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充装站应当配备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压缩机操作工和充装操作工。请问这种做法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充装站应当配备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压缩机操作工和充装操作工。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充装站应当配备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生产班(组)长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员和产品质量化验员。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乙炔瓶充装单位必须保证有熟悉乙炔瓶充装安全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压缩气体充装站应当配备有初中以上文凭,经专业技术培训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的气体充装人员,且每班不可以少于两名。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规定说明,气瓶充装站应当配备与充装介质相适应当的化验员、气瓶附件检修人员,并且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取得具有充装作业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当配备经过培训的压力容器、钢瓶、罐车检查人员和附件修理人员。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充装站生产岗位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持有上岗证书。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充装站应当配备有()以上文凭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安全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乙炔瓶充装站应当配备经质检部门技术培训合格的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员和产品质量检验员。这种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压缩气体气瓶充装站应当配备有()以上文凭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气体充装前后检查员、产品质量化验员以及气瓶管理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无轨移动式起重机输送混凝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
B.
轮胎式起重机应配备上盘.下盘司机各1名
C.
起重机上配备的变幅指示器和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应随意拆封,特殊情况下可以安全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车
D.
夜间浇筑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下列关于无轨移动式起重机输送混凝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
B.
轮胎式起重机应配备上盘.下盘司机各1名
C.
起重机上配备的变幅指示器和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应随意拆封,特殊情况下可以安全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车
D.
夜间浇筑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下列关于无轨移动式起重机输送混凝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
B.
轮胎式起重机应配备上盘.下盘司机各1名
C.
起重机上配备的变幅指示器和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应随意拆封,特殊情况下可以安全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车
D.
夜间浇筑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下列关于无轨移动式起重机输送混凝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
B.
轮胎式起重机应配备上盘.下盘司机各1名
C.
起重机上配备的变幅指示器和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应随意拆封,特殊情况下可以安全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车
D.
夜间浇筑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下列关于无轨移动式起重机输送混凝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
B.
轮胎式起重机应配备上盘.下盘司机各1名
C.
起重机上配备的变幅指示器和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应随意拆封,特殊情况下可以安全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车
D.
夜间浇筑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下列关于无轨移动式起重机输送混凝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
B.
轮胎式起重机应配备上盘.下盘司机各1名
C.
起重机上配备的变幅指示器和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不应随意拆封,特殊情况下可以安全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车
D.
夜间浇筑时,机上及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的照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充装站应当配备安全员,年供应当液化石油气2000t以上的充装站应当设安全管理小组。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充装时,充装人员应当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充装。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
B.
身体健康,无妨碍特种没餐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C.
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D.
通过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培训,了解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工种操作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特利设备作业人员的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
B.
身体健康,无妨碍特种没餐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C.
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D.
通过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培训,了解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工种操作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压缩气体充装时,当压力升至3MPa以上后,应当检查瓶温。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根据液化气体的特性来判别,能确保气瓶内液化气体充装符合质量要求的主要因素是()。
A.
要控制充装时的工作压力
B.
要控制充装时的工作温度
C.
要控制充装系数
D.
要控制操作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
A.
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A.
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
A.
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A.
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B.
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充装软管工作压力不应当超过软管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首次充装或卸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经置换合格的,不能充装。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说明充装单位应当符合相应当的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气瓶充装有关规定,确保不错装、不超装、不混装和充装质量的可追踪检查。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乙炔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可与充装间布置在同一房间内。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乙炔充装站应当具备不同型号机动车辆所需的阻火器。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充装时,对未列入安全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气体,应当按照积累经验充装。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下列关于电气设备安装,正确的是()。
A.
电气安装工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进行电气安装工作
B.
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
C.
电气设备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
低压带电作业,不需要专人监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液氯充装压力低,可以过量充液没问题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生产区内地下管沟应当用砂填充。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钢瓶充装、罐区运行、装卸罐车、接受站外管道进液等岗位,在进行操作时均不可以少于两人。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劳务工人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提高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意识,以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劳务工人上岗前应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主要培训有()。
A.
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B.
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常识培训
C.
特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培训
D.
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E.
职业道德和城市生活常识培训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说明乙炔瓶首次充装或经装卸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经置换合格的严禁充装。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乙炔充装站内应当选用不产生火花的修理工具。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是()。
A.
按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做好现场施工准备
B.
操作者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C.
新工人、特殊工种工人须经岗位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
D.
调查工程的自然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充装站应当配备有()技术职称的专职技术负责人。
A.
班长
B.
助工
C.
新大学生
D.
工程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压缩气体在充装时以及允许的工作温度下贮运和使用过程中均为气态。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规定说明,检查人员不少于2人,并且每班不少于1人,应当经过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说明充装单位应当符合相应当的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气瓶充装有关规定,确保不错装、不超装、不混装和充装质量的可追踪检查。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我国压缩气体的充装量是根据以基准温度下限定充装压力值来控制的。所以在充装温度不同时,充装终结时压力是一样的。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压缩气体充装时为防止超压,应当安装电接点压力表,保证超压时报警切断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对首次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应当充装规定充装量的丙酮。请问这种做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下列关于起重吊装作业前的要求,()是正确的。
A.
必须编制吊装作业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道路、架空电线等情况
B.
参加起重吊装的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C.
作业前,应检查起重吊装所使用的起重机滑轮、吊索、卡环和地锚等,应确保其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D.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皮鞋、戴安全帽
E.
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操作人员入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下列关于起重吊装作业前的要求,()是正确的。
A.
必须编制吊装作业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道路、架空电线等情况
B.
参加起重吊装的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C.
作业前,应检查起重吊装所使用的起重机滑轮、吊索、卡环和地锚等,应确保其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D.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皮鞋、戴安全帽
E.
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操作人员入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下列关于起重吊装作业前的要求,()是正确的。
A.
必须编制吊装作业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道路、架空电线等情况
B.
参加起重吊装的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C.
作业前,应检查起重吊装所使用的起重机滑轮、吊索、卡环和地锚等,应确保其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D.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皮鞋、戴安全帽
E.
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操作人员入内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