场时不需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D. 应对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对重要材料或产品应抽样进行复验
E.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防滑要求
第45题
A.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B.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经常进行健康检查
D.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46题
A.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B.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经常进行健康检查
D.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47题
A.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B.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经常进行健康检查
D.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48题
A.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B.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经常进行健康检查
D.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49题
A.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B.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经常进行健康检查
D.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