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震中是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震中是震源正上方的地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指标()来评定。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按照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物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关于各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类建筑,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地区,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地震作用按地震安全评价的结果确定
B.
乙类建筑,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地区,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地震作用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
C.
丙类建筑,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D.
丁类建筑,应按低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并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为了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A.
较大的刚度
B.
较高的截面承载力
C.
较小的自振周期
D.
较好的延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不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这是()的要求。
A.
第一水准
B.
第二水准
C.
第三水准
D.
第四水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新建工程项目不应设置的地区为()。
A.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以上
B.
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
C.
地震基本烈度八度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乙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按()度进行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防震缝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的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防震缝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提出的“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包括()。
A.
大震不倒
B.
中震可修
C.
中震不倒
D.
小震不坏
E.
小震可修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发生地震时,敷设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管道破坏最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关于抗震缝说法错误的是()。
A.
抗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抗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抗震缝的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是()。
A.
地震烈度
B.
地震震级
C.
抗震设防烈度
D.
抗震设防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区的高度≤30m的住宅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为()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房屋建筑抗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A.
火山地震
B.
陷落地震
C.
人工诱发地震
D.
构造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房屋建筑抗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A.
火山地震
B.
陷落地震
C.
人工诱发地震
D.
构造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的地区,防震缝的设置原则是()。
A.
建筑相邻各部分的结构刚度、质量差异较大时
B.
同一幢建筑的施工时期间隔较长时
C.
同一幢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时
D.
建筑的内部有错层而且错层的楼板高差较大时
E.
同一幢或毗邻建筑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临时建筑的选址应科学合理,不应布置在()等地质灾害易发的危险区域。
A.
滑坡
B.
地震
C.
洪水
D.
土地沙化
E.
泥石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的地区,同一幢或毗邻建筑的立面高差在5m以上时需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因素中的()有关。
A.
建筑物类型
B.
城市大小
C.
行政区划
D.
离震中的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抗震设防中,三水准要求指的是()。
A.
小震不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
B.
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
C.
小震不修,中震可修,大震不坏
D.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抗震设防中,三水准要求指的是()。
A.
小震不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
B.
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
C.
小震不修,中震可修,大震不坏
D.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1995年1月17日,大阪和神户地区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约70%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遭到破坏,主要包括轨道严重扭曲和列车脱轨;地震还造成地下隧道出现裂缝,地下车站的站台梁柱出现变形、垫土下沉及防崩壁移动等问题。地震最终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名工作人员死亡,5名乘客重伤。
A.
对于案例中涉及的地铁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地震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1995年1月17日,大阪和神户地区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约70%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遭到破坏,主要包括轨道严重扭曲和列车脱轨;地震还造成地下隧道出现裂缝,地下车站的站台梁柱出现变形、垫土下沉及防崩壁移动等问题。地震最终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名工作人员死亡,5名乘客重伤。
A.
对于案例中涉及的地铁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地震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B.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这是()的要求。
A.
第一水准
B.
第二水准
C.
第三水准
D.
第四水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这是()的要求。
A.
第一水准
B.
第二水准
C.
第三水准
D.
第四水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抗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A.
温度变化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地震
D.
荷载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防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A.
温度变化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地震
D.
荷载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建筑物的防震和抗震可从设置防震缝和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两方面考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抗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A.
温度变化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地震
D.
荷载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抗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防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A.
温度变化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地震
D.
荷载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防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啊而设计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防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建筑物的防震和抗震可从设置防震缝和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两方面考虑。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抗震缝的设置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计的。
A.
温度变化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地震
D.
荷载过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我国抗震设防的范围为地震烈度为7度、8度和9度地震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来袭,这是海啸发生前的现象,而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大震是罕遇地震,它所对应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约为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其抗震横墙是最大间距是()。
A.
7m
B.
11m
C.
15m
D.
18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其抗震横墙是最大间距是()。
A.
7m
B.
11m
C.
15m
D.
18m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其抗震横墙是最大间距是()。
A.
7m
B.
11m
C.
15m
D.
18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其抗震横墙是最大间距是()。
A.
7m
B.
11m
C.
15m
D.
18m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