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当某个地区遭遇自然灾害、某个家庭突遇祸端,或者某名儿童身患急症、丧亲失依的时候,这些救助对象首先需要的是食品、饮用水、衣被、医疗、住宿等应急救助,以满足基本()。”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当某个地区遭遇自然灾害、某个家庭突遇祸端,或者某名儿童身患急症、丧亲失依的时候,这些救助对象首先需要的是食品、饮用水、衣被、医疗、住宿等应急救助,以满足基本()。
A.
安全需求
B.
社交需求
C.
生理需求
D.
尊重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关于医疗救助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某医疗救助基金对低保家庭的王某给予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贴
B.
某医疗救助基金根据农村低收入家庭申请,医疗基金补贴其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家庭账户
C.
某低保家庭成员张某患大病,职工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很重,申请自费补助,获得批准
D.
某医疗救助对象认为自己获得的救助比例过低,向省级政府提出提高救助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受灾人员救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受灾人员救助具有即时性、不可控性
B.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政府还应当及时核实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C.
救助内容包括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医疗防疫等
D.
是国家对遇到自然灾害致使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和提高生产、生活能力的一项救助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符合《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规定农村医疗救助形式包括()。
A.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
B.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C.
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D.
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从医疗救助基金中拨出
E.
医疗救助对象全年个人累计享受的医疗救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规定的医疗救助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自然灾害发生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救助措施有()。
A.
立即向社会发布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
B.
抚慰受灾人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
C.
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
D.
组织受灾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E.
确定居民住房重点修复户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困难情形,临时救助对象可分为()。
A.
急难型救助对象
B.
困难性救助对象
C.
危机性救助对象
D.
支出型救助对象
E.
收入型救助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和实施,更好地化解了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兜住民生底线,2018年民政部、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根据困难情形,临时救助对象可分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和()救助对象。
A.
补偿型
B.
危重型
C.
支出型
D.
托底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使用范围不符合规定的是()。
A.
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
B.
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
C.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
D.
救灾人员工资发放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下列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使用范围符合规定的有()
A.
紧急转移安置
B.
基本生活救助
C.
住房恢复重建
D.
因灾遇难人员亲属抚慰
E.
救灾志愿服务者交通补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符合规定的有()
A.
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
B.
失去主动求助能力的危重病人
C.
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D.
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
E.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灾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社会救助的服务对象范围广泛,有贫困无依的老人和儿童,有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人员,有残疾人、重症病人等特殊人员,有因为突发事件而使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还有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受灾人员等。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A.
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B.
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C.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D.
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有()。
A.
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B.
医疗保险
C.
无息贷款
D.
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E.
捐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社会工作者接待了一位女士,她家刚刚遭受了一场火灾,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困境,夫妻俩意见不统一,发生激烈争吵。与此同时,他们又发现儿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这一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A.
协助申请临时救助
B.
夫妻关系辅导
C.
家庭能力建设
D.
家庭生活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要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B.
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C.
为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的人员提供现金购买火车票
D.
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是儿童社会工作另一项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是儿童友好社区的标志。
A.
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B.
社区有条件让儿童能与同伴见面和玩耍
C.
社区能够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
D.
社区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作用,尤其是在与儿童自身相关的社区事务中
E.
社区中家庭成员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和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葛奶奶请社工小付帮助她没有工作的女儿找到工作。小付通过沟通和走访,发现这个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家庭成员对于服务的需求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多项内容,而不仅仅是就业,于是小付重新评估了葛奶奶女儿的需求。小付目前进行的是评估的程序中的()阶段。
A.
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及需求
B.
评估救助对象的申请资格
C.
评估社工所在机构的资源
D.
评估救助对象所在社区的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社区里的四位老人谈论起"救助站"的话题。吴大爷说∶"我的养老金不高,以后到外地旅游,可以找救助站免费吃住。"李大爷脑袋一晃,说道∶"想得美,那吃住可不是免费的,要干活,得劳动。"章大爷接过话茬∶"进了救助站,还得说出自己的真名实姓…"陈大爷抢着说∶"救助站也就给个吃住,犯个心脏病什么的,就不管了。"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四位老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吴大爷的说法
B.
李大爷的说法
C.
章大爷的说法
D.
陈大爷的说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关于某县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县人民政府可将10%的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用于发放志愿者补贴
B.
县人民政府可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用于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
C.
