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液化气泄漏,班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液化气泄漏,班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
A.
到现场进行检查
B.
发出指令,让岗位操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
C.
安排两位操作人员一起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携带硫化氢报警仪,到现场进行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2005年4月,华东某公司一只液氯贮罐的阀门松动而造成氯气泄露,造成268人入院治疗,其中27人住院,紧急疏散人约2000人。关于氯气液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发现氯气液化系统有泄漏情况,应立即先处理泄漏点,而后切断气源
B.
氯气液化系统应经常用肥皂水检查整个系统和管线、设备是否泄漏
C.
液氯储槽的盛装量应≤8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警报的应急程序中,正确的有()。
A.
确认火灾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先报告值班领导
B.
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C.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报警
D.
确认火灾后,应立即通知周边单位
E.
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的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错误的做法是()。
A.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放置以后再处理
B.
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C.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液氯储罐泄漏的情况下,应立即用水冲击泄漏源,稀释氯气浓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气等事故,应立即报告()。
A.
调度室和煤气防护站
B.
车间主任
C.
值班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立即如实报告
B.
处理完成后报告
C.
调查完成后
D.
到达现场后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立即如实报告
B.
处理完成后报告
C.
调查完成后
D.
到达现场后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立即如实报告
B.
处理完成后报告
C.
调查完成后
D.
到达现场后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立即如实报告
B.
处理完成后报告
C.
调查完成后
D.
到达现场后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立即如实报告
B.
处理完成后报告
C.
调查完成后
D.
到达现场后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立即如实报告
B.
处理完成后报告
C.
调查完成后
D.
到达现场后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液化气充装时泄漏()
A.
可以带压维修
B.
领导同意可以维修
C.
严禁带压维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充装后发现液化石油气瓶阀阀芯泄漏应当()
A.
现场排空然后修理
B.
倒空后进行修理
C.
倒空后送检测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液化石油气气瓶焊接处微小泄漏常见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t)氢氧化钠(固碱),个别包装存在破损泄漏情况,将其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不符合储存条件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将部分氢氧化钠泡在水中,致使氢氧化钠渗入水中并顺水流入附近河流。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主管领导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嘱咐手下人员不得向外界泄漏任何消息。根据上述情况,请指出以下()方面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
A.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经审查批准的危险品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
B.
氢氧化钠的包装不够严密,存在泄漏,造成水侵入,不符合危险货物包装的有关要求
C.
单位主管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t)氢氧化钠(固碱),个别包装存在破损泄漏情况,将其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不符合储存条件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将部分氢氧化钠泡在水中,致使氢氧化钠渗入水中并顺水流入附近河流。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主管领导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嘱咐手下人员不得向外界泄漏任何消息。根据上述情况,请指出以下()方面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
A.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经审查批准的危险品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
B.
氢氧化钠的包装不够严密,存在泄漏,造成水侵入,不符合危险货物包装的有关要求
C.
单位主管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接到火灾警报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装置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时,发现人员应立即向该装置当班人员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装置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时,发现人员应立即向该装置当班人员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装置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时,发现人员应立即向该装置当班人员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装置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时,发现人员应立即向该装置当班人员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地陪到达机场后,若得知所接旅游团所乘航班晚点时间较长,地陪应该()。
A.
继续在机场等待
B.
立即将情况报告接待社
C.
与司机商量返回
D.
立即将情况报告组团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B.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C.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B.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C.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B.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C.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B.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C.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B.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C.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B.
单位负责人应当向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C.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液化气泄漏发生爆炸属于()。
A.
物理爆炸
B.
混合气体爆炸
C.
气体单分解爆炸
D.
爆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液化气泄漏发生爆炸属于()。
A.
物理爆炸
B.
混合气体爆炸
C.
气体单分解爆炸
D.
爆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应急程序应符合:________。
A.
接到火灾报警后,应以最快方式确认
B.
火灾确认后,应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
C.
拨打"119"报警
D.
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发生液化气、液氨等泄漏,处置时应佩戴()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液氨泄漏后,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警戒半径为20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主要危险在于(),容易达到爆炸浓度。
A.
气体使人中毒
B.
无法回收
C.
冻伤人
D.
密度大,不易扩散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途中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出现流散、泄漏等情况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向当地()报告。
A.
市场监督部门
B.
应急管理部门
C.
交通运输部门
D.
公安机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途中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出现流散、泄漏等情况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向当地()报告。
A.
市场监督部门
B.
应急管理部门
C.
交通运输部门
D.
公安机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事故发生后,最先发现者要立即报告直接领导、主管领导或值班领导。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小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并按相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逐级向上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液化气泵运行时泄漏原因为____。
A.
橡皮圈老化
B.
机械密封损坏
C.
叶片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事故发生后发现人首先进行()。
A.
汇报当班班长
B.
立即进行救援
C.
立即逃离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当();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
立即向安监部门报告
B.
立即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
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D.
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
E.
立即向班组长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液氨泄漏后,应使用雾状水对泄漏点周围的空气进行稀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施工中,如遇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管道泄漏,施工人员应()。
A.
立即撤至安全地点
B.
及时报有关单位修复
C.
立即进行抢修
D.
设置围栏警示标志
E.
向建设单位打停工报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集成阀出液口关闭后,在0.1MPa的压差下,液化石油气的泄漏量应当不超过()。
A.
500mL
B.
600mL
C.
800mL
D.
1000mL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