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指标()来评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指标()来评定。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按照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物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关于各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类建筑,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地区,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地震作用按地震安全评价的结果确定
B.
乙类建筑,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地区,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地震作用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
C.
丙类建筑,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D.
丁类建筑,应按低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并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是()。
A.
地震烈度
B.
地震震级
C.
抗震设防烈度
D.
抗震设防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乙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按()度进行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新建工程项目不应设置的地区为()。
A.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以上
B.
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
C.
地震基本烈度八度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区的高度≤30m的住宅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为()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因素中的()有关。
A.
建筑物类型
B.
城市大小
C.
行政区划
D.
离震中的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B.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关于防震缝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的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关于防震缝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防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以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大震是罕遇地震,它所对应的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约为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的地区,防震缝的设置原则是()。
A.
建筑相邻各部分的结构刚度、质量差异较大时
B.
同一幢建筑的施工时期间隔较长时
C.
同一幢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时
D.
建筑的内部有错层而且错层的楼板高差较大时
E.
同一幢或毗邻建筑的立面高差在6m以上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关于抗震缝说法错误的是()。
A.
抗震缝不可以代替沉降缝
B.
抗震缝应沿建筑的全高设置
C.
一般情况下抗震缝的基础断开设置
D.
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相差悬殊时应设置防震缝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填筑地基,应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填筑地基,应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填筑地基,应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填筑地基,应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填筑地基,应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高填方地基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填筑地基,应进行抗震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某乙类建筑所在场地为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确定其抗震构造措施时,应按()度设防烈度要求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遭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应()。
A.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
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
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
不致倒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我国抗震设防的范围为地震烈度为7度、8度和9度地震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对于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砖砌体施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5.2.3,5.2.4】
A.
砖砌体转角处,可留斜槎或直槎
B.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C.
砖砌体临时间断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D.
120mm厚墙直槎应放置2Ф6拉结钢筋
E.
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直楼拉结钢筋埋入长度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编制小型项目的顶棚施工方案时,确定顶棚施工弹线方法正确的有()。
A.
根据顶棚平面图弹出安装顶棚的下口标高定位控制线
B.
根据墙高弹出吊杆的位置
C.
按顶棚平面图,在混凝土顶板弹出主龙骨的位置
D.
根据主龙骨间距标出吊杆的固定点
E.
根据顶棚设计标高,沿墙面四周弹出安装顶棚的下口标高定位控制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2008年汶川地震时,志愿者小刚参与抗震救灾,因不幸遭遇余震牺牲,被批准为烈士。根据规定,其家人除享受烈士褒扬金外,还能享受以下哪种标准的一次性抚恤金()。
A.
因小刚不满足《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所以他的家人无法享受一次性抚恤金
B.
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
C.
享受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
D.
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对于地震,工程建设不可因地质条件和建筑物性质进行调整的()。
A.
震级
B.
建筑场地烈度
C.
设计烈度
D.
基本烈度
E.
震源深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1995年1月17日,大阪和神户地区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约70%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遭到破坏,主要包括轨道严重扭曲和列车脱轨;地震还造成地下隧道出现裂缝,地下车站的站台梁柱出现变形、垫土下沉及防崩壁移动等问题。地震最终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名工作人员死亡,5名乘客重伤。
A.
对于案例中涉及的地铁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地震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1995年1月17日,大阪和神户地区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约70%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遭到破坏,主要包括轨道严重扭曲和列车脱轨;地震还造成地下隧道出现裂缝,地下车站的站台梁柱出现变形、垫土下沉及防崩壁移动等问题。地震最终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名工作人员死亡,5名乘客重伤。
A.
对于案例中涉及的地铁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地震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B.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C.
抗震减灾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
抗震减灾法
B.
地区地震设防要求
C.
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处于地震烈度高于4度地区的排土场,应制定相应的防震和抗震的应急预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处于地震烈度高于4度地区的排土场,应制定相应的防震和抗震的应急预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处于地震烈度高于4度地区的排土场,应制定相应的防震和抗震的应急预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不包括()。
A.
设计的主要依据
B.
活荷载取值
C.
人防工程抗力等级
D.
防火等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其结构设计概况要表明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衡量地震大小的等级称为震级,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不包括()。
A.
设计的主要依据
B.
活荷载取值
C.
人防工程抗力等级
D.
防火等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2008年汶川地震时,志愿者小刚参与抗震救灾,因不幸遭遇余震牺牲,被批准为烈士。根据规定,其家人除享受烈士褒扬金外,还能享受哪种标准的一次性抚恤金()。
A.
因小刚不满足《军人抚恤优待务例》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所以他的家人无法享受一次性抚恤金
B.
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
C.
享受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
D.
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发布后,主管部门要通过网络、杂志等有关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对于一些重要的标准,某省主管部门根据管理的需要制定以标准为基础的管理措施,相关管理机构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宣贯材料。
A.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发布后,主管部门要通过网络、杂志等有关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级()的标准化管理机构有计划地组织标准的宣贯和培训活动。
B.
对基础类标准,采用评价标准发布状况、标准发行状况两项指标评价()。
C.
根据现行工程建设的单项类和综合类标准,属于评价推广标准状况的有()。
D.
各类标准评价指标中的评价内容,是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编制调查问卷和开展专家调查、实地调查的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A.
设防烈度
B.
结构类型
C.
场地类别
D.
房屋高度
E.
房屋形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关于混凝土的取样说法正确的有()。
A.
根据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
B.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每100盘,但不超过100施工单位施工员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资料(包括设备进场开箱资料)保管。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C.
根据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相应的取样计划
D.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E.
混凝土的取样设计人员必须在场见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防震缝的宽度与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建筑的功能等因素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防震缝的宽度与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建筑的功能等因素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