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消防炮连接的电、液、气管线应安装牢固,且不得干涉回转机构。
B. 消防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供水管线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C. 消防炮回转范围应与回转机构相对应
D. 消防炮安装后,应检查确认在其设计规定的水平和俯仰回转范围内不与周围的构件碰撞
搜题
第1题
A. 与消防炮连接的电、液、气管线应安装牢固,且不得干涉回转机构。
B. 消防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供水管线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C. 消防炮回转范围应与回转机构相对应
D. 消防炮安装后,应检查确认在其设计规定的水平和俯仰回转范围内不与周围的构件碰撞
第2题
A. 消防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供水管线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前进行。
B. 消防炮安装前应确定基座上供灭火剂的立管固定可靠。
C. 消防炮回转范围应与防护区相对应
D. 消防炮安装后,应检查确认在其设计规定的水平和俯仰回转范围内不与周围的构件碰撞
第3题
A. 安装消防炮塔的地面基座应稳固,钢筋混凝土基座施工后应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B. 消防炮塔与地面基座的连接应固定可靠
C. 消防炮塔安装后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D. 消防炮塔应做防雷接地,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第4题
A. 与消防炮连接的电、液、气管线应安装牢固,且不得干涉回转机构。
B. 消防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供水管线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C. 消防炮回转范围应与回转机构相对应
D. 消防炮安装后,应检查确认在其设计规定的水平和俯仰回转范围内不与周围的构件碰撞
第5题
A. 消防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供水管线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前进行。
B. 消防炮安装前应确定基座上供灭火剂的立管固定可靠。
C. 消防炮回转范围应与防护区相对应
D. 消防炮安装后,应检查确认在其设计规定的水平和俯仰回转范围内不与周围的构件碰撞
第6题
A. 安装消防炮塔的地面基座应稳固,钢筋混凝土基座施工后应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B. 消防炮塔与地面基座的连接应固定可靠
C. 消防炮塔安装后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D. 消防炮塔不需做防雷接地
第7题
A. 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应整体安装,与管道连接处的安装应严密。
B. 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标注方向应与液流方向相反。
C. 平衡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要求。
D. 常压泡沫液罐的现场制作、安装和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8题
A. 按系统设计要求,启动消防泵组,观察该消防泵组及相关设备动作是否正常,若正常,消防泵组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h.
B. 接通控制装置电源,并使消防泵组控制装置处于自动状态,人工启动一台消防泵组,观察该消防泵组及相关设备动作是否正常
C. 模拟防泵组故障,使之停泵,此时,备用消防泵组应能自动投入运行
D. 消防泵组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h
第9题
A.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通话应正常。
B. 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用透明罩保护。
C.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D. 消防电梯轿厢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E.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置火灾探测器。
第10题
A. 用手动按钮或手持式无线遥控发射装置逐个操控相对应的消防炮做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观察各消防炮的动作及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B. 观察消防炮在设计规定的回转范围内是否与消防炮塔干涉
C. 观察消防炮塔的防腐涂层是否完好
D. 对带有直流喷雾转换功能的消防炮,还应检验其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功能
第11题
A. 使系统电源处于接通状态,各控制装置的操作按钮处于自动状态
B. 逐个按下各消防泵组的手动操作启、停按钮,观察消防泵组的动作及反馈信号情况是否正常
C. 逐个按下各电控阀门的手动操作启、停按钮,观察阀门的启、闭动作及反馈信号情况是否正常
D. 用手动按钮或手持式无线遥控发射装置逐个操控相对应的消防炮做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观察各消防炮的动作及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第12题
A. 水炮、水幕、泡沫炮的实际工作压力不应小于相应的设计工作压力。
B. 水炮、泡沫炮、干粉炮的水平、俯仰回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带直流喷雾转换功能的消防水炮的喷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C. 保护水幕喷头的喷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 泡沫炮系统的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提供的混合液的混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3题
