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放水装置,放气装置
B. 减压装置,放气装置
C. 放气装置,放水装置
D. 减压装置,放水装置
搜题
第2题
A. 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
B. 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它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C. 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当设置在吊顶内时,其它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
D. 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未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第3题
A. 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
B. 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它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C. 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当设置在吊顶内时,其它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
D. 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未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第4题
A. 排烟管道及其连接部件应能在70℃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
B. 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C. 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确有困难时,可直接设置在室内,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D. 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排烟管道内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第5题
A. 排烟管道及其连接部件应能在70℃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
B. 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C. 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确有困难时,可直接设置在室内,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D. 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排烟管道内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第6题
A. 闪点低于或者等于43℃,或者物料最高工作压力高于或者等于物料闪点的储罐的直接放空管
B. 可燃气体在线分析设备的放空总管
C. 爆炸危险场所内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管道
D. 可燃、有毒介质管道
第7题
A. 管道的布置应方便检修及更换管道组成件
B. 沟内应有排水设施
C. 避免将管沟平行布置在主通道的下面
D. 在无可靠的通风条件及无安全措施时,不得在通行管沟内布置窒息性流体的管道
第8题
A. 进、出口管道应当分别设置阀门
B. 出口管道应当设置过滤器
C. 进口管道应当设置止回阀和安全阀
D. 进口管道和贮罐的气相之间应当设置旁通管及放空阀
第9题
A. 置换前应定制置换方案,绘制置换流程图,严防出现死角
B. 被置换的设备、管道等可以不与系统进行隔绝
C. 按置换流程图规定的取样点取样分析,并使之达到合格
第10题
A.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B. 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下方
C.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D. 管道支、吊、托架安装位置应正确
E.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第19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0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1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2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3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4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5题
A. 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或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管
B. 为了使管道膨胀伸缩时不致破坏保温层,滑动支座的高度应低于保温层的厚度
C.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在架空输电线下通过时,管道上方应安装防止导线断线触及管道的防护网
D. 地上敷设的热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E. 在水平管道上、阀门的前侧、流量孔板的前侧及其他易积水处,均需安装疏水器或放水阀
第28题
A. 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空中组装;
B. 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
C. 在高空安装大模板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
D. 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29题
A. 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空中组装;
B. 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
C. 在高空安装大模板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
D. 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30题
A. 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空中组装;
B. 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
C. 在高空安装大模板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
D. 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31题
A. 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空中组装;
B. 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
C. 在高空安装大模板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
D. 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32题
A. 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空中组装;
B. 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
C. 在高空安装大模板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
D. 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33题
A. 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空中组装;
B. 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
C. 在高空安装大模板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
D. 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34题
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6m及1.2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B.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C. 防护栏杆下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
D. 承插行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的立杆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E.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内侧。
第35题
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6m及1.2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B.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C. 防护栏杆下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
D. 承插行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的立杆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E.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内侧。
第36题
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6m及1.2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B.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C. 防护栏杆下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
D. 承插行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的立杆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E.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内侧。
第37题
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6m及1.2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B.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C. 防护栏杆下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
D. 承插行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的立杆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E.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内侧。
第38题
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6m及1.2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B.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C. 防护栏杆下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
D. 承插行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的立杆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E.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内侧。
第39题
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6m及1.2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B.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C. 防护栏杆下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0mm的挡脚板;
D. 承插行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外侧立杆0.5m及1.0m高的立杆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
E.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设置在外立杆内侧。
第40题
A. 正确
B. 错误
第47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48题
A.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个管内或线槽的同一线槽孔内
B.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连接
C.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D.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0.5~1.0m设置吊点或支点。
第50题
A. 检修及校验安全阀,清洗导热油循环管道,排除热油泄漏点
B. 修理或更换有渗漏的阀门
C. 导热油抽样检验及补充,如有二项不合格要更换
D. 足够的冷油置换能力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