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加氢装置中,是否设立循环氢脱硫设施,是参考原料中硫含量的高低来决定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加氢装置中,是否设立循环氢脱硫设施,是参考原料中硫含量的高低来决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循环氢脱硫塔压差上升导致循环氢压缩机入口缓冲罐高液位联锁停机,循环氢脱硫塔压差高的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加强循环氢脱硫塔撇油操作
B.
增加胺液入装置过滤器
C.
增大循环氢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从安全环保角度考虑,随着加氢装置加工原料硫含量升高()。
A.
现场增设设置洗眼器,喷淋设施
B.
摸清硫化氢的分布情况
C.
在硫化氢散发区域设置警示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催化剂预硫化时分析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是为了防止硫化氢浓度过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由于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在硫化状态下才具有较高活性,因此循环氢中的硫化氢含量越高越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加热炉炉炉管腐蚀的原因可能是燃料气脱硫效果不好,硫化氢含量增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加氢物料中,不含硫化氢的物料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催化剂湿法硫化就是将硫化剂注入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加氢装置开工后运转1个月左右就发生循环氢脱硫塔压差上升,胺液带至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导致液位高位联锁停机。关于这起事故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胺液质量差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B.
这起事故由胺液含固体杂质或者轻质烃类引起,跟内操人员无关
C.
这起事故可能也是由于循环氢脱硫塔设计的气相负荷不够,气速过高导致液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加氢原料中烯烃含量和硫含量的提高将导致床层温度的上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排气量降低原因可能是()升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加氢装置催化剂预硫化时,在高分脱出的水主要是()。
A.
硫化反应生成水
B.
空冷前注入水
C.
原料带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在反应器催化剂汽提期间,以防止催化剂被还原必须保证循环氢中()。
A.
硫化氢含量不低于0.1%
B.
氨气含量不低于0.1%
C.
氢气含量不低于8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加氢装置中造成循环氢带液的原因可能是()。
A.
高分破沫网损坏
B.
高分温度低
C.
高分液位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某加氢装置脱硫剂胺液消耗量相比前一阶段增加,胺溶液缓冲罐液位也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循环氢脱硫系统胺液跑损
B.
干气脱硫系统胺液跑损
C.
再生时温度过高,胺液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加氢装置分馏系统塔顶气相之所以要进行脱硫处理是因为其中含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分馏塔塔底重沸炉的进出口管线的弯头减薄属于()。
A.
高温硫化氢腐蚀
B.
高温氢气+硫化氢腐蚀
C.
低温部位硫化氢+水腐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加氢装置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中()。
A.
原料油的体积大于循环氢的体积
B.
循环氢的体积大于原料油的体积
C.
循环氢的体积远远大于原料油的体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造成露点腐蚀的原因之一是燃料气中含有硫化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脱硫后瓦斯硫化氢超标,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当干气脱硫效果不好时正确的操作调整方法是()。
A.
降低精制温度,减少硫化氢生成
B.
提高胺溶液进塔温度
C.
提高胺溶液循环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四氢噻吩、噻吩、硫醇和二硫化物等四种含硫化合物,加氢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高压空冷个别出口弯头部位有明显冲刷减薄,检测结果发现坑蚀,此腐蚀属于()。
A.
高温硫化氢腐蚀
B.
高温氢气+硫化氢腐蚀
C.
硫化氢+氨气+氢气+水腐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加氢装置硫化时发生飞温事故可能是硫化剂注入量偏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对于加氢装置,中压蒸汽中断受影响的设备是()。
A.
循环氢压缩机
B.
硫化氢汽提塔
C.
抽真空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装置硫化阶段硫化氢采样时操作工甲某硫化氢中毒,在现场死亡,装置谁也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直到第二次硫化氢采样时找不到甲某才去寻找,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遵守硫化氢采样双人操作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老窖水为多年积水,水循环条件差,水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并多为()。
A.
酸性水
B.
中性水
C.
碱性水
D.
弱碱性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加氢装置在原料部位和容易发生低温硫化氢腐蚀部位连续注入化学助剂,一般采用计量泵泵送。运行中造成计量泵排出量不足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吸入管径偏大
B.
液压室内有空气
C.
注入部位压力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某装置反应系统压力上升的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A.
高压分离器安全阀起跳
B.
氢耗减少
C.
原料中含水量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含量是直接关系到罐体硫化物应力开裂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要严格控制并降低硫化物的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3。根据上述事实,导致两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B.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C.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根据上述事实,导致两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B.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C.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
A.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B.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C.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3。根据上述事实,导致两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B.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C.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根据上述事实,导致两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B.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C.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
A.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B.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C.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如出现床温的降温状况,会产生()不良后果。
A.
物料循环量减少
B.
脱硫剂脱硫效果下降
C.
炉膛温度当低于燃料的着火温度时,锅炉易熄火
D.
锅炉出力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根据上述事实,导致两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B.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C.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根据上述事实,导致两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
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B.
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
C.
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循环氢采样时不必采取对硫化氢的防护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加氢过程中各类反应的速率存在很大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烯烃饱和比加氢脱氮快
B.
单烯烃饱和比芳烃饱和快
C.
二烯烃加氢比加氢脱硫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mg/立方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根据上述事实,可导致电击样死亡的气体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为了确保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现场应设置风向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理论空气量由燃料哪几种元素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相加而得。
A.
碳
B.
氢
C.
硫及
D.
燃料本身的氧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下列关于提高氯气的液化效率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增大氯气液化器的传热面积
B.
控制原料中氯气含氢量
C.
降低氯气的液化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mg/㎥。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mg/㎥。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mg/㎥。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加氢装置反应器床层超温的诸多因素中,其中可能是由于氢气中()含量高。
A.
惰性气体
B.
甲烷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