A. 干粉炮系统自启动至喷出干粉的时间不应大于5min.
B. 水炮、泡沫炮、干粉炮的水平、俯仰回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带直流喷雾转换功能的消防水炮的喷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水炮系统和泡沫炮系统自启动至喷出水或泡沫的时间不应大于5min
D. 泡沫炮系统的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提供的混合液的混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4题
A. 消防电梯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B. 行驶速度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应超过60s
C. 消防电梯内应设专用电话
D. 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第15题
A. 水炮和水幕保系统采用消防水进行喷射
B. 泡沫炮系统的比例混合装置及泡沫液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消防泵组供水达到设计供水压力
D. 干粉炮系统的干粉型号、规格、储量和氮气瓶组的规格、压力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第16题
A. 系统手动启动和联动控制功能正常
B. 系统中参与控制的阀门工作正常
C. 水炮和水幕保系统采用桶装水进行喷射
D. 干粉炮系统的干粉型号、规格、储量和氮气瓶组的规格、压力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第17题
A. 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应整体安装,与管道连接处的安装应严密。
B. 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标注方向应与液流方向相反。
C. 平衡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要求。
D. 常压泡沫液罐的现场制作、安装和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8题
A. 安装在室外时,干粉罐和氮气瓶组应根据环境条件设置防晒、防雨、防腐等防护设施。
B. 干粉罐和氮气瓶组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干粉罐和氮气瓶组中需现场制作的连接管道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D. 干粉罐和氮气瓶组的支架应固定牢固,且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第19题
A. 对设计的联动控制单元进行抽查
B. 接通系统电源,使待检联动控制单元的被控设备均处于自动状态,按下对应的联动启动按钮,该单元应能按设计要求自动启动消防泵组
C. 打开阀门等相关设备,直至消防炮喷射灭火剂(或水幕保护系统出水)
D. 该单元设备的动作与信号反馈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0题
A. 按系统设计要求,启动消防泵组,观察该消防泵组及相关设备动作是否正常,若正常,消防泵组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h.
B. 接通控制装置电源,并使消防泵组控制装置处于自动状态,人工启动一台消防泵组,观察该消防泵组及相关设备动作是否正常
C. 模拟防泵组故障,使之停泵,此时,备用消防泵组应能自动投入运行
D. 备用消防泵组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h
第21题
A. 用手动按钮或手持式无线遥控发射装置逐个操控相对应的消防炮做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观察各消防炮的动作及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B. 观察消防炮在设计规定的回转范围内是否与消防炮塔干涉
C. 观察消防炮塔的防腐涂层是否完好
D. 对带有直流喷雾转换功能的消防炮,还应检验其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功能
第22题
A. 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并应做防腐处理。
B. 储存容器宜涂黑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储存容器的编号。
C. 安装集流管前应检查内腔,确保清洁。
D. 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第23题
A. 系统手动启动和联动控制功能正常
B. 系统中参与控制的阀门工作正常
C. 水炮和水幕保系统采用桶装水进行喷射
D. 干粉炮系统的干粉型号、规格、储量和氮气瓶组的规格、压力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第24题
A. 水炮、水幕、泡沫炮的实际工作压力不应小于相应的设计工作压力。
B. 水炮、泡沫炮、干粉炮的水平、俯仰回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带直流喷雾转换功能的消防水炮的喷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C. 保护水幕喷头的喷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 泡沫炮系统的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提供的混合液的混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5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2-0.3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26题
A. 干粉炮系统自启动至喷出干粉的时间不应大于5min.
B. 水炮、泡沫炮、干粉炮的水平、俯仰回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带直流喷雾转换功能的消防水炮的喷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水炮系统和泡沫炮系统自启动至喷出水或泡沫的时间不应大于5min
D. 泡沫炮系统的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提供的混合液的混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7题
A. 水炮和水幕保系统采用消防水进行喷射
B. 泡沫炮系统的比例混合装置及泡沫液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消防泵组供水达到设计供水压力
D. 干粉炮系统的干粉型号、规格、储量和氮气瓶组的规格、压力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第28题
A. 泡沫液罐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常压泡沫液罐的现场制作、安装和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压力式泡沫液罐安装时,支架应与基础牢固固定,且不应拆卸和损坏配管、附件;罐的安全阀出口应朝向操作面。
D. 设在室外的泡沫液罐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防晒、防冻、防腐等措施。
第29题
A.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B.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C.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D. 与建筑内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
第30题
A. 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2~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B. 气体灭火控制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31题
A. 集流管外表面宜涂红色油漆
B. 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
C. 连接储存容器与集流管间的单向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空气流动方向
D. 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第32题
A. 对设计的联动控制单元进行抽查
B. 接通系统电源,使待检联动控制单元的被控设备均处于自动状态,按下对应的联动启动按钮,该单元应能按设计要求自动启动消防泵组
C. 打开阀门等相关设备,直至消防炮喷射灭火剂(或水幕保护系统出水)
D. 该单元设备的动作与信号反馈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33题
A. 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箱(柜)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露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B. 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
