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列三门考试中哪门最难?①社会工作综合能力②社会工作实务③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B. 你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有何建议
C. 对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你觉得必要性如何?①必要②可有可无③没必要
D. 对于你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贵单位的鼓励措施有哪些?①补贴报名费②通过后予以以奖励
搜题
第1题
A. 下列三门考试中哪门最难?①社会工作综合能力②社会工作实务③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B. 你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有何建议
C. 对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你觉得必要性如何?①必要②可有可无③没必要
D. 对于你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贵单位的鼓励措施有哪些?①补贴报名费②通过后予以以奖励
第2题
A. 问卷问题要考虑回答者的性别差异
B. 问卷问题要围绕所有问题展开
C. 问卷问题要考虑回答者的受教育程度
D. 问卷问题要运用专业术语表述
第3题
A. 问卷问题要考虑回答者的性别差异
B. 问卷问题要围绕所有问题展开
C. 问卷问题要考虑回答者的受教育程度
D. 问卷问题要运用专业术语表述
第4题
A. 问题应按顺序排列,主观题放在前面,客观题及个人背景放在后面
B. 开放式问题应注意空间大小,封闭式问题应关注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C. 问题语言应简短明了,避免“双重涵义”与含混不清
D. 题数适当,一般以被调查者在20~30分钟内完成为宜
E. 问题应按顺序排列,熟悉、简单、对方感兴趣、封闭式的问题置于前面,行为、态度、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
第5题
A. 考虑问卷调查的障碍因素,如被调查者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回答问题
B. 问卷设计应该以回答者视角为主
C. 问卷设计应该以调查者视角为主
D. 问卷设计应该让回答者容易理解和回答
第6题
A. 难以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
B. 易于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
C. 封闭式问题放在后面
D. 开放式问题放在前面
E. 敏感性问题放在后面
第7题
A. 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予必要的帮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B.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一般是长远性的问题
C. 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情境中”
D. 服务对象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E.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提供具体帮助
第8题
A. 认识社区问题
B. 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C. 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
D. 开展方案策划
E. 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服务的重要性排列优先次序
第9题
A. 过去一个月,你参加过几次“快乐阅读”活动?(1)0次(2)1次(3)2次(4)3次(5)4次以上
B. 你对“快乐阅读”的活动安排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
C. 你对“快乐阅读”活动有何建议?
D. 通过参加“快乐阅读”活动,你的阅读兴趣有何变化?(1)提高(2)不变(3)降低
第10题
A. 单选题在前,多选题在后
B. 个人背景等敏感问题必须放在后面
C. 被调查者感兴趣的问题应该放在前面
D. 行为与态度方面的问题应该放在前面
第11题
A. 单亲母亲问题是单亲母亲个人的问题
B. 单亲母亲问题可能是社会福利不足而导致的问题
C. 单亲母亲问题可能是社会存在歧视而导致的问题
D. 单亲母亲都是可怜的弱者
E. 单亲家庭不是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
第12题
A. 单亲母亲问题是单亲母亲个人的问题
B. 单亲母亲问题可能是社会福利不足而导致的问题
C. 单亲母亲问题可能是社会存在歧视而导致的问题
D. 单亲母亲都是可怜的弱者
E. 单亲家庭不是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
第14题
A. 无结构访问只给访问者一个题目,由访问者和被访问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
B. 深度访问只能在个案工作中运用
C. 焦点小组也是重要的访问方法,其规模不宜太大
D. 在访问中,访问者应在被访问者同意后做访问记录
E. 在访问中,访问者应同步进行评价性思考
第15题
A. 社会工作站提供的服务有哪些?(可多选)(1)老年人(2)困境家庭服务(3)残疾人服务(4)社区社会组织培育(5)青少年服务
