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孤儿的监护人
B. 当地民政局
C. 人民法院
D. 儿童福利机构
E. 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搜题
第1题
A. 孤儿的监护人
B. 当地民政局
C. 人民法院
D. 儿童福利机构
E. 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2题
A. 孤儿的监护人
B. 当地民政局
C. 人民法院
D. 儿童福利机构
E. 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3题
A. 小强的老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B. 小强的外公,在农村以种地为生
C. 小强的姑姑,城市白领,无子女
D. 孙某的同学,地产商人,育有一女
第4题
A. 儿童福利机构可以作为送养人
B.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对子女有优先抚养权
C. 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的,监护人可以决定送养
D. 生父母一方去向不明,另一方可以单独送养
第5题
A. 儿童福利机构不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的送养人
B. 生父母因家庭生活困难无力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可以单方送养
C.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
D. 监护人送养孤儿的,无需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
第8题
A.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B. 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应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办理
C. 人民法院无权撤换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D.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E.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观护、教育矫治、社区矫正等工作
第10题
A. 丁某未经妻子同意申请收养
B.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均自愿
C.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D. 收养两名孤儿
E. 离异男性收养一个年龄小他30岁的女童
第11题
A. 小王的生父母应该给养父母10万元钱,毕竟人家抚养了小王
B. 小王的生父母可以找人协商少给点
C. 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当初收养的时候是养父母自愿的
D. 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养父母虐待孩子,对小王并不好
第12题
A. 被收养人要求
B. 收养人不履行收养义务
C.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
D. 被收养人遭受收养人虐待
E. 送养人与收养人双方协议且征得年满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本人同意
第13题
A. 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14题
A. 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B. 卫生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C. 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D. 公安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
第16题
A. 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B. 对于儿童生父母或收养关系已成立的养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且经公安机关教育不改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并依法追究生父母、养父母法律责任
C. 对于决定执行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或采取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将其未成年子女交给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监护
D. 对于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缺少监护人的未成年子女,执行机关应当为其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提供帮助
第17题
A. 及时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B. 对司法活动中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C.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审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D. 在离婚案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
E.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第18题
A. 丁某未经妻子同意申请收养
B.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均自愿
C.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得到优先抚养权
D. 收养两名子女
E. 离异男性收养一个年龄小他30岁的女童
第19题
A. 英子的外祖父母
B. 英子的祖父母
C. 无子女,经济条件比较好,英子的32岁的姑姑
D. 无子女,经济条件较好,身体健康,45岁的英子的舅舅
第21题
A. 变更监护人
B. 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
C. 由有抚养义务的人抚养
D. 由有抚养义务的人收养
第22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健康成年人
B.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23题
A.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 家庭保护为主,学校与社会保护为辅
C. 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
D.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E.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24题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网络保护
第25题
A.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未成年工
C. 未满14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童工
D.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26题
A.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未成年工
C.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 未满14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童工
第27题
A. 收养人数只限一名
B.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差距要超过30岁
C. 不能征得被收养人同意
D. 双方自愿
E.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第28题
A. 遗嘱人须有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B. 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产的有关部分应按法定继承办理
C. 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没有表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应视为放弃
D. 执行遗赠可免于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第29题
A. 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B.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属于收入。
C.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D. 要求无任何生活来源。
第30题
A. 英国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法案
B. 我国政府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C. 德国制定的伤残和养老金保险法
D. 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反霸权策略
第31题
A. 时间上的限定性,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B. 内容上的财产性,遗产仅包括财产不包括财产权利
C. 范围上的限定性,遗产必须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财产
D. 性质上的合法性,只有依法可以由自然人拥有的合法财产才属于遗产
E. 内容上的财产性,遗产仅包括财产和财产权利
第32题
A.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的人
B. 无劳动能力且法定赡养义务人无赡养能力的老人
C.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残疾人
D.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未满20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33题
A. 养子女成年后遗弃养父母导致收养关系解除
B. 送养人提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C. 养子女成年前,收养人单方面解除收养关系
D. 养子女成年后虐待养父母导致收养关系解除
第35题
A.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B. 对未成年人应当实施全面保护,具体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网络和司法保护六个方面
C. 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父母以外的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D.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应当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E. 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第36题
A. 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B. 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C. 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D. 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E. 校应当实随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第37题
A. 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以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B. 行使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C. 平等权不允许合理差别
D.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第38题
A.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B.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D. 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39题
A. 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杨某
B. 属于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小雨
C. 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D. 当地政府规定的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
第42题
A.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
B.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C.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
D.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经人民法院裁判后恢复
E.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成年的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第43题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权利
B. 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
C. 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44题
A. 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彼此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父母与子女
B. 收养关系成立后,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相互之间产生了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C. 收养关系一经成立,便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确立起养父母和养子女的身份关系
D. 养子女与生父母的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会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不复存在
E. 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的规定
第45题
A. 一切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社会的非营利性事业
B. 民间组织中最为活跃和最为普遍的一种类型
C. 由我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D.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所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第46题
A. 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B. 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C. 拟订医养结合政策措施
D. 拟订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办法
第47题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网络保护
D. 司法保护
第48题
A. 应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劳动保护
B.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D. 应当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
第49题
A. 受送达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B. 受送达人已向执法机关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
C. 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D.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即视为送达
E. 留置送达
第50题
A. 受送达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B. 受送达人已向执法机关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
C. 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D.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即视为送达
E. 留置送达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