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5m
B. 1.8m
C. 2.0m
D. 2.2m
搜题
第2题
A. 清表彻底、路基基底不存在软弱层
B. 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C. 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D. 半填半挖路段未设置台阶并压实
E. 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纵向分幅填筑方法
第3题
A. 挖方路基应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和欠挖
B. 直接开挖边坡、掏洞取土进行路基填筑
C. 挖方路基出现的边坡在路基施工完成后集中加固处理
D. 对表层下是有机土或CBR值较低的土壤,采取全部翻松、晾晒,分层回填、压实
第4题
A. 换填路基土应按照本交底挖土、土方运输、填土等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B. 路基外侧为挡土墙时,应先施工路基
C. 填土路基为土边坡时,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50cm
D. 路基下有管线时,管顶以上100cm范围内不得用压路机碾压
第5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6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7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8题
A. m值越大,边坡越陡,稳定性越差
B. m值越大,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好
C. m值越小,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差
D. 边坡坡度越缓越好
第9题
A. 200;1.0
B. 200;1.5
C. 300;1.5
D. 300;1.0
第10题
A. 200;1.0
B. 200;1.5
C. 300;1.5
D. 300;1.0
第11题
A. 本工程中,旧路基台阶的宽度应不小于()m。(单选题)
B. 本工程纵向裂缝控制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单选题)
C. 针对道路纵向裂缝,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多选题)
D. 根据以上材料,本工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新旧路基结合部位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判断题)
第12题
A. 本工程中,旧路基台阶的宽度应不小于()m。(单选题)
B. 本工程纵向裂缝控制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单选题)
C. 针对道路纵向裂缝,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多选题)
D. 根据以上材料,本工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新旧路基结合部位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判断题)
第14题
A. 人工挖土时,工具应安装牢固
B. 在挖运时,开挖土方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
C. 在基坑(槽)内向上部运土时,应在边坡上挖台阶,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7m
D. 人工挖土.配合机械吊运土方时,应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
第15题
A. 人工挖土时,工具应安装牢固
B. 在挖运时,开挖土方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
C. 在基坑(槽)内向上部运土时,应在边坡上挖台阶,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7m
D. 人工挖土.配合机械吊运土方时,应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
第16题
A. 人工挖土时,工具应安装牢固
B. 在挖运时,开挖土方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
C. 在基坑(槽)内向上部运土时,应在边坡上挖台阶,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7m
D. 人工挖土.配合机械吊运土方时,应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
第17题
A. 人工挖土时,工具应安装牢固
B. 在挖运时,开挖土方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
C. 在基坑(槽)内向上部运土时,应在边坡上挖台阶,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7m
D. 人工挖土.配合机械吊运土方时,应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
第18题
A. 人工挖土时,工具应安装牢固
B. 在挖运时,开挖土方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
C. 在基坑(槽)内向上部运土时,应在边坡上挖台阶,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7m
D. 人工挖土.配合机械吊运土方时,应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
第19题
A. 人工挖土时,工具应安装牢固
B. 在挖运时,开挖土方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
C. 在基坑(槽)内向上部运土时,应在边坡上挖台阶,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7m
D. 人工挖土.配合机械吊运土方时,应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
第20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21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22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23题
A. 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 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 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 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5m
E. 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第26题
A. (单选题)本工程中,旧路基台阶的宽度应不小于()m。
B. (单选题)本工程纵向裂缝控制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C. (多选题)针对道路纵向裂缝,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D. (判断题)根据以上材料,本工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新旧路基结合部位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
第27题
A. 部分大型公共建筑经常把行车坡道与台阶合并成为一个构件,使车辆可以驶入建筑人口
B. 台阶坡度宜平缓些,并应用大理石地面
C. 公共建筑的踏步的踏面宽度不应小于150mm
D. 公共建筑的踢面高度应为100~150mm
E. 室内台阶的踏步数不应少于1个
第28题
A. 1:10~1:5
B. 1:5~1:2.5
C. 1:2.5~1:1
D. 1:1~1:0.5
第29题
A. 当设计无要求时,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边坡不宜小于()。
B. 下列原因中,可能导致高填方边坡失稳的是()。
C. 针对路基范围局部存在建筑物,边坡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D. 当只有高填方路堤无论填筑在软土地基上,设计应进行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或沉降量等项目验算,以利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地基土为砂土,可不进行验算。
第30题
A. 台背填土施工工作面窄小,适合的施工机械少
B. 填土范围控制不当,台背填土与路基衔接面太陡
C. 填料不符合要求,且未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D. 铺筑层超厚,压实度不够
E. 挖基处理不当
第31题
A. 施工应避开雨期,且保持良好的路基排水条件
B. 路床顶面30cm范围内应换填非膨胀土或经改性处理的膨胀土
C. 当填方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m时,应对原地表30cm内的膨胀土挖除,进行换填
D. 强膨胀土经改良后可做路基填料,但膨胀总率不得超过0.7%
第34题
A. 护坡与坡体间宜设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1.5m
B. 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