B. 您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满意吗?(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C. 社会工作站把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米”,您认为有必要推广社会工作站吗?(1)有(2)没有(3)说不清
D. 您的工作岗位类型是:(1)管理官网(2)专业技术岗位(3)工勤技术岗位(4)纪检监察岗位
第16题
A.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17题
A. 性别(1)男(2)女
B. 您有几次求职经历(1)0次(2)1-2次(3)3-4次(4)5次及以上
C. 对于《社会工作导论》授课教师的讲授形式,您感到:(1)很不满意(2)不太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
D. 过去一个月,您接受过社会工作服务吗?(1)是(2)否
第18题
A. 问卷调查可以深入地了解被调查对象的特征
B. 问卷调查在正式实施之前最好先进行预调查
C. 问卷的设计应以收集到最丰富的资料为准,无需考虑时间的长短
D. 问卷调查是定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19题
A.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20题
A. 性别。(1)男性(2)女性
B. 年龄。(1)24周岁及以下(2)25-34周岁(3)35-44周岁(4)45周岁及以上
C. 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前,你最希望到就业。(1)政府(2)非营利机构(3)企业
D. 社会工作在中国已成为朝阳产业,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你愿意将社会工作领域作为第一选择吗?(1)愿意(2)不愿意(3)说不清
E. 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你最希望去哪里发展?(1)北京、上海或广东(2)其他省市区(3)境外
第21题
A. 性别。(1)男性(2)女性
B. 年龄。(1)24周岁及以下(2)25~34周岁(3)35~44周岁(4)45周岁及以上
C. 你的父母老师支持你从事社会工作吗?(1)支持(2)不支持(3)说不清
D. 社会工作在中国已成为朝阳产业。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你愿意将社会工作领域作为第一选择吗?(1)愿意(2)不愿意(3)说不清
E. 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你最希望去哪发展。(1)北京、上海或广东(2)其他省市区(3)境外
第22题
A. 认定研究问题、设计问题、试用和修改
B. 试用和修改、认定研究问题、设计问题
C. 认定研究问题、试用和修改、设计问题
D. 设计问题、认定研究问题、试用和修改
第23题
A. 家庭问题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相关
B. 婆媳矛盾是看婆媳个人的素质问题
C. 婚姻问题是社会性别问题在家庭中的反映
D. 传统性别制度是导致婆媳矛盾的深层根源
第24题
A. “您能给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排个序吗?”
B. “您能说说还有其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吗?”
C. “您能说一说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因吗?”
D. “您能就前面提到的问题做进一步介绍吗?”
E. “您能说一说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第25题
A. 卡片法
B. 框图法
C. 排序法
D. 随机法
第26题
A. 根据问卷调查目的及内容进行核对修改
B. 将问卷初稿发放给少数专家,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C. 将问卷初稿发放给调查对象试填
D. 根据所发放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填写错误等问题进行修改
E. 根据自己的后续思考进行修改
第27题
A. 社会政策的重要性与社会问题增多和复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B. 社会政策行动并不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设计的,但是客观上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意义
C. 社会问题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现象
D. 社会问题是社会主流价值所不能接受的
E. 在社会政策领域内,社会问题应该是众多的个人或社会整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社会状况
第28题
A. 你18岁以前主要生活在哪里(即小时候你们家在哪里)?(1)本市本区(2)本市郊县农村(3)外省城市(4)外省
B. 多子多福,你希望生几个孩子?(1)1个(2)2个(3)3个及以上(4)不想生小孩
C. 你对你自己目前的工作满意吗?(1)非常不满意(2)比较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5)非常满意
D. 你们夫妇双方的老人是否希望你们生两个孩子?(1)不希望(2)希望(3)随便(4)不知道/不适用
E. 你生第二个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只勾最主要的一项)(1)孩子可以有个伴,有利于孩子成长(2)希望生一男一女,儿女双全(3)可以传宗接代。分别姓父母双方的姓(4)多一个孩子将来养老更有保障(5)其他
