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
B. 15
C. 16.5
D. 25
搜题
第1题
A. 10
B. 15
C. 16.5
D. 25
第2题
A. 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和岗位
B. 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
C.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D. 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雇用全日制残疾职工应占在职职工总数的15%以上
E. 政府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雇用全日制残疾职工应占在职职上总数的25%以上
第4题
A. 4
B. 6
C. 8
D. 10
第5题
A.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B. 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C.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没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D.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6题
A.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B. 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C. 对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某单位不能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
D.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没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E.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7题
A.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B. 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C. 对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某单位没有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
D.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没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E.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8题
A. 拒绝接收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
B. 企业或机构拒绝雇用15岁的残疾人作为雇员
C.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没有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D. 仅仅因为残疾而拒绝雇用有相应劳动能力的人为雇员
E.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9题
A. 拒绝接收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
B.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C.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没有确定一定数聘用于残疾人
D. 仅仅因为残疾而拒绝雇佣有相应劳动能力的人为雇员
E. 企业或机构拒绝雇佣17岁的残疾人作为雇员
第10题
A. 10%
B. 15%
C. 20%
D. 25%
第11题
A. 因战、因公1级和2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B. 因战、因公3级和4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C. 因病1级至4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D. 因战、因公3级和4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5%
第12题
A. 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B. 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对其遗属增发6个月的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C. 残疾军人需要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正在服现役的,由军队军级以上单位负责解决
D. 对分散安置的,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的,发放的护理费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E. 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应当参照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
第13题
A. 为了使得残疾人获得、保持适当的职业并得到提升
B. 掌握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C. 就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的可能性进行指导
D. 从而促进他们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
E. 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
第14题
A. 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B. 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C. 因战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D. 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5%
第16题
A. 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B. 残疾人职业培训
C. 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
D. 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第17题
A.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三级智力残疾人
B.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患有当地有关部门认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员
C. 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了3年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
D. 脱离家庭居住2年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
E.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三级精神残疾人
第18题
A.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和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入学适龄残疾儿童。
B. 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下月计发补贴,每月10日以前发放。
C.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主要补助一级肢体残疾和一二级精神智力残疾人。
D. 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
第19题
A. 300
B. 400
C. 450
D. 600
第20题
A. 残疾人劳动权
B. 残疾人教育权
C. 残疾人康复权
D. 残疾人文化生活权
第21题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第22题
A. 税收优惠
B. 小额信贷
C. 免缴土地使用费
D. 免收登记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E. 免收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23题
A. 按照因公致残三级残疾发放残疾抚恤金
B. 由安置地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根据需要为其需要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
C. 按照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的标准为其发护理费
D. 免费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
E. 凭有效证件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享受优待
第24题
A. 残疾抚恤金
B. 护理费
C. 定期旅游
D. 配置代步三轮车
E. 安排子女工作
第25题
A. 低收入家庭成员赵某,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签订了1年的劳动合同
B. 低保家庭成员中的无工作的户主钱某
C. 在某福利企业上班的残疾人孙某
D. 困难家庭中的无工作的重度残疾人李某
第26题
A. .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体系建设
B. 残疾人的民生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法律确认和保障
C. 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国家规划
D. 实施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规划
第28题
A. 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的政策。
B.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重点的方针
C. 政府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占到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30%以上的企事业组织,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
D.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第29题
A. 配制辅助器械
B. 为残疾军人家属解决工作
C. 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D. 为残疾军人安排合适的工作
E. 残疾军人死亡,其遗属享受的抚恤待遇
第30题
A. 该组织只有5万元活动资金
B. 作为筹建人的小王右腿有较严重的残疾
C. 无固定的住所
D. 只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
第31题
A.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是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6%
B. 社保缴费基数为本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C. 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可以在本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D. 社保缴费基数为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第32题
A. 扶持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
B. 通过电视、图书等反映残疾人生活
C. 国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给予救济
D. 家庭应当鼓励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第33题
A. 义务兵和初级士官的残疾,由军队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认定和评定
B.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和中级以上士官的残疾,由军队军区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认定和评定
C. 退出现役的军人需要认定残疾性质和评定残疾等级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和评定
D.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需要认定残疾性质和评定残疾等级的,由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和评定
第34题
A. 政府部门
B. 残疾人社会组织
C. 企事业单位
D. 其他社会组织
第35题
A. 甲某,术后被评为三级肢体残疾,需要长期支持照护10个月
B. 乙某,盲人,一级残疾,在某盲人按摩机构做按摩师
C. 丙某,二级精神障碍残疾,需要长期支持照护7个月
D. 丁某,四级综合残疾,低保家庭成员
第36题
A. 军人因战死亡的,按照认定的死亡性质,给付死亡保险金
B. 军人因病致残的,不能给付残疾保险金
C. 军人伤亡保险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承担
D. 军人因公致残的,按照残疾等级给付残疾保险金
第37题
A. 立工会组织的情况
B. 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情况
C. 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情况
D.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第38题
A. 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B. 帮助建设残疾人的内心自信
C. 积极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D. 改善社会对于残疾人的看法
E. 为残疾人争取自由、平等
第39题
A.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
B. 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C. 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D. 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
第41题
A. 肢体残疾
B. 多重残疾
C. 智力残疾
D. 其他残疾
E. 心理残疾
第43题
A. 杨某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B. 杨某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医疗待遇
C. 杨某对于旧伤复发以外的医疗享有特殊优惠待遇
D. 所在单位不得因杨某残疾将其辞退、解聘或者解除劳动关系
E. 所在单位不得将张某辞退、解聘或者解除劳动关系
第44题
A.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次月计发补贴。
B.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是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的协调服务机构,设在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
C. 民间资本可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同等性质的托养服务机构实行同样的优惠政策和扶助措施
D. 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第45题
A. 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B. 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组织的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的政策
C. 政府互补将基本的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D. 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利用社区资源,根据社区残疾人数量、类型和康复需求等设立康复场所
E.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加社区康复活动,融入社区生活
第46题
A. 集中就业
B. 安排就业
C. 自由就业
D. 分散就业
第47题
A. 民政局
B. 卫生健康委员会
C.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D. 残疾人联合会
第48题
A. 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B. 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C. 本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D. 本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的60%-300%
第49题
A. 残疾人亲友与残疾人
B. 大学生志愿者与残疾人
C. 残疾人与残疾人
D. 社区居民与残疾人
第50题
A. 建立重度残疾人免费护理制度
B. 免费为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
C. 为残疾人代缴全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
D. 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