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塑料管
B. PPR管
C. 预埋钢管
D. 防护钢套管
E. 铸铁管
搜题
第1题
A. 塑料管
B. PPR管
C. 预埋钢管
D. 防护钢套管
E. 铸铁管
第3题
A.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
B. 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
C.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D. 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第4题
A. 1.2mm
B. 1.6mm
C. 1.8mm
D. 2.0mm
第5题
A. 1.0
B. 1.5
C. 1.6
D. 2.0
第6题
A. 1.4
B. 1.5
C. 1.6
D. 2.0
第9题
A. 输送空气温度高于80℃的风管,应按设计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B.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
C.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
D. 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E. 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可以拉在接闪杆或接闪网上
第11题
A. 可燃材料
B. 不燃材料
C. 易燃材料
D. 难燃材料
第13题
A. 案例中消防管网试压用压力表不少于2只,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倍。
B. 案例中管道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与间隙应采用柔性不燃材料填塞密实,目的是()。
C. 案例中消防管道穿过变形缝处的墙体时,描述正确的有()。
D. 案例中消防管道穿过墙体时应加设套管,套管两端应与墙面平齐。
第14题
A. 可燃材料
B. 不燃材料
C. 易燃材料
D. 难燃材料
第16题
A. 自然通风条件不符合防烟要求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防烟措施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B. 不应设置可燃材料的储藏室
C. 不应设置或穿过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D. 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0m2
E.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上的开口与建筑外墙上的其他相邻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第17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18题
A. 疏散楼梯间及前室与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不应使用卷帘
B. 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C. 不应设置或穿过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D. 在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时,应采用敞开楼梯间
E. 自然通风条件不符合防烟要求的,应设置机械加压防烟措施或防烟楼梯间
第19题
A. 可燃材料
B. 不燃材料
C. 非易燃材料
D. 耐热材料
第20题
A.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钢板厚度大于1.2mm金属风管的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B.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铝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金属风管的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C.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金属风管的连接形式有()。
D. 按照规范要求,质量员在交底时应该说明不锈钢金属风管,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采用咬接,大于1.0mm采用焊接。
第21题
A.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6
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C.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
D.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E.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第23题
A. 风管表面平整,无变形损坏
B. 风管与风机、风管与风管之间的连接牢固、严密,无损坏脱落
C. 风管穿越隔墙处的缝隙防火封堵完好
D. 排烟支管上以及排烟管道在穿越防火分区、排烟机房的隔墙处排烟防火阀安装到位
第24题
A. 按照规范,防排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B. 如果电加热器装在风管上,使用时()可防漏电引发触电事故。
C. 案例中需要查验穿过封闭防火墙体风管套管封堵材料不燃性能的原因有()。
D. 根据相关规范,查验排烟口、排烟阀的动作,要结合功能性抽样检测资料进行检查。
第25题
A. 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B.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或二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不低于.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C.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D.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有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第28题
A. 作业人员进入楼宇和建筑工地。对地图上的预留孔洞应覆盖牢固或者设置围栏
B. 开凿墙(孔)洞时不得损环承重墙结构。冲击钻钻孔时应避开墙体内的主钢肪
C. 缆线不得布放在供水、气,暖管道的竖井中,应与动力电缆数设在同一管井内
D. 综合布线工程中走线架需要穿越墙体或楼层的。在工程全部完工后应用阻燃材料封堵孔网,防止火灾烟气蔓延
E. 对竖井中、电梯间、天花板上存在的不明缆线,应采取必要的防止触电的措施。
第29题
A. 墙面上设有水器时,其防水高度为1500mm;淋浴处墙面防水高度不应大于1800mm
B. 墙体根部与地面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钝角
C. 穿楼板的立管应按规定预埋套管
D. 立管与套管之间的环隙应用密封材料填塞密实
E. 套管高度应比设计地面高出20mm以上;套管周边做同高度的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墩
第30题
A. 墙面上设有热水器时,其防水高度为1500mm;淋浴处墙面防水高度不应大于1800mm
B. 墙体根部与地面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钝角
C. 穿楼板的立管应按规定预埋套管
D. 立管与套管之间的环隙应用密封材料填塞密实
E. 套管高度应比设计地面高出20mm以上;套管周边做同高度的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墩
第33题
A.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C.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D.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34题
A. 切断防护区的非消防电源;
B. 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
C. 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内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
D. 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
E. 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气体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喷射。
第37题
A. 保证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连接牢固
B. 形成自身防雷体系,不用与主体建筑的防雷装置有效连接
C. 幕墙后侧与主体建筑之间不能存在缝隙
D. 在幕墙与楼板之间的缝隙内填塞岩棉,并用耐热钢板封闭
E. 幕墙的通风换气可以用开窗的办法解决
第38题
A. 保证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连接牢固
B. 形成自身防雷体系,不用与主体建筑的防雷装置有效连接
C. 幕墙后侧与主体建筑之间不能存在缝隙
D. 在幕墙与楼板之间的缝隙内填塞岩棉,并用耐热钢板封闭
E. 幕墙的通风换气可以用开窗的办法解决
第39题
A. 管道根部直径500mm口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20mm的圆台
B. 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C. 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
D. 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第40题
A.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C. 不发火(防爆)面层中碎石的不发火性必须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应为0.15mm~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2%
D.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41题
A.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C. 不发火(防爆)面层中碎石的不发火性必须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应为0.15mm~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2%
D.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42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3题
A.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应根据()的特性,分组多点布置灭火器。
B.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m。
C. 在建工程防火管理要求包括()。
D.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E. 可燃材料堆料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F. 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44题
A.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应根据()的特性,分组多点布置灭火器。
B.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m。
C. 在建工程防火管理要求包括()。
D.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E. 可燃材料堆料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F. 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45题
A.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应根据()的特性,分组多点布置灭火器。
B.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m。
C. 在建工程防火管理要求包括()。
D.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E. 可燃材料堆料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F. 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第49题
A. 宜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
B.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C.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 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E. 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
第50题
A. 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明显的标志
B. 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C. 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D. 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E. 应设气体灭火系统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