县民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企业在救灾中捐赠的定向捐款
D.
县财政部门应依法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城市低保户李某患病住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李某可申请医疗救助的项目包括()。
A.
住院救助
B.
门诊救助
C.
医疗保险报销
D.
参保医疗保险资助金
E.
所在单位报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如果服务对象是流浪儿童,社会工作者就需要考虑运用危机干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和教育培训等方法。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A.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B.
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C.
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D.
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关于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B.
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C.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D.
医疗救助标准,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E.
医疗救助标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以下哪些军人死亡可以按因公牺牲对待()
A.
军人赵某于2010年在执行试飞任务中负伤导致四级残疾,2013年赵某旧伤复发死亡
B.
军人钱某在上班途中遭歹徒抢劫并被歹徒用刀刺中心脏死亡
C.
军人孙某春节探亲回家路上遇儿童落水,为救落水儿童而意外溺水而死
D.
军人李某服役期间因患心脏病接受手术治疗,因医生过失至手术失败李某死亡
E.
军人钱某在下班途中心脏病突发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下列属于《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救助方式的是()。
A.
住院救助
B.
医疗保险报销
C.
门诊救助
D.
参保医疗保险资助金
E.
所在单位报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医疗救助标准,由()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
市民政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医疗救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疗救助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从而避免疾病的困扰
B.
医疗救助资助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参加最低生活保障
C.
医疗救助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物资补助
D.
医疗救助是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帮助贫困人群获得身体健康的一种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张老伯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走失到邻县,身无分文,误走入某社区,社区工作者沟通未果后报警,公安机关暂时将其送该邻县救助站。救助站对于张老伯正确救助方式有()。
A.
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
B.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C.
帮助联系亲属
D.
安置到社会福利院
E.
提供返家乘车凭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下列关于城乡医疗救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疗救助对象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
B.
医疗救助服务内容包括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
C.
要获得医疗救助.申请人需向居住地县级人民医院提出申请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医疗救助申请材料,并签署审批意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主要提供的救助服务包括()。
A.
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B.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C.
对在站外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D.
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E.
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80岁的王某无儿无女且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流落到某城市中去挨家挨户乞讨,李某见其可怜,遂将其引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救助站向王某提供了衣服和食物,然后在第二天要求王某离开救助站,王某离开后继续在城里沿街乞讨,又被人送到救助站,这一次救助站以他已经接受过救助为由不予救助。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
第一次时王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B.
第二次时王某不符合救助站救助的条件
C.
第一次时救助站不应要求王某离开救助站
D.
第一次时救助站应帮助王某返回家乡
E.
第二次时救助站应该救助王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老王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于突患重病产生了一笔较大的治疗费用,故申请了医疗救助。下列老王可以获得的医疗救助形式中,正确的是()
A.
给予他参加医疗保险的补助
B.
对自费部分的医疗费给予一定补助
C.
报销重病治疗费
D.
资助他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精神分裂症康复者李某,女,30岁,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说话。1997年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1998年的某一天突然回家和家人说不做了,原因是和工友闹矛盾。家人看她神色不对,带她到医院看病,经诊断是精神分裂症。家人估计是因为其性格缘故,在工厂遭受排挤而受到刺激。曾住院两个月进行治疗,出院后一直在家康复,坚持服药,精神状态清醒,言行正常,生活可以自理并能从事家务劳动。但没有再参加工作,每月领取280元低保。平时喜欢看电视和读书,尤其喜欢文学和历史。李某认为自己有病,反应慢,脑子不活络,会被人家笑话,很自卑,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患者的母亲胡阿姨,56岁,退休,本人不愿意接受社工的访问,认为访问对自己的苦恼不会有什么帮助,家里有这么一个女儿,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才请社工进门。因为女儿生病的缘故,丈夫去世,家里仅靠自己750元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家庭经济状况比较紧张,她不愿与邻居交往,也很少外出参加社区活动,总是闷在家里。对女儿看不顺眼,经常唠唠叨叨埋怨女儿,希望女儿能够外出工作。女儿的患病给她带来很大压力,与女儿沟通比较情绪化,与女儿常有冲突。问题:.在上述案例中,精神分裂症康复者李某及其家庭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作为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这一个案例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对此工作目标,医务社会工作者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案例:尤某是一名来自汶川的18岁的武警战士,在地震中不幸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奋斗在第一线,争取救下更多人的生命。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救援中,房屋在余震中二次坍塌,尤某被掩埋其中,后虽被队友救出,但他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并伴有多种并发症,需长期治疗。部队为了表彰尤某在抗震救灾中的优秀表现,特记二等功一次。尤某不仅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和适应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并且他也开始担忧自己退伍后的生活。问题:.根据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的标准,判断尤某是否属于服务对象范围内?.若要为尤某提供具体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某村村民李杰的亲人在一次洪涝灾害中都离世了,家里的房子也被冲毁,于是他跟随同乡的村民来到广州打工。但是由于没有学历,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只好以拾荒维持生活。如果李杰自愿向广州的救助站求助,则他可以得到的救助服务不包括()。
A.