C.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不可与垫层相连
D. 护坡坡面应设置泄水孔,间距应根据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1.5~3.0m
E. 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
第35题
A. 护坡与坡体间宜设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1.5m
B. 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
C.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不可与垫层相连
D. 护坡坡面应设置泄水孔,间距应根据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1.5~3.0m
E. 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
第36题
A. 护坡与坡体间宜设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1.5m
B. 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
C.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不可与垫层相连
D. 护坡坡面应设置泄水孔,间距应根据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1.5~3.0m
E. 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
第37题
A. 护坡与坡体间宜设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1.5m
B. 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
C.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不可与垫层相连
D. 护坡坡面应设置泄水孔,间距应根据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1.5~3.0m
E. 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
第38题
A. 护坡与坡体间宜设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1.5m
B. 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
C.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不可与垫层相连
D. 护坡坡面应设置泄水孔,间距应根据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1.5~3.0m
E. 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
第40题
A. 旧基础埋置深度大于2.0m时,采用人工开挖和清除
B. 对旧基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C.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高于旧基础底部,挖方边坡不加支撑
D. 可塑性的粘性土,开挖深度超过1.5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E. 稍密的杂填土、素填土、砂土等,开挖深度超过1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第41题
A. 旧基础埋置深度大于2.0m时,采用人工开挖和清除
B. 对旧基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C.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高于旧基础底部,挖方边坡不加支撑
D. 可塑性的粘性土,开挖深度超过1.5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E. 稍密的杂填土、素填土、砂土等,开挖深度超过1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第42题
A. 旧基础埋置深度大于2.0m时,采用人工开挖和清除
B. 对旧基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C.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高于旧基础底部,挖方边坡不加支撑
D. 可塑性的粘性土,开挖深度超过1.5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E. 稍密的杂填土、素填土、砂土等,开挖深度超过1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第43题
A. 旧基础埋置深度大于2.0m时,采用人工开挖和清除
B. 对旧基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C.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高于旧基础底部,挖方边坡不加支撑
D. 可塑性的粘性土,开挖深度超过1.5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E. 稍密的杂填土、素填土、砂土等,开挖深度超过1m,应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第44题
A. 基坑的开挖应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边开挖边做成一定的坡势
B. 做好地面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以致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
C. 边坡坡度符合要求
D. 在基坑深度不一致时,宜做到先浅后深
E. 地面弃土须堆载时,堆弃土的坡脚至挖方基坑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边坡的坡度和土的性质计算确定,并应明确堆土范围、堆载量和堆土高度
第45题
A. 水深在1.5m以内,流速0.5m/s以内。
B. 堰顶宽度一般为1~2m,堰外边坡一般为1∶2~1∶3,堰内边坡一般为1∶1~1∶1.5。
C. 内坡脚与基坑边缘距离根据河床土质及基坑深度而定,但不得小于1.0m。
D. 筑堰宜用松散的黏性土或砂夹黏土
E. 上下层与内外层搭接应相互错缝,搭接长度为1/3~1/2
第46题
A. 上部采剥区段在第一采掘带作业时,下部临时帮上运输线不应有运输设备通过
B. 临时非工作台阶不作运输通道时,其宽度应能截住上一台阶爆破的滚石
C. 临时非工作台阶作运输通道时,其上部临时非工作平台的宽度应不大于该台阶爆破的旁冲距离
第47题
A. (单选题)下列道路路基处理措施中,穿越鱼塘可采取的措施是()。
B. (单选题)新建道路与现况路堤连接部位原地面作成()形,每层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
C. (多选题)在路基下部存在较厚的软土层,可采用的深层处理方法有()。
D. (判断题)道路路基压实应执行重型击实标准。
第48题
A. (单选题)当设计无要求时,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边坡不宜小于()。
B. (单选题)下列原因中,可能导致高填方边坡失稳的是()。
C. (多选题)针对路基范围局部存在建筑物,边坡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D. (判断题)当只有高填方路堤无论填筑在软土地基上,设计应进行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或沉降量等项目验算,以利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地基土为砂土,可不进行验算。
第49题
A. 每项工程施工时,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等,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要求有设计计算书
B. 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加固处理
C. 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1.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5m,挖土要自下而上,提高挖土效率
D. 机械挖土,多台机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计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规定;土方爆破也要遵守有关规定
第50题
A. 每项工程施工时,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等,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要求有设计计算书
B. 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加固处理
C. 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1.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5m,挖土要自下而上,提高挖土效率
D. 机械挖土,多台机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计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规定;土方爆破也要遵守有关规定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