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和施害物来确定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和施害物来确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和施害物来确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起因物是()。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施害物是()。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施害物是()。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起因物是()。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施害物是()。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起因物是()。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工伤事故类别确定原则()。
A.
要着重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方面因素
B.
一次事故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直接原因,应以先发的、诱导性的原因作为确定事故类别的主要依据
C.
突出事故的专业特性
D.
中出事故发生的起因物
E.
突出事故的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工伤事故类别确定原则()。
A.
要着重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方面因素
B.
一次事故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直接原因,应以先发的、诱导性的原因作为确定事故类别的主要依据
C.
突出事故的专业特性
D.
突出事故发生的起因物
E.
突出事故的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施工安全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施害物来确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
安全事故的类别是根据事故发生的()来确定的。
A.
打击物
B.
伤害物
C.
施害物
D.
起因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
工伤事故类别确定原则()。
A.
要着重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方面因素
B.
一次事故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直接原因,应以先发的、诱导性的原因作为确定事故类别的主要依据
C.
突出事故的专业特性
D.
中出事故发生的起因物
E.
突出事故的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
2003年12月16日早上7时30分,某联合厂房工地施工队现场队长分派电工王某、孙某、黄某三人到联合厂房屋面进行屋顶风机电源管施工。上午9时10分,王某在屋顶上煨弯电线管时,一只脚踩在电线管上,一只脚踩在煨弯器上,由于用力不当,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屋面采光板上,采光板受力后,固定点破裂,在人体的重压下采光板一端出现一个洞,王某顺势就从洞口坠落到联合厂房C轴,8、9轴间的吊车梁上,坠落高度为5.45m,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请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A.
本次事故发生后,因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B.
事故调查组对本次事故的调查中,下列不属于事故调查组主要工作内容的是()。
C.
导致本次事故直接原因包含()。
D.
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和施害物来确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
以下内容符等轨迹交叉理论的是()。
A.
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基本原因一间接原因一直接原因一导致事故一发生伤害
B.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归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C.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接触(交叉),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D.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在事故归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
以下内容符合轨迹交叉理论的是()。
A.
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基本原因一间接原因一直接原因一导致事故一发生伤害
B.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归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C.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接触(交叉),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D.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在事故归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
是否属于压力容器监察范围主要根据容器的()确定。
A.
大小
B.
类别
C.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危害的严重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
下列说法里,有错误的是()。
A.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种
B.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C.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立即全部停产,停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
背景资料: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13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13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员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发生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A.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B.
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C.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D.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
背景资料: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13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13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员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发生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A.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B.
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C.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D.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
背景资料: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13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13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员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发生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A.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B.
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C.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D.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
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轻伤害损失
B.
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害因素
C.
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D.
为了减少总的危险性,应当根除一切危险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
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D.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
事故的教训和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
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D.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
事故的教训和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
一般情况下,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事故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
B.
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的
C.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那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
D.
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E.
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
一般情况下,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事故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
B.
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的
C.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那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
D.
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E.
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
一般情况下,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事故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
B.
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的
C.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那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
D.
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E.
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
一般情况下,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事故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
B.
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的
C.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那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
D.
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E.
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
一般情况下,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事故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
B.
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的
C.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那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
D.
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E.
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
一般情况下,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事故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
B.
同一地区连续频繁发生同类事故的
C.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那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
D.
事故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E.
社会和群众对下级政府调查的事故反响十分强烈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7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
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来区分的。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事故的后果
D.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
某日,李某驾驶桂BXXXX挂车,由河南至浙江途径宁洛高速曹庄服务区时,因途中遇雨,车厢渗入雨水,导致车内危化品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遇水发生自燃事故。此次事故货物保险粉损失29吨,危化品挂车车厢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经调查认定:此次事故是一起因雨天防雨措施不到位,危化品运输车内保险粉燃烧的责任事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0题
某日,李某驾驶桂BXXXX挂车,由河南至浙江途径宁洛高速曹庄服务区时,因途中遇雨,车厢渗入雨水,导致车内危化品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遇水发生自燃事故。此次事故货物保险粉损失29吨,危化品挂车车厢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经调查认定:此次事故是一起因雨天防雨措施不到位,危化品运输车内保险粉燃烧的责任事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1题
下列哪些属于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A.
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C.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D.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E.
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2题
下列哪些属于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A.
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C.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D.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E.
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3题
下列哪些属于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A.
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C.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D.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E.
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4题
下列哪些属于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A.
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C.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D.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E.
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5题
以下关于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D.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
E.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6题
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
A.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
B.
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C.
安全事故警示图片
D.
安全事故处罚措施
E.
遭到处罚的人员名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7题
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
A.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
B.
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C.
安全事故警示图片
D.
安全事故处罚措施
E.
遭到处罚的人员名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8题
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
A.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
B.
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C.
安全事故警示图片
D.
安全事故处罚措施
E.
遭到处罚的人员名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9题
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
A.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
B.
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C.
安全事故警示图片
D.
安全事故处罚措施
E.
遭到处罚的人员名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0题
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
A.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
B.
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C.
安全事故警示图片
D.
安全事故处罚措施
E.
遭到处罚的人员名单
点击查看答案