提供现金救助
B.
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C.
提供李杰回家的乘车凭证
D.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卫生、安全的住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下列各项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的是()。
A.
福利院
B.
救助站
C.
救助巡逻车
D.
救助亭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一个月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朱大爷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并送到救助站,最近朱大爷准备返乡,那么他的返乡时需要的乘车凭证一般由()提供。
A.
当地派出所
B.
救助站
C.
朱大爷本人
D.
当地民政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张老汉因与老伴儿吵架,赌气到邻县寻亲未果,已身无分文、流落街头,遂向邻县救助站求助,并要求到邻县社会福利机构养老。邻县救助站对张老汉采取的正确救助方式有()。
A.
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
B.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C.
帮助联系亲属
D.
安置到社会福利院
E.
提供返家乘车凭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高龄老人王大妈与子女一起生活,因为大小便失禁,家人不予护理,身上经常发出难闻的味道,甚至发现身体某些部位长疮,社会工作者认为王大妈遭遇的是()老人的问题。
A.
虐待
B.
忽视
C.
疏于照顾
D.
冷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一对残疾人夫妇生了个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身体残障照顾孩子能力有限,他们来到了社工机构来寻求社工的帮助。此时,社工需要为他们提供()服务。
A.
促进儿童成长健康
B.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C.
救助和保护儿童
D.
为其提供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医疗救助就是为了帮助城乡困难人口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问题,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为了避免许多人生病后不去就医或者推迟就医,结果导致小病酿成大病,或病情更加严重,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社会工作者协助救助对象准备所需材料申请救助,帮助他们获取医疗救助待遇。社会工作者是在帮助困难人口()。
A.
协助申请救助
B.
改善救助环境
C.
协调医疗资源
D.
强化社会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城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相当高。因为医疗费用昂贵,许多人生病后不去就医或者推迟就医,结果导致小病酿成大病,使病情更加严重,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一些社会工作者便会给救助对象讲解医疗救助的政策、标准和方式,协助对象准备所需材料申请救助,帮助他们获取医疗救助待遇。这里,社会工作者是在帮助贫困人口()。
A.
协助申请救助
B.
改善救治环境
C.
协调医疗资源
D.
强化社会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案例: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后花光了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问题:.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4
C.
120
D.
1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4
C.
120
D.
1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4
C.
120
D.
1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4
C.
120
D.
1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4
C.
120
D.
1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4
C.
120
D.
11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享受特困供养待遇的8岁孤儿孙某因迷路来到某县城里,后沿街乞讨,被人发现后带到救助站,孙某遂向救助站寻求救助,救助站为其提供了住所和食物,在第16天知道孙某的家庭所在地之后,给他订购了返乡车票,让他返回家乡。以下说法恰当的有()。
A.
救助站不应向孙某提供返乡车票
B.
孙某需支付救助站救助的费用
C.
救助站应先为孙某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D.
救助站应先向其询问清楚情况,再对其进行救助
E.
救助站延长救助期限,应当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行为,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迟报、谎报、瞒报自然灾害损失情况,造成后果的
B.
未及时组织受灾人员转移安置,或者在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组织恢复重建过程中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
C.
截留、挪用、私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或者捐赠款物的
D.
不及时归还征用的财产,或者不按照规定给予补偿的
E.
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紧急征用交通运输工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社会工作者接待了一位女士,她家刚刚遭受了一场火灾,损失惨重,面对困境,夫妻俩意见不统一,发生激烈冲突。与此同时,他们又发现儿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这一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A.
协助申请临时救助
B.
夫妻关系辅导
C.
家庭能力建设
D.
家庭生活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