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3
B. 82
C. 83
D. 102
搜题
第4题
A. 漏光法试验用()的手提行灯。(单选题)
B. 漏光法试验方法行灯的电源线为施工现场用()。(单选题)
C. 下列有关风管连接处严密度合格标准正确的有()。(多选题)
D. 规范规定风管的漏风测试试验(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即分支小管可以不做。(判断题)
第5题
A. 漏光法试验用()的手提行灯。
B. 漏光法试验方法行灯的电源线为施工现场用()。
C. 下列有关风管连接处严密度合格标准正确的有()。
D. 规范规定风管的漏风测试试验(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即分支小管可以不做。
第8题
A. 2,16
B. 2,20
C. 1,10
D. 1,8
第10题
A.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安装后,不合格后也可交到下道工序
B.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以支管为主
C.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
D. 低压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可采用漏光法检测
E. 无机玻璃钢风管系统安装后,必须进行严密性检验
第11题
A. 洁净空调系统制作风管的刚度和严密性,均按高压和中压系统的风管要求进行
B. 风管要减少横向接缝,且不能纵向接缝
C. 风管内不得设置加固框或加固筋
D. 风管的咬口缝、铆接缝以及法兰翻边四角缝隙处,按设计及洁净等级要求,采用涂密封胶或其他密封措施堵严
第12题
A. 不需要做漏风量测试
B. 若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再做漏风量测试
C. 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D. 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漏风量测试
第13题
A. 不需要做漏风量测试
B. 若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再做漏风量测试
C. 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D. 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漏风量测试
第15题
A. 进风或出风口、风井、风管堵塞
B. 电源电压低、达不到转速或相序接反造成风机反转
C. 风管、软连接破损或连接口漏气
D. 风口开启过少
第16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8题
A.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
B. 对大型或高层建筑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
C.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
D. 各类受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15倍工作压力
E.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第20题
A. 1.该案例中给水管道的试压压力不得小于()MPa。
B. 2.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应在使用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MPa。
C. 3.如果采取塑料给水管道,试验要求正确的有()。
D. 4.质量员判断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试压合格。
第21题
A. 该案例中给水管道的试压压力不得小于()MPA。
B. 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应在使用压力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MPA。
C. 如果采取塑料给水管道,试验要求正确的有()。
D. 质量员判断该案例中的给水管道试压合格。
第22题
A. 风管表面平整,无变形损坏
B. 风管与风机、风管与风管之间的连接牢固、严密,无损坏脱落
C. 风管穿越隔墙处的缝隙防火封堵完好
D. 排烟支管上以及排烟管道在穿越防火分区、排烟机房的隔墙处排烟防火阀安装到位
第23题
A. 80mm
B. 100mm
C. 120mm
D. 150mm
第26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27题
A.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
B. 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C.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升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D. 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第28题
A. 初衬结构验收合格后即可施作
B. 模板接缝拼接严密,不得漏浆
C. 端头模板支设应垂直、牢固
D. 采取措施保护防水层完好
E.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80~220mm,
第30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31题
A. 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B. 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5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C. 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D. 气动管道试验时应采取防止误喷射的措施
第32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33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35题
A.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B. 排烟口入口处
C. 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上
D. 排烟风机入口处
第38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39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40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41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42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43题
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
C. 立柱接长可以搭接
D.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E.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第45题
A. 80mm
B. 100mm
C. 120mm
D. 150mm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