C. 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应采用接触式布置;
D. 探测器的额定工作电流应与被探测线路的工作电流相匹配,其保护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
E. 探测器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或位移。
第34题
A. 【单选题】地下防水排水工程质量要求不包括()。
B. 【单选题】该工程地下防水工程验收后,应填写()质量验收记录。
C. 【多选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按()进行验收.构成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相应质量标准的规定。
D. 【判断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时,基坑的超挖和回填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第35题
A. 安装重力式机械驱动装置时,应保证重物在下落行程中无阻挡,其下落行程应保证驱动所需距离,且不得小于25mm
B. 电磁驱动装置驱动器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固定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
C. 拉索式机械驱动装置的拉索除必要外露部分外,应采用经内外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
D. 拉索式机械驱动装置的拉索末端拉手应设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第36题
A. 使系统电源处于接通状态,各控制装置的操作按钮处于自动状态
B. 逐个按下各消防泵组的手动操作启、停按钮,观察消防泵组的动作及反馈信号情况是否正常
C. 逐个按下各电控阀门的手动操作启、停按钮,观察阀门的启、闭动作及反馈信号情况是否正常
D. 用手动按钮或手持式无线遥控发射装置逐个操控相对应的消防炮做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观察各消防炮的动作及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第37题
A. 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
B. 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C.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难燃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
D.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
第38题
A.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3m;
B.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C.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lm;
D.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lm的通道;
E. 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间
第39题
A. 系统通过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电流传感器实时监视消防设备的电源状态
B. 当监视到消防设备电源发生断电、过压、欠压、过流、缺相、错相等故障时,实时将故障信息上传至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器
C. 由监控器发出故障警报,显示故障类型和位置
D. 同时将故障报警信息上传给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提示消防控制室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
第40题
A.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栅上,点型感烟探测器相距不应超过10m
B. 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C.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D. 探测器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第41题
A. 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 落地安装时:设备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C. 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D.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42题
A. 安装在室外时,干粉罐和氮气瓶组应根据环境条件设置防晒、防雨、防腐等防护设施。
B. 干粉罐和氮气瓶组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 干粉罐和氮气瓶组中需现场制作的连接管道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D. 干粉罐和氮气瓶组的支架应固定牢固,且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第43题
A. 低倍数泡沫产生器安装间距偏差不宜大于100mm;
B. 中倍数、高倍数泡沫产生器在进气端0.3m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C. 中倍数、高倍数泡沫产生器在发泡网出口1.0m范围内,不应有影响泡沫喷放的障碍物。
D. 中倍数、高倍数泡沫产生器其位置应位于泡沫淹没深度以下。
第44题
A. 驱动气瓶的支、框架或箱体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
B. 驱动气瓶上应有标明驱动介质名称、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
C. 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D. 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水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第45题
A. 主机瘫痪:检查系统供电及主机硬件,维修或更换损坏设备
B. 无法操作及控制:检查通信是否正常,再对线路进行检查,维修故障
C. 无法控制消防炮动作:检查控制主机是否存在故障,维修或更换损坏设备;再检查系统电气线路是否存在故障,排除线路故障
D. 无法打开和关闭控制阀:检查控制主机、控制阀及电源是否存在故障,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不可能是系统电气电路故障,不需检查
第46题
A. 无法打开和关闭控制阀:检查控制主机、控制阀及电源是否存在故障,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再检查系统电气电路是否存在故障,排除线路故障;
B. 无法控制消防炮动作:检查控制主机是否存在故障,维修或更换损坏设备;再检查系统电气线路是否存在故障,排除线路故障;
C. 无法操作及控制:检查通信是否正常,再对线路进行检查,维修故障;
D. 无法远程启动消防水泵:检查通信是否正常,再对线路进行检查,维修故障
第47题
A. 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B.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或二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不低于.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C.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D.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有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第48题
A. 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
C. 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D.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300mm的余量
第49题
A. 安装喷嘴时,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其型号、规格及喷孔方向。
B. 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
C. 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
D. 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
第50题
A. 确保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确保灭火系统和其他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 不得将应处于自动状态的系统、设备等设在手动状态
D. 可以将应处于自动状态的系统、设备等设在手动状态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