第29题
A. 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B. 问题在何时何地发生?
C. 谁受这个问题的影响?
D. 人们对问题的感受如何?
E.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30题
A. 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的妇女群体
B. 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是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
C. 了解妇女、理解她们的现实处境、接纳她们的生存选择等,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
D. 妇女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
第31题
A. 行政管理倾向于用行政力量解决问题
B. 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C. 行政管理的直接目标是维持管理机构稳定
D. 社会工作要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E.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要通过改变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来解决问题
第32题
A. 调查员在全部调查结束后统一核查问卷
B. 调查员发现可疑问卷时进行深度访问
C. 调查员在指定时段将回收的问卷交给调查督导员
D. 调查员可根据访问对象的情况灵活调整问卷的内容
第33题
A. 规定调查员在30分钟内完成问卷
B. 在调查过程中派督导进行同步指导
C. 在调查进行之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D. 访谈员要根据督导的指导严格执行随后的调查工作
E. 发现可疑问卷时,需要进行重访或者剔除该问卷
第34题
A. 发生质量问题—问题调查—原因分析—处理方案—设计施工—检查验收—提交处理报告—结论
B. 发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问题调查—处理方案—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结论—提交处理报告
C. 发生质量问题—问题调查—原因分析—处理方案—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结论—提交处理报告
D. 发生质量问题—问题调查—原因分析—设计施工—处理方案—检查验收—结论—提交处理报告
第37题
A. 根据理论提出假设并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
B. 研究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排除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C. 依托量表、问卷等标准化测量工具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D. 注重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并提出问题的新视角
第38题
A. 家庭的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某个家庭成员的问题
B. 家庭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C. 如果对家庭问题作出回应,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D. 如果家庭成员仍旧运用以往无效的问题解决方式.会加重问题
E. 让整个家庭看到问题与家庭互动之间的关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39题
A. 让王女士清楚描述女儿的问题表现
B. 让王女士澄清希望解决其他问题
C. 协助王女士根据严重程度给问题排序
D. 帮助教育其女儿
第40题
A. 调查中的有关数据、资料
B. 问题(缺陷)发生后所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
C. 问题(缺陷)原因分析与初步判断
D. 问题(缺陷)处理的建议方案与措施
E. 问题(缺陷)涉及使用设备、机具情况
第41题
A. 你18岁以前主要生活在哪里(即小时候你们家在哪里)?(1)本市本区(2)本市郊县农村(3)外省城市(4)外省
B. 多子多福,你希望生几个孩子?(1)1个(2)2个(3)3个及以上(4)不想生小孩
C. 你对你自己目前的工作满意吗?(1)非常不满意(2)比较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5)非常满意
D. 你们夫妇双方的老人是否希望你们生两个孩子?(1)不希望(2)希望(3)随便(4)不知道/不适用
E. 你生第二个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只勾最主要的一项)(1)孩子可以有个伴,有利于孩子成长(2)希望生一男一女,儿女双全(3)可以传宗接代。分别姓父母双方的姓(4)多一个孩子将来养老更有保障(5)其他
第42题
A. 问题的轻重缓急
B. 服务对象意愿
C. 社会工作者的权威判断
D. 先易后难
E. 服务对象陈述问题的次序
第43题
A. 指施工的关键部位、作业的特殊工序、计划方案问题发生几率大的方向
B. 指工程的关键部位、作业的特殊工序、计划方案问题发生几率大的方向
C. 指工程的关键部位、作业的特殊工序、质量问题发生几率大的方向
D. 指施工的关键部位、作业的特殊工序、质量问题发生几率大的方向
第44题
A.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C.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第45题
A. 小张家庭的问题是小张的问题
B. 小张家庭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C. 如果对家庭问题作出回应,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D. 如果小张夫妇仍旧运用以往无效的问题解决方式,会加重问题
E. 让整个家庭看到问题与家庭互动之间的关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46题
A. 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
B. 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C. 以调查者视角为主,重点考虑设计者的教育水平、专业方向
D. 考虑问卷调查的可能障碍因素
第47题
A. 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干预的重点应是系统的训练
B. 服务对象的问题往往是系统的,必须深入探讨其早期经历才能了解问题成因
C. 应该帮助服务对象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认识自己对问题的错误理解
D. 将服务对象放到其所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系统中去,进行问题的评估,并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48题
A. 根据施工质量问题的概念,该施工质量问题属于()。
B. 按问题责任分类,该问题属于()。
C.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依据有()。
D. 施工质量问题(缺陷)处理的一般程序为:发生质量问题(缺陷)→原因分析一问题(缺陷)调查→处理方案→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结论→提交处理报告
第49题
A. 尊重人的理性,将社区居民看作解决问题的专家
B. 重视民主原则,让服务对象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占据主导位置
C. 强调过程的理性,在工作中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D. 采用整体的思维,从根本上“一揽子”解决社区的多重问题
第50题
A. 尊重人的理性,将社区居民看作解决问题的专家
B. 重视民主原则,让服务对象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占据主导位置
C. 强调过程的理性,在工作中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D. 采用整体的四维,从根本上“一揽子”解决社区的多重问题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