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2
B. 10,1
C. 12,2
D. 12,1
搜题
第4题
A. 漏光法试验用()的手提行灯。(单选题)
B. 漏光法试验方法行灯的电源线为施工现场用()。(单选题)
C. 下列有关风管连接处严密度合格标准正确的有()。(多选题)
D. 规范规定风管的漏风测试试验(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即分支小管可以不做。(判断题)
第5题
A. 漏光法试验用()的手提行灯。
B. 漏光法试验方法行灯的电源线为施工现场用()。
C. 下列有关风管连接处严密度合格标准正确的有()。
D. 规范规定风管的漏风测试试验(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即分支小管可以不做。
第8题
A. 2,16
B. 2,20
C. 1,10
D. 1,8
第9题
A. 洁净空调系统制作风管的刚度和严密性,均按高压和中压系统的风管要求进行
B. 风管要减少横向接缝,且不能纵向接缝
C. 风管内不得设置加固框或加固筋
D. 风管的咬口缝、铆接缝以及法兰翻边四角缝隙处,按设计及洁净等级要求,采用涂密封胶或其他密封措施堵严
第11题
A.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安装后,不合格后也可交到下道工序
B.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以支管为主
C.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
D. 低压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可采用漏光法检测
E.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安装后,必须进行严密性检验
第12题
A. 不需要做漏风量测试
B. 若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再做漏风量测试
C. 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D. 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漏风量测试
第13题
A. 不需要做漏风量测试
B. 若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再做漏风量测试
C. 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D. 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漏风量测试
第14题
A. 1.该案例中给水管道的试压压力不得小于()MPa。
B. 2.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应在使用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MPa。
C. 3.如果采取塑料给水管道,试验要求正确的有()。
D. 4.质量员判断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试压合格。
第15题
A. 该案例中给水管道的试压压力不得小于()MPA。
B. 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应在使用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MPA。
C. 如果采取塑料给水管道,试验要求正确的有()。
D. 质量员判断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试压合格。
第16题
A.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
B. 对大型或高层建筑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
C.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
D.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15倍工作压力
E.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第19题
A. 风管表面平整,无变形损坏
B. 风管与风机、风管与风管之间的连接牢固、严密,无损坏脱落
C. 风管穿越隔墙处的缝隙防火封堵完好
D. 排烟支管上以及排烟管道在穿越防火分区、排烟机房的隔墙处排烟防火阀安装到位
第20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21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22题
A. 进风或出风口、风井、风管堵塞
B. 电源电压低、达不到转速或相序接反造成风机反转
C. 风管、软连接破损或连接口漏气
D. 风口开启过少
第24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25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2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28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29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30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31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32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33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35题
A. 初衬结构验收合格后即可施作
B. 模板接缝拼接严密,不得漏浆
C. 端头模板支设应垂直、牢固
D. 采取措施保护防水层完好
E.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80~220mm,
第36题
A. 防水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基面凹凸高差不应大于()mm,基面阴阳角应处理成圆角或钝角,圆弧半径不宜小于()mm。
B. 超前小导管加固土层,小导管的后端应支承在已设置的钢格栅上,其前端应嵌固在土层中,前后两排小导管的重叠长度不应小于()m;小导管外插角不应大于()°。
C. 下列关于衬砌质量控制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D. 砂层中注浆宜定量控制,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15~0.3MPa之间,最大不得超过0.5MPa,每孔稳压时间不得小于2min。
第37题
A. 该案例中若选用的吊杆直径为8mm,玻纤复合风管的长边b的长度范围是()。
B. 该案例中若选用的吊杆直径为6mm,玻纤复合风管的长边b长度范围是()。
C. 在该案例的净化空调系统施工中,要求正确的有()。
D. 净化空调风管可以用乳胶海绵做接口垫料。
第39题
A. 搭设中应重点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
B. 立杆接长必须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C. 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
D. 不同直径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E. 可以搭接
第40题
A.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B.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
C. 当按两次抽样总数和计算的合格率为8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D.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应一式两份
E.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倍
第41题
A. 80mm
B. 100mm
C. 120mm
D. 150mm
第42题
A. 1h,0.01mPa
B. 30min,0.05mPa
C. 1h,0.05mPa
D. 30min,0.01mPa
第43题
A. 1h,0.01mPa
B. 30min,0.05mPa
C. 1h,0.05mPa
D. 30min,0.01mPa
第44题
A. 案例中造成空调冷冻水或冷却水的镀锌钢管的焊接质量缺陷主要原因是()。
B. 案例中空调工程用的冷冻水或冷却水的总管大多用大口径无缝钢管经电焊连接预制,活口处以法兰连接,为了防腐良好,要在组对完成后,分段拆下送热锌厂镀锌,镀锌回来再组对安装称为()。
C. 案例中地下室的风管用黑色泡沫塑料保温后多处遭到土建喷浆施工的严重污染,主要原因有()。
D. 法兰连接用螺栓不宜过长,2~3扣已属于过长。
第47题
A. 80mm
B. 100mm
C. 120mm
D. 150mm
第49题
A. 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1倍,但不小于0.6MPa
B. 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但不小于0.6MPa
C. 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D. 在试验压力下,观察1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E. 在试验压力下,观察1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0.04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以不渗漏为合格
第50题
A.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B.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C